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顽石点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莲社高贤则传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今言感化之深曰顽石点头。本此。
【俗语佛源】
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灯会元》卷十七:「何故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你请拿至诚去感动他波,只怕把泰山顽石说到点头还容易些哩!」(常正)
磐石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量劫之长远,以磐石之喻,谓之磐石劫。(参见: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磁石吸铁
【佛学大辞典】
(譬喻)喻无缘之慈悲心。止观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众生心性即无缘慈,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
坠腰石
【佛学大辞典】
(物名)六祖坛经曰:「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案六祖坠腰石镌龙朔元年卢居士志八字。今存黄梅东禅寺。
黑白石
【佛学大辞典】
(故事)优婆鞠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谛,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三。
点石
【佛学大辞典】
(故事)竺道生在虎丘山,对石讲涅槃经,使石点头之故事也。(参见:道生)
道生
【佛学大辞典】
(人名)晋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庐山。幽栖七年,钻仰群经,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罗什受学。后还都,止青园寺。著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寂。见高僧传七、释氏稽古略二。
鸺鹠仙化石
【佛学大辞典】
(传说)止观私记十曰:「真谛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人皆称入涅槃。」
石经山藏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积于此山。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静琬没后,其弟子处刊造馀部,历辽金,始完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键以石门穴镇以浮图。自来兵燹不之及。见人海记上。
药石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药食。有疗病之意味。谓禅林晚间之粥。隐语也。黄檗清规曰:「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为疗饿渴病也。」
热石
【三藏法数】
谓热石其色如金,其性常炎,故其出泉如汤。
拂石喻
【三藏法数】
谓一石广二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一百年,以六铢衣拂一遍;拂尽此石,乃为一劫,是名拂石喻。(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兜率,华言知足。六铢衣者,谓衣重六铢也。)
佛被掷石出血缘
【三藏法数】
佛言:往昔罗阅祇城,有须檀长者子,名须摩提。父命终后。有异母弟,名修耶舍。时须摩提设计不与修耶舍分其家财,乃语修耶舍曰:共诣耆阇崛山上,有所论说。弟曰:可尔。即执弟手上山,至高崖上,推置崖底,以石堆(都回切,落也)之,即便命终。时须摩提则我身是。修耶舍者,今提婆达兜是。我时贪财害彼,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不免残对。故我于耆阇崛山经行,为提婆达兜举崖石以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石边小片,迸堕击我脚指血出,受此报也。(梵语耆阇崛,华言鹫头。)
石磨地狱
【三藏法数】
谓狱卒捉彼罪人,扑热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转揩磨,骨肉糜碎,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脓血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