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足石
【佛学大辞典】
(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于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入寂灭顾摩揭陀也。」义楚六帖一曰:「西域记云:佛在摩揭陀国波吒离城,石上印留足迹记。奘法师亲礼圣迹,自印将来。今在坊州玉华山,镌碑记之。其佛足下五足指端有卐字文,相次各有如眼,又指间各有网鞔中心上下有通身文,大指下有宝剑,又第二指下有双鱼王文,次指下有宝花瓶文,次傍有螺王文,脚心下有千辐轮文,下有象牙文,上有月王文,跟有梵王顶相文。」西域记三鸟伏那国曰:「阿波罗逻龙泉西南三十馀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来足所履迹,随人福力量有短长。是如来伏此龙已,留迹而去。后人于上积石为室,遐迩相趋花香供养。」同一屈支国曰:「东昭怙釐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馀,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每有斋日照烛光明。」观佛三昧海经一曰:「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顶相,众蠡不异。」同六曰:「佛灭度后,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亦造无量化佛,色像通身光,及画佛迹。(中略)此人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于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入寂灭顾摩揭陀也。」义楚六帖一曰:「西域记云:佛在摩揭陀国波吒离城,石上印留足迹记。奘法师亲礼圣迹,自印将来。今在坊州玉华山,镌碑记之。其佛足下五足指端有卐字文,相次各有如眼,又指间各有网鞔中心上下有通身文,大指下有宝剑,又第二指下有双鱼王文,次指下有宝花瓶文,次傍有螺王文,脚心下有千辐轮文,下有象牙文,上有月王文,跟有梵王顶相文。」西域记三鸟伏那国曰:「阿波罗逻龙泉西南三十馀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来足所履迹,随人福力量有短长。是如来伏此龙已,留迹而去。后人于上积石为室,遐迩相趋花香供养。」同一屈支国曰:「东昭怙釐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馀,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每有斋日照烛光明。」观佛三昧海经一曰:「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顶相,众蠡不异。」同六曰:「佛灭度后,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亦造无量化佛,色像通身光,及画佛迹。(中略)此人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折石
【佛学大辞典】
(譬喻)又云破石,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归传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过。」
(譬喻)又云破石,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归传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过。」
磐石劫芥子劫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
劫石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磐石为喻,因而谓为磐石劫。(参见:劫)附录。释门正统八曰:「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从容录四曰:「芥城劫石妙穷初。」
(譬喻)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磐石为喻,因而谓为磐石劫。(参见:劫)附录。释门正统八曰:「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从容录四曰:「芥城劫石妙穷初。」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芥石
【佛学大辞典】
(譬喻)芥子劫与磐石劫之喻。秘藏宝钥下曰:「芥石竭磷,虚空可量。」
(譬喻)芥子劫与磐石劫之喻。秘藏宝钥下曰:「芥石竭磷,虚空可量。」
拂石
【佛学大辞典】
(杂语)拂石劫也。显一劫之时量以天衣拂磐石,又名磐石劫。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芥城教极,鸟笔犹传。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四教仪集注中曰:「诸经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辅行一上。」(参见:劫)
(杂语)拂石劫也。显一劫之时量以天衣拂磐石,又名磐石劫。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芥城教极,鸟笔犹传。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四教仪集注中曰:「诸经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辅行一上。」(参见:劫)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阿育王石刻文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诰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于四方,故于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诰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p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其诰文,确定为阿育王使刻者。其发见者,有大磨崖七所,小磨崖七所,石柱九基,有铭文之石窟三所。大磨崖虽略有具缺,而大都各有十四章之诰文,皆磨砺岩或大石,而镌刻文字,其中亦有彫饰象身等者。其文字或用祛卢瑟底Kharos!t!hi文字书之(仅有二大磨崖用此文字),或用古梵字记之。祛卢瑟底文字与梵字反对,读法自右而左。此等大磨崖所刻十四章之诰文,据其中之记载,可知为阿育王灌顶(即位)第十二年至第十四年之间所刻者。小磨崖各刻诰文(与前十四章异),一章或二章,或同或否。石柱九基中,六基各有同文之教法诰文七章,他三基各有简短之别文一章,虽多毁损,亦有柱头柱身完全者。柱头者,铃形之上,有圆板,其侧缘彫饰莲华忍冬花或鹅类,板上置狮子像者为多。其长,小者三十二三呎,大者及四十二呎馀。其直径,下部约二呎乃至三四呎。自其诰文所载考之,可知为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间所刻者。石窟三所,各刻铭文一章,皆不长。今述各诰文及铭文之大意如下:大磨崖诰文十四章,禁畜之牺牲及祭典。施药,移植药草,并植树穿井,以利人畜。官民皆应每五年参集正法之大会。应不怠正法之弘通。任命大法官,使努力庶民之康安,穷乏之救恤。亲听政事,以利民众。与异教徒勿互相争。废畋猎。应止败德无益之俗典,行正法之式典。应为来世离罪业。应行法施。异教徒应相和合,无论何法皆应重之。悔悲迦伽征服之惨事,归于正法,于希腊五王国及他国弘通法音。又记诰文刻石之缘由。又别文二章,皆记应爱抚百姓,使得二世之福祉,每五年应催无遮大会。小磨崖之诰文,或谓弘法既及全印,将来尚应益益扩布,增进天祐。或言应作孝顺等正行。或对于摩揭陀之僧众记王归敬三宝之志厚及佛宣说之经法应长存。石柱之诰文七章,言任辅弼之任者,应无上下之别,诱导民于正道。正法殊胜。勿为恶业。知事应以慈仁为旨,宽于赏罚。应不行杀害生类或去势等。一切阶级,一切异宗,皆为王所崇敬及禅定功德宜尊等。其简短之别文,或记王妃施舍树林等因缘。或记王之参拜并建柱等。石窟之铭文,各记其洞崖施舍之事。以上皆为现今所发见者。而后来之学者,或再发见未发之遗物,未可知也。
(杂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诰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于四方,故于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诰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p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其诰文,确定为阿育王使刻者。其发见者,有大磨崖七所,小磨崖七所,石柱九基,有铭文之石窟三所。大磨崖虽略有具缺,而大都各有十四章之诰文,皆磨砺岩或大石,而镌刻文字,其中亦有彫饰象身等者。其文字或用祛卢瑟底Kharos!t!hi文字书之(仅有二大磨崖用此文字),或用古梵字记之。祛卢瑟底文字与梵字反对,读法自右而左。此等大磨崖所刻十四章之诰文,据其中之记载,可知为阿育王灌顶(即位)第十二年至第十四年之间所刻者。小磨崖各刻诰文(与前十四章异),一章或二章,或同或否。石柱九基中,六基各有同文之教法诰文七章,他三基各有简短之别文一章,虽多毁损,亦有柱头柱身完全者。柱头者,铃形之上,有圆板,其侧缘彫饰莲华忍冬花或鹅类,板上置狮子像者为多。其长,小者三十二三呎,大者及四十二呎馀。其直径,下部约二呎乃至三四呎。自其诰文所载考之,可知为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间所刻者。石窟三所,各刻铭文一章,皆不长。今述各诰文及铭文之大意如下:大磨崖诰文十四章,禁畜之牺牲及祭典。施药,移植药草,并植树穿井,以利人畜。官民皆应每五年参集正法之大会。应不怠正法之弘通。任命大法官,使努力庶民之康安,穷乏之救恤。亲听政事,以利民众。与异教徒勿互相争。废畋猎。应止败德无益之俗典,行正法之式典。应为来世离罪业。应行法施。异教徒应相和合,无论何法皆应重之。悔悲迦伽征服之惨事,归于正法,于希腊五王国及他国弘通法音。又记诰文刻石之缘由。又别文二章,皆记应爱抚百姓,使得二世之福祉,每五年应催无遮大会。小磨崖之诰文,或谓弘法既及全印,将来尚应益益扩布,增进天祐。或言应作孝顺等正行。或对于摩揭陀之僧众记王归敬三宝之志厚及佛宣说之经法应长存。石柱之诰文七章,言任辅弼之任者,应无上下之别,诱导民于正道。正法殊胜。勿为恶业。知事应以慈仁为旨,宽于赏罚。应不行杀害生类或去势等。一切阶级,一切异宗,皆为王所崇敬及禅定功德宜尊等。其简短之别文,或记王妃施舍树林等因缘。或记王之参拜并建柱等。石窟之铭文,各记其洞崖施舍之事。以上皆为现今所发见者。而后来之学者,或再发见未发之遗物,未可知也。
顶石
【佛学大辞典】
(譬喻)顶上之磐石,当速去之,以譬生死之危急也。心地观经五曰:「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
(譬喻)顶上之磐石,当速去之,以譬生死之危急也。心地观经五曰:「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
掌石
【佛学大辞典】
(譬喻)海底有石名掌,无一微尘之不平,经中以为国土平正之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地平如掌。」法华文句七曰:「经直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则非所引,海底有石名掌,此石无有一微尘不平,当知类如法掌耳。」
(譬喻)海底有石名掌,无一微尘之不平,经中以为国土平正之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地平如掌。」法华文句七曰:「经直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则非所引,海底有石名掌,此石无有一微尘不平,当知类如法掌耳。」
敦煌石室
【佛学大辞典】
(杂名)甘肃敦煌县东南有鸣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以四壁皆佛像也。清光绪庚子,有道士扫除积沙,于复壁破处,见一室,内藏书甚富,发之。皆唐及五代人所手写,并有雕本,佛经尤多,盖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也。英人史泰英,法人伯希和,先后至其地,皆择完好者捆载而去,陈于彼国博物院中。至我国政府更往搜求,精好者已不可得。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有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古佚书二种,皆前所未见之秘笈也。
(杂名)甘肃敦煌县东南有鸣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以四壁皆佛像也。清光绪庚子,有道士扫除积沙,于复壁破处,见一室,内藏书甚富,发之。皆唐及五代人所手写,并有雕本,佛经尤多,盖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也。英人史泰英,法人伯希和,先后至其地,皆择完好者捆载而去,陈于彼国博物院中。至我国政府更往搜求,精好者已不可得。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有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古佚书二种,皆前所未见之秘笈也。
结界石
【佛学大辞典】
(物名)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榜。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榜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石榜,亦称禁牌石,又曰荤酒牌。是禁荤酒等入结界内,令僧众道业精进也。
(物名)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榜。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榜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石榜,亦称禁牌石,又曰荤酒牌。是禁荤酒等入结界内,令僧众道业精进也。
瑟石
【佛学大辞典】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使者仪轨曰:「莲华上有楼阁,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变成胜军不动尊。」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盘石,不动尊之宝石也。四十八使者仪轨曰:「莲华上有楼阁,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变成胜军不动尊。」
楚石
【佛学大辞典】
(人名)名梵琦,字楚石。得法于元叟端,住持天宁永祚寺。明洪武三年寂,寿七十五。国初第一等之宗师也。见续稽古史略二。
(人名)名梵琦,字楚石。得法于元叟端,住持天宁永祚寺。明洪武三年寂,寿七十五。国初第一等之宗师也。见续稽古史略二。
电光石火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事之迅速,势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佛学常见辞汇】
(喻)焂忽消失。
【俗语佛源】
「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李明权)
(譬喻)譬事之迅速,势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佛学常见辞汇】
(喻)焂忽消失。
【俗语佛源】
「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李明权)
达摩面壁石
【佛学大辞典】
(杂名)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曰:「河南少林寺后殿西壁前设供桌,供一石。高几二尺强,上下宽五七寸不等。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至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馀,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腮边短髭,若有动意。寺僧言乾隆三十六年,驾幸嵩山,欲观祖师面壁石。石在少室山洞中,故浮置之者,因请以呈览焉。」
(杂名)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曰:「河南少林寺后殿西壁前设供桌,供一石。高几二尺强,上下宽五七寸不等。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至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馀,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腮边短髭,若有动意。寺僧言乾隆三十六年,驾幸嵩山,欲观祖师面壁石。石在少室山洞中,故浮置之者,因请以呈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