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琢石
使石块表面磨平、成形的动作或过程
用一尖头工具(如鹤嘴锄)来修琢石头的行为或过程
《漢語大詞典》:浮磬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书·禹贡》:“ 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 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分類:水边石头
《國語辭典》:玄石  拼音:xuán shí
1.黑色的石头。常用做碑石。《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系玄石而沉之。」《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2.磁铁的别名。参见「磁铁」条。
《漢語大詞典》:流石
山谷中被水冲下的石头。例如:从流石蛇行。——《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漢語大詞典》:踏石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不用说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登不住的冰滑踏石,转不尽的阴山背后。”
(2).旧时 陕西 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节令:“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竞渡, 陕西 洋县 曰踏石。”
《國語辭典》:磨石  拼音:mó shí
用来磨刀刃的石头。《书经。禹贡》「砺砥砮丹」句下汉。孔安国。传:「砥细于砺,皆磨石也。」
《漢語大詞典》:赤石
(1).红色的石头。神异经·中荒经:“西北裔外有 大夏山 ,有宫,以金为墻。南方裔外 冈明山 ,有宫,以赤石为墻。”
(2).指丹砂。汉书·地理志上“厉砥砮丹” 唐 颜师古 注:“丹,赤石也,所谓丹砂者也。”
《漢語大詞典》:石舫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例如: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
《国语辞典》:石阶(石阶)  拼音:shí jiē
用石头铺制成的台阶。如:「黄昏时分,他总喜欢坐在石阶上纳凉。」《董西厢》卷八:「觑著一丈来高石阶级褰衣跳,衙内每又没半个人扯著,头札番身吃一个大碑落。」
《漢語大詞典》:鸣石(鳴石)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山海经·中山经:“﹝ 长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鸣石。” 郭璞 注:“ 晋 永康 元年, 襄阳郡 上鸣石,似玉,色青,撞之声闻七八里,即此类也。” 袁珂 校注:“鸣石,盖磬石之类。 郭 説 襄阳郡 上鸣石,见《晋书·五行志》。”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鸣石出 华阴 ,虚桐採凤林。”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轮。”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國語辭典》:汲绠(汲綆)  拼音:jí gěng
汲水的绳子。《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东都城内粮尽,布帛山积,乃以绢为汲绠,然布以爨。」宋。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一○首之六:「百尺持汲绠,道长畏天暑。」
《漢語大詞典》:发石(發石)
(1).用机械发射石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众号曰‘霹靂车’”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以古有矢石。又《传》言‘旝动而鼓’,《説》曰‘旝,发石也’。”新唐书·李密传:“造云旝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礮’。”
(2).剖开石头。 晋 葛洪 神仙传·刘安:“王必若见年少则谓之有道,皓首则谓之庸叟,恐非发石採玉、探渊索珠之谓也。”
《漢語大詞典》:狠石
即很石。形状如羊的石头。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狠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二狠石:“ 京口 北固山 甘露寺 有狠石, 临潼 驪山 亦有狠石。”参见“ 很石 ”。
分類:石头
《漢語大詞典》:很石
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前。状如伏羊。相传 刘备 (一说 诸葛亮 )曾坐其上,与 孙权 共论 曹操 。 唐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 紫髯 桑盖 此沉吟,很石犹存事可寻。”题注:“传云: 吴 主 孙权 与 蜀 主 刘备 尝此置会云。”很,一本作“ 狠 ”。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很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很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宋 姜夔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词:“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國語辭典》:磨盘(磨盤)  拼音:mò pán
1.托著磨的圆形底盘。
2.碾碎谷物的工具,通常是用两块圆形石盘上下组合而成的。
3.山名。位在云南省马龙县西北,明天启五年,大军败乌撒土酋安效良之地。
《國語辭典》:嘉石  拼音:jiā shí
有纹理之石。古代立文石于大司寇听讼处,使罪人坐在石上示众,并思其石之文理,以悔悟自改。《周礼。秋官。大司寇》:「乃致于朝,然后听之,以嘉石平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