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
词典
3
分类词汇
37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分类词汇
(续上)
大汶口文化
城子崖遗址
石片石器
石镰
山顶洞人
砍砸器
马家浜文化
马家窑文化
龙山文化
林西遗址
《國語辭典》:
大汶口文化
拼音:
dà wèn kǒu wén huà
一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于山东,与龙山文化相似。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
分類:
石器时代
文化
年首
首次
《漢語大詞典》:
城子崖遗址(城子崖遺址)
中国 黄河 下游以新石器时代 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 山东省 章丘县 龙山镇 以东 城子崖 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
《城子崖》
。遗址上层为 东周 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 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類:
中国
黄河
下游
石器时代
山东
遗址
《漢語大詞典》:
石片石器
石器时代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之一。系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器形。延续使用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分類:
石器
石器时代
制造
工具
《漢語大詞典》:
石镰(石鐮)
石器时代收割用的石制农具。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有些氏族﹞收割作物,都使用磨光的长方形或半月形石刀和石镰。”
分類:
石器时代
收割
农具
一编
《國語辭典》:
山顶洞人(山頂洞人)
拼音:
shān dǐng dòng rén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于民国二十二年在河北省房山县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发现其化石,距今约有两万年,为我境内发现最早的真人。
分類:
祖先
石器时代
晚期
《漢語大詞典》:
砍砸器
石器时代的工具,形状不固定。将砾石或石核边缘打成厚刃,用以砍砸。
分類:
石器时代
工具
不固
固定
砾石
边缘
《漢語大詞典》:
马家浜文化(馬家浜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 浙江 嘉兴 马家浜 ,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分類:
石器时代
文化
继承
《國語辭典》:
马家窑文化(馬家窯文化)
拼音:
mǎ jiā yáo wén huà
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民国十二年首次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除土陶、石器之外,还发现窖穴,房屋和墓地。陶器常绘有黑、红色花纹,纹饰繁复缛丽,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石器多为铲、镰刀等农具。分布地区在今洮河、大夏河与青海的湟水流域一带。
分類:
石器时代
晚期
文化
年首
首次
发现
《國語辭典》:
龙山文化(龍山文化)
拼音:
lóng shān wén huà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参见「黑陶文化」条。
分類:
中国
石器时代
晚期
文化
《漢語大詞典》:
林西遗址(林西遺址)
内蒙古 林西 锅撑子山 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 辽宁 西拉木伦河 一带,既有水草,又有耕地,农、牧业同时被经营着。 林西 遗址是这种经济的典型。”
分類:
发现
石器时代
遗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