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49,分29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石椁文
石城西
石季伦(又作:石家 ...)
石崇富(又作:石崇豪侈)
石崇楼下
石崇香枣
石奋
石渠(又作:石阁)
石壕村事
石洪在乌公府
石火
石坚他攻
石建宗瑾孝
石窌妻
石榴裙
典故
石椁文

相关人物
卫灵公


《庄子》杂篇·卷八下《则阳》
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

例句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石城西

相关人物
莫愁


《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
《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例句

朝来见人说,却知在石城。 曹邺 代罗敷诮使君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李商隐 燕台四首右春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李群玉 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杜牧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典故 
石家
 
石崇
 
石崇家
 
石氏

相关人物
石崇

参考典故
金谷园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传》附《石崇传》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惠,勇而有谋。……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例句

出入张公子,骄奢石季伦。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刘禹锡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崔知贤 晦日宴高氏林亭

雪尽铜驼路,花照石崇家。 张锡 晦日宴高文学林亭(同用华字)

主第辞高饮,石家赴宵会。 李端 杂诗

还随张放友,来向石崇家。 王茂时 晦日宴高氏林亭

每笑石崇无道情,轻身重色祸亦成。君有佳人当禅伴,于中不废学无生。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湘州长史)

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无金。 罗邺 落第书怀寄友人

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 庄南杰 伤歌行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薛能 折杨柳十首(并序)

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 薛逢 悼古

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 陈嘉言 晦日宴高氏林亭

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 高峤 晦日宴高氏林亭

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 高瑾 晦日宴高氏林亭

典故
石崇富
 
石崇豪侈

相关人物
石崇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4~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惠,勇而有谋。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自能得。」年二十馀,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在郡虽有职务,好学不倦,以疾自解。顷之,拜黄门郎。……拜卫尉。……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矣。……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典故
珠沉金古
 
石崇楼下

相关人物
石崇
 
绿珠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8~
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典故
石崇香枣

相关人物
王敦
 
石崇


《太平御览》卷九六五
《世说新语》:王大将军尝至石崇家,如厕,见漆箱中盛乾枣,本以塞鼻,王遂食尽,群婢莫不笑。
《世说新语》下卷下《纰漏》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例句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李商隐 药转

典故
石奋

相关人物
石奋


《史记》卷一○三《万石君列传》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䜣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例句

慎微参石奋,决密与张汤。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典故 

《汉书》卷八十八《施雠传》
「施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梁丘贺为少府,事多,及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雠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贺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石渠阁在未央殿北,以藏秘书也。」《三辅黄图》卷六《阁》:「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砻石为渠,以道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例句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刘禹锡 叹水别白二十二(一韵至七韵)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 刘禹锡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一入石渠署,三闻宫树蝉。 刘禹锡 酬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

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著衣衫。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徵石渠。 李德裕 南梁行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李端 送铜泽王归城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月旦继平舆,风流仕石渠。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权德舆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武元衡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独孤及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耿湋 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亦冀铿珉佩,终当直石渠。 贾岛 寄李辀侍郎

典故
石壕村事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石壕吏〉【案:陕县有石壕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案:如廷切。见烈女颂。】。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出看门】【老妇出门首】。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一男附书到】,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存者是偷生】【在者且偷生】【在者是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所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出更无完裙】【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案:李光弼与郭子仪相继守河阳城。】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典故
石洪在乌公府

相关人物
石洪
 
乌重胤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一〈乌重胤列传〉~587~
乌重胤字保君,河东将承玼子也。少为潞牙将,兼左司马。节度使卢从史奉诏讨王承宗,阴与贼连。吐突承璀将图之,以告重胤,乃缚从史,帐下士持兵合欢,重胤叱曰:「天子有命,从者赏,违者斩!」士敛手还部无敢动。宪宗嘉其功,擢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帝讨淮蔡,诏重胤以兵压贼境,割汝州隶其军,与李光颜相掎角。大小百馀战,凡三年,贼平,再迁检校司空,进邠国公。徙横海军,建言:「河朔能拒朝命者,盖刺史失权,镇将领军能作威福也。使刺史得职,大帅虽有禄山、思明之奸,能据一州为叛哉?臣所管三州,辄还刺史职,各主其兵。」因请废景州。法制脩立,时以为宜。讨王廷凑也,出屯深州,方朝廷号令乖迕,贼寖不制,重胤久不敢进。穆宗以为观望,诏杜叔良代之,以重胤为太子太保。长庆末,以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改节天平军。文宗初,真拜司徒。李同捷请袭父位,帝方务静安,授同捷兖海,以重胤耆将,兼节度沧景,以齐州隶军。未几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懿穆。重胤出行伍,善抚士,与下同甘苦。蔡将李端降重胤,蔡人执其妻杀之,妻呼曰:「善事乌仆射!」得士心大抵如此。待官属有礼,当时有名士如温造、石洪皆在幕府。既殁,士二十馀人刲股以祭。
典故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潘安仁(岳)《河阳县作二首》其一
人生天地间,百岁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例句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 子兰 短歌行

徒闭蓬门坐,频经石火迁。 寒山

典故 
石坚他攻


《诗经·小雅·鹤鸣》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例句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张九龄 杂诗五首

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

典故
石建宗瑾孝

相关人物
石奋
 
石建


《汉书》卷四十六《石奋传》
万石君石奋,……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万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哭泣哀思,杖乃能行。岁馀,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建为郎中令,奏事下,建读之,惊恐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例句

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 卢纶 送崔邠拾遗

典故
石窌妻

相关人物
辟司徒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

例句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二

典故
相关人物
何思澄


《玉台新咏》卷六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风捲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例句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漢語大詞典》:石季伦(石季倫)
晋 石崇 字 季伦 ,以生活豪奢著称。后世诗文中每用以喻指富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他为你,生小 緑珠 花月身,寻一个 金谷 綺罗里 石季伦 。”参见“ 石尉 ”。
《漢語大詞典》:石尉
即 晋 代豪富 石崇 。因 崇 曾任南蛮校尉,故称。红楼梦第六四回:“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 石尉 重娇嬈?”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身娇阿那,非关 石尉 之 珠 ( 緑珠 )。”俗亦讹作“石太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那 杜子春 倚藉着上祖资业……且又生性豪侠,要学那 石太尉 的奢华, 孟尝君 的气概。”
《國語辭典》:石渠  拼音:shí qú
1.用石头筑成的沟渠。《文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唐。孟浩然〈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西汉皇帝用来藏书的阁名。为萧何所造,位于长安未央宫殿北。《文选。班固。两都赋序》:「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文选。张衡。西京赋》:「次有天禄石渠校文之处,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
分類:水渠
《漢語大詞典》:石渠阁(石渠閣)
阁名。 西汉 皇室藏书之处,在 长安 未央宫 殿北。三辅黄图·阁:“ 石渠阁 , 萧何 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 关 所得 秦 之图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 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 石渠阁 。”亦省作“ 石渠 ”、“ 石阁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於 石渠 。”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 石渠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 奏赋, 石渠 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 儘储材,漫把閒情理刼灰。”
《漢語大詞典》:石阁(石閣)
(1).石砌的楼房。寺院藏经之所。 唐 杜甫 《昔游》诗:“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2).见“ 石渠阁 ”。
《漢語大詞典》:石渠阁(石渠閣)
阁名。 西汉 皇室藏书之处,在 长安 未央宫 殿北。三辅黄图·阁:“ 石渠阁 , 萧何 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 关 所得 秦 之图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 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 石渠阁 。”亦省作“ 石渠 ”、“ 石阁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於 石渠 。”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 石渠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 奏赋, 石渠 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 儘储材,漫把閒情理刼灰。”
《國語辭典》:石火  拼音:shí huǒ
敲击石头所产生的火花。比喻事物无常,起灭迅速。北齐。刘昼《刘子。卷一○。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
《漢語大詞典》:他山
(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三国 魏 曹丕 《以郑称为武德傅令》:“龙渊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里 之田。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部》:“类我者,我友之,亦不媿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耳!”详“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别称。 清 袁枚 《仿元遗山论诗》诗之五:“ 他山 书史腹便便,每到吟诗尽弃捐。”
《國語辭典》: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参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踰万里。」
《國語辭典》:石榴裙  拼音:shí liú qún
红色的裙子。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萄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 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