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举之,号少石子。陆铨弟。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预修《武宗实录》,进修撰。出为湖广佥事,官至山东按察副使。有《病逸漫记》、《贤识录》、《少石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公字举之,甫能言,母杨太淑人命以字,百试不爽。稍长,神智锐发,读书数行下。中进士,廷试一甲,授翰林编修,益尽览中秘书,意驰骋古今。馆中宿老俱下之少励名节自许古人不肯𪘏𪘏从俗时议礼诸臣骤贵俱倾心于公欲引为重公漠然卒不应其人以为少已深衔之会大礼告成议礼者已当轴遂出公为湖广按察佥事治江防其官新设凡簿书文牒尽属草创公定制俱足为后法外台诸君相顾曰陆君自史馆来其治才即老吏莫及也稍迁江西参议治粮储其于转输能酌诸郡赢缩验物产之登耗与时损益之人以为便再迁山东督学副使敦尚风俗易郡中所奉神祠崇祀先贤诸生有文而行笃者引之若肺腑士习为变山东旧无通志公慨然曰圣贤百世之师也泰山五岳之宗也六经斯文之祖也此一方文献而天下古今之事备焉志奚可废也遂汇古采今补遗正陋穷日夜力不懈踰年书成而公病矣遂上书乞骸骨不报卒于官公性温厚口未尝言人短而正气不挠卒与时忤位终于外台天下惜之长兄都御史钶号石楼次兄布政使铨号石溪公号少石时称陆氏三石并擅文章所著少石子集十三卷公之前昆山陆釴字鼎仪中天顺癸未进士一甲第二公姓名适同中正德庚辰进士一甲第二鼎仪自史馆出为太常被疾乞归公亦自史馆出为外台被疾乞归两公并有文名年位未称俱适相合斯亦一奇也
维基
陆釴(1495年—1534年),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正德末年榜眼及第。累官山东副使。陆铨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联捷礼部会试第五十五名。礼部按例请殿试,然武宗南巡未归,阁老杨廷和认为「临轩策问,必天子亲御」,因此殿试未能举行。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无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朱厚熜以旁支小宗入嗣大统,即皇帝位,是为世宗。至五月十五日,世宗方在西角门赐策问贡士。陆釴位列杨维聪榜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因大礼议被廷杖。《武宗实录》预修完成,晋升修撰。后来,因为大礼议之事牵连,出任湖广按察佥事,迁江西参议,又迁山东提学副使。当时山东尚无通志,陆釴感叹山东为「山川之宗,圣贤人物之望,六经文章之祖」,应修通志而备录古今之事。逾年,通志修成,上疏告老还乡,没有答覆,卒于官。《鄞县志》有传。《明史》附其事于王慎中传后。
石英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珍。知县郑洛书负人伦鉴,一见称奇才。嘉靖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事获罪罢官。著述古乐府《纪梦》、《七宣》等,含讥隐刺,类邹阳、枚乘,而绮丽过之。有《石比部集》。
维基
石英中(1498年—1529年),字子珍,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官员。治《易经》,由县学生中式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会试第三十四名,第二甲第四名进士。官刑部主事。石英中为人负才放诞,目中无人,常抚乃翁背曰:“如此狗形,乃能生书。”嘉靖七年,石英中的家僮与媵妾私通,被石英中发觉后处死并碎尸,并令家仆将尸体扔到邻居的井里。后来这件事被人告发,他被罢官下狱,刑部以故意杀人罪,判其死刑。

人物简介

维基
石三畏,字子知,号钦承,回族,直隶交河(今河北泊头)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历任山东曹县、文登县知县,为人徇私纳贿,以贪财著称。御史陈九畴荐入京城递补,吏部尚书赵南星卑视其人,仅授王府长史职。后依附魏忠贤,成为“十孩儿”之一。官至御史,立即上疏攻击赵南星及李三才、顾宪成、孙丕扬、曹于汴、汤兆京、王宗贤、张问达、王图、胡忻、王元翰、王淑抃、王允成、涂一榛、王象春等十五人,“锻成杨、左之狱,咆哮特甚”。后因醉酒时下令伶人演出《刘瑾酗酒》一剧,魏良卿将此事回报,忠贤大怒,削其职。忠贤死后,石三畏反以此为功,官复原职,又被揭发真相,再被削职。
陈僧权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福建莆田人,初名曾则,号石人,一作石子,入清称权和尚。诸生,工诗善画,画兰竹尤有生趣。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梁佑逵,字渐子,别号纪石子。顺德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举人。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后祝发为僧。著有《绮园》、《蕉筒》等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六。
王介之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字石子,号石崖。王夫之兄。明崇祯十五年举人。精深于经学。明亡后不复出。有《周易本义质》、《诗经遵序》、《春秋四传质》。

人物简介

维基
石文桂(?—?),字子馨,苏完瓜尔佳氏,汉姓石氏,家族初隶正白旗满洲,后属汉军正白旗人。进士出身。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联捷进士(时隶正白旗汉军郑朝兴佐领下,载《钦定八旗通志:进士》)。累官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六年,任内阁学士;康熙二十七年,任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康熙四十九年,任户部右侍郎。康熙五十年,任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曾任正白旗汉军第一参领第三佐领(载《钦定八旗通志》)。康熙三十五年重建二郎神庙,仓场侍郎石文桂作《重修庙碑记》(载《钦定日下旧闻考》)。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石文桂改万柳堂为拈花寺,康熙帝御书“拈花禅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91-1945,谱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上海金山张堰人,为高燮之甥。7岁入私塾,11岁即能文,15岁入秦山实枚学堂,17岁(1907年)入上海震旦学校,未数月即因大病辍学,遂乡居自学。少年时不满清廷腐败和丧权辱国,自名曰“光”,号“复庐”含光复汉土之意。1932年重印正德《金山卫志》,姚光作《跋》指明金山卫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5年后,日军果从金山卫登陆,人们感佩其有先见之明。家乡沦陷前,他任金山抗日组织委员会征募处救济股长,支持抗战。家乡沦陷后,姚光蛰居上海,致力《金山艺文志》的编著,1919年始,历20余年终完成。同时抢救国家重要文献典籍,免遭外劫。1945年患腹膜炎卒于上海。宣统元年(1909年)11月13日近代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立,姚光即首批入社,成为南社最年轻的社友。继续在《南社丛刻》以诗文鼓吹革命。民国七年(1918年),南社内部发生分歧,柳亚子愤而辞职,经社友推举姚光继任主任。故论南社主政者有“前有柳亚子,后有姚石子”之称。姚接任后,曾举行雅集于上海徐园,社中经费不足,他曾出资刊印《南社丛刻》第21、22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