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烂碎(爛碎)
腐烂破碎。法苑珠林卷一○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须臾有人以叉叉之投鑊汤中,自视四体溃然烂碎。”
分類:腐烂破碎
《漢語大詞典》:屑没
破碎沉没。
分類:破碎沉没
《漢語大詞典》:焦碎
谓心因愁苦而破碎。白雪遗音·马头调·自从离别:“自从离别心焦碎,为的却是谁?”白雪遗音·马头调·牙牌名:“猛听得雁落沙滩心焦碎,一点孤红,格子眼中流痛泪。”
分類:愁苦破碎
《漢語大詞典》:砸开
使 破碎。例如:砸开坚果。
通过砸而打开。例如:砸开锁。
《國語辭典》:瓦罐不离井上破(瓦罐不離井上破)  拼音:wǎ guàn bù lí jǐng shàng pò
(谚语)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台上打破。比喻坏事做尽,终有报应的时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自古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也作「瓦罐不离井口破」。
《國語辭典》:瓦解冰泮  拼音:wǎ jiě bīng pàn
比喻崩溃、分裂或失败、离散。《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北周。庾信 哀江南赋:「于时瓦解冰泮,风飞雹散,浑然千里。」也作「冰消瓦解」、「冰散瓦解」、「瓦解冰消」、「瓦解冰销」。
《國語辭典》:瓦解星散  拼音:wǎ jiě xīng sàn
比喻离散、崩溃。宋。司马光 义勇第五劄子:「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也作「瓦解星飞」。
《國語辭典》:稀烂(稀爛)  拼音:xī làn
1.形容熟得很澈底。《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买就是五斤,还要白煮的稀烂。」
2.形容破坏得很厉害。《红楼梦》第二一回:「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
《国语辞典》:人离家散(人离家散)  拼音:rén lí jiā sàn
人员离散,家庭破碎。《红楼梦》第二四回:「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国语辞典》:累卵之危  拼音:lěi luǎn zhī wéi
蛋一个个叠高,则容易坠地破碎。比喻极其危险的情势。《文选。钟会。檄蜀文》:「去累卵之危,就永安之计,岂不美与?」《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国语辞典》:家破身亡  拼音:jiā pò shēn wáng
家庭破碎,自身死亡。《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元。无名氏《渔樵閒话》第四折:「一朝犯罪,遭其发遣,殃及妻子,家破身亡,那时节去恨谁!」
《国语辞典》:心寒胆碎(心寒胆碎)  拼音:xīn hán dǎn suì
心里怕得连胆都破碎。形容非常害怕恐惧。《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二一出》:「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不合共它设计,都是一时情意。」也作「心寒胆落」、「心寒胆战」。
《国语辞典》:玉碎花销(玉碎花销)  拼音:yù suì huā xiāo
美玉破碎,好花凋谢。比喻女子死亡。明。陆采《明珠记》第三九出:「金樽玉酒催人老,我只道当时玉碎花销,重临阳世真难料,敢则是仙方相疗。」也作「香销玉沉」。
《国语辞典》:㕷啦  拼音:pā lā
拟声词:(1)形容东西掉在地上破碎的声音。如:「玻璃杯掉到地上,㕷啦一声破碎了。」(2)形容器物有裂痕,敲击声不清脆。如:「破锣一直敲打著,声音㕷啦㕷啦的真嘈杂。」也作「啪啦」。
《国语辞典》:崩解作用  拼音:bēng jiě zuò yòng
岩石主要经过机械风化作用,由大块破碎成小粒的作用,称为「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