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可转
  
心匪石
 
石可转
 
石转


《毛诗正义·国风·邶风 ·柏舟》~74~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例句

无心同石转,有泪约泉枯。 吴融 即席十韵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

忧愤病二秋,有恨石可转。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王纬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

结交意不薄,匪席言莫违。 钱起 客舍赠郑贲

典故
药石规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孟孙死,吾亡无日矣。」晋·杜预注:「常志相违戾,犹药石之疗疾。」

例句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典故
一声吹裂山石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乐部十八·笛〉~2748~
唐·李肇《唐国史补》:「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与舟吹之,溜亮逸发。俄有客立于岸,呼舡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人破,呼吸盘辟,应指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著记,疑其蛟龙也」。

《尚书》卷七〈夏书·胤征〉~02~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徵,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徵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乾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典故
远致石榴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
「石榴蒲陶之珍。」唐·李善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张骞使大夏,得石榴。」
《太平御览》卷九七○
晋·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例句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典故
昭陵石马


《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三
清,冯浩笺注:《新唐·志》:「唐太宗昭陵在醴泉县西北六十里九嵏山。」《安禄山事迹》:「潼关之战,我军既败,贼将崔乾祐领白旗引左右驰突,我军视之,状若神鬼。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官君潜谓是贼,不敢逼之。须臾,见与乾祐斗,黄旗军不胜,退而又?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官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流汗。」

例句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李商隐 复京

典故

《韩非子》卷七〈喻老〉~397~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盐铁论》卷六《箴石》~40~
丞相曰:「吾闻诸郑长者曰:『君子正颜色,则远暴嫚;出辞气,则远鄙倍矣。』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睹也。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公孙龙有言:『论之为道辩,故不可以不属意,属意相宽,相宽其归争,争而不让,则入于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无以更责雪耻矣。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
典故
志可洞金石


《荀子·劝学篇》~7~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典故
相关人物
田延年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霍光〉~2937~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典故
相关人物
石崇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传》附《石崇传》
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

例句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于季子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

梓泽花犹满,灵和柳未凋。 唐彦谦 汉代

《漢語大詞典》:匪席
不象席子可以卷曲。比喻心志坚不可屈。《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孔颖达 疏:“我心又非如席然。席虽平,尚可卷;我心平,不可卷也。”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今遣某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庶匪席之旨,不远而復。”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四:“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役:“一旦因时事日艰,内外诸臣未能坚其匪席之旨,而欲狃於处堂之安。”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𦙍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漢語大詞典》:针石(針石)
亦作“鍼石”。
(1).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鍼石之所及。”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和 鹊 虽不长生,而针石不可谓非济命之器也。”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汤沐具而蟣虱相吊,针石炽而痈疽立溃。” 明 李东阳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託君多病躯,藉此鍼石手。”
(2).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砭石:“按《东山经》云: 高氏之山 , 鳧丽之山 ,皆多针石。 郭璞 注云:可为砭针也。”
(3).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病:“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鍼石。”
《國語辭典》:柱石  拼音:zhù shí
1.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柱下的基石。唐。元稹 有鸟诗二○首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齧栋梁成蠹木。」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押韵》:「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与皇家作柱石,不比儿曹辈。」
《漢語大詞典》:梓泽(梓澤)
(1). 晋 石崇 别墅 金谷园 的别称。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境。晋书·石崇传:“ 崇 有别馆在 河阳 之 金谷 ,一名 梓泽 。送者倾都,帐饮於此焉。”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 已矣, 梓泽 邱墟。”
(2).泛指名园。 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且共看花梓泽,何须去访桃源。” 清 孙枝蔚 《秋夜同天叶屺瞻诸子饮次斗宅观剧》诗:“宾客自然盈梓泽,江山只合对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