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带砺(帶礪)  拼音:dài lì
语本《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带,泰山若厉。」比喻河山。清。曹贞吉〈满庭芳。太华垂旒〉词:「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
《漢語大詞典》:带厉(帶厲)
亦作“ 带礪 ”。 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 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后因以“带厉”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 汉祖 勃兴,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礪。” 宋 刘过 《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楼臺鼎鼐,明年带礪 山 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同日四方来贺。”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锡土列王侯,带礪 山 河 圣恩厚。”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孔王祠:“盟无惭带礪,军竟化沙虫。”
《國語辭典》:砥砺(砥礪)  拼音:dǐ lì
砥、砺都是磨刀石。砥砺引申为磨鍊。《淮南子。脩务》:「有时而脩,砥砺磨坚,莫见其损。」
《國語辭典》:磨砺(磨礪)  拼音:mó lì
磨物使其锐利。引申为磨鍊。北齐。颜之推〈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國語辭典》:淬砺(淬礪)  拼音:cuì lì
砺,磨刀石。「淬砺」本指磨鍊刀剑。后引申为刻苦锻鍊、进修。如:「经过多年的淬砺,她终于成为杰出的经理人才。」
《漢語大詞典》:砺齿(礪齒)
刷牙去垢。表示清高。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所以漱石,欲礪其齿。” 清 杜岕 《永宁寺试泉》诗:“弔古过 首阳 ,礪齿就山涧。峩峩 方景 祠,潏潏百泉幻。”
分類:清高
《骈字类编》:砺乃(砺乃)
唐 韩愈 斗鸡联句 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漢語大詞典》:砺石(礪石)
(1).可作磨刀石和石磨的一种粗石。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五里,曰 阴山 ,多礪石、文石。” 郭璞 注:“礪石,石中磨者。” 袁珂 校注:“言可以为石磑者。”
(2).泛指粗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上歷 大阴涧 ,涧多礪石崭立,过涧陟岭,则豁然高朗。”《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的石岩极为奇特,而且都是略带红色的砺石。”
《高级汉语词典》:砺剑
磨剑
《骈字类编》:砺刃(砺刃)
书费誓砺乃锋刃
《漢語大詞典》:砺砥(礪砥)
(1).磨刀石。粗者为砺,细者为砥。书·禹贡:“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榦栝柏,礪砥砮丹。” 孔 传:“砥细於礪,皆磨石也。”
(2).磨炼。 元 袁桷 《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振衣入閶闔,姻契论不鄙。相期在霄汉,薄禄慎礪砥。” 清 浴日生 《海国英雄记》第三出:“苦心情,説来礪砥。”
《漢語大詞典》:砺志(礪志)
励志;锐意。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待我礪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
分類:锐意
《骈字类编》:山砺(山砺)
李庾 西都赋 指河带以山砺,书天子之缙绅。
《骈字类编》:金砺(金砺)
《漢語大詞典》:砺带(礪帶)
见“ 礪带河山 ”。
《漢語大詞典》:砺带河山(礪帶河山)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 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后因以“礪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明 唐顺之 《皇陵行》:“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説 南阳 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礪带河山十八臣。”亦省作“ 礪带 ”。明史·顾时吴祯薛显等传赞:“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礪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漢語大詞典》:锻砺(鍛礪)
锤炼磨砺。语本书·费誓:“锻乃戈矛,礪乃锋刃。”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戈甲虽备,而锻礪未精。”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中分不肯割 鸿沟 ,鍜礪戈矛期一战。”
分類:锤炼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