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斩斫(斬斫)  拼音:zhǎn zhuó
砍杀。《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嫌小喜面骂其主,可谓无礼,乃将李小喜先行斩斫。」
分類:杀戮砍杀
《漢語大詞典》:斩薙(斬薙)
(1).砍伐草木。 宋 苏轼 《尘外亭》诗:“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元 周权 《登东岩定香寺》诗:“犹封开闢土,迂旷无斩薙。”
(2).砍杀。 范文澜 《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 湘 军攻破 宁国府 ,大呼直入东门……一律斩薙无遗。”
《國語辭典》:斫杀(斫殺)  拼音:zhuó shā
砍杀、斩杀。《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桓出,不见综,知左右所为,因斫杀之。」
分類:斩杀砍杀
《漢語大詞典》:磔剉
砍杀。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六·霸州城:“姦淫妇女,磔剉兇残,不可言也。”
分類:砍杀
《漢語大詞典》:斫刈
砍杀。
分類:砍杀
《漢語大詞典》:斩剃
1.砍伐草木。
2.砍杀。
《漢語大詞典》:斩芟(斬芟)
(1).斩除。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身无立锥之地,而连阡有膏腴水竹,则彼有斩芟之虞。”
(2).砍杀;杀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我军併力痛击,斩芟尤多。”
《國語辭典》:挥斥(揮斥)  拼音:huī chì
1.纵放。《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晋。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2.挥手呵退。《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承事上司》:「其馈送土宜,悉照旧规。务于先期,躬亲简点,勿露吝形,致见挥斥。」
《漢語大詞典》:斩除(斬除)
(1).斩断去除。六韬·林战:“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 沙汀 《呼嚎》:“他还毫无怨意地回答了她一大堆渣渣草草的问题,也即是说,斩除尽一切足以引起任何疑惑的藤葛。”
(2).砍杀消灭。 宋 岳飞 《题青泥市寺壁》诗:“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國語辭典》:哈喇  拼音:kā la
1.毛织物。为呢绒的最上品,产于俄国。《老残游记》第四回:「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
2.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别称。参见「佤族」条。
《國語辭典》:哈喇  拼音:hā la
1.油质食物的腐酸味。《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老爷但觉一股子奇香异气,又像生麝香味儿,又像松子儿味儿,一时也辨不出是香,是臊,是甜甘,是哈喇。」也作「哈拉」、「哈辣」。
2.杀死、杀害。为蒙古语alaqu的音译。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作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也译作「阿剌」、「哈剌」、「哈兰」。
《國語辭典》:斩将搴旗(斬將搴旗)  拼音:zhǎn jiàng qiān qí
形容勇猛善战或鏖战沙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陷阵却敌,斩将搴旗。」《三国演义》第五三回:「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也作「斩将夺旗」。
《国语辞典》:如砍瓜切菜一般  拼音:rú kǎn guā qiē cài yī bān
比喻砍杀俐落。《野叟曝言》第一○三回:「五员骁将,将三百名兵齐上,那将两把双刀,纵横跳跃,如砍瓜切菜一般。」
分类:砍杀俐落
《国语辞典》:斩刈杀伐(斩刈杀伐)  拼音:zhǎn yì shā fā
作战时用兵器互相砍杀。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国语辞典》:溷杀(溷杀)  拼音:hùn shā
乱砍杀。《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横冲直撞,溷杀将来。」
分类:砍杀
《漢語大詞典》:麻扎刀
亦称“ 麻札刀 ”。 古代用于砍杀的一种兵器。 宋 岳飞 《奏郾城捷状》:“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宋史·岳飞传:“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 飞 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水浒传》第七六回:“这两箇马后,摆着紫衣持节的人,二十四箇当路将,二十四把麻扎刀。”
分類:砍杀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