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释智曤( 疏石 字 梦窗 源 世称 大善知识 )
赵知彰(字 伯常 )
吴瓘(字 莹之、伯阳 号 知非、竹庄人、竹庄老人 )
孙作( 作 字 次知、大雅 )
罗知
王知谦(名 晓 字 鲁夫 号 菊堂 )
胡寿安(字 克仁 世称 菜知县 )
潘硕枰(字 公父 )
王知白
周桢(字 伯知 )
朱多㷵(字 知白 )
释了悟(号 无际、蚕骨 莫 大善知识 )
释道孚(别称 凤头和尚、凤头祖师 字 信庵、知幻 号 知幻子 蒋 )
陈浩(字 仲知 )
其它辞典(续上)
曹知白(字 又元、贞素、又玄、真素 号 云西、云西老人 )释智曤( 疏石 字 梦窗 源 世称 大善知识 )
赵知彰(字 伯常 )
吴瓘(字 莹之、伯阳 号 知非、竹庄人、竹庄老人 )
孙作( 作 字 次知、大雅 )
罗知
王知谦(名 晓 字 鲁夫 号 菊堂 )
胡寿安(字 克仁 世称 菜知县 )
潘硕枰(字 公父 )
王知白
周桢(字 伯知 )
朱多㷵(字 知白 )
释了悟(号 无际、蚕骨 莫 大善知识 )
释道孚(别称 凤头和尚、凤头祖师 字 信庵、知幻 号 知幻子 蒋 )
陈浩(字 仲知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55 【介绍】: 元松江华亭人,字又元,一字贞素,号云西。性机悟,善识事。以荐授昆山教谕,寻辞去。尝游京师,王侯巨公多折节与之交。旋即南归。家有园池,藏书及法书名画极多,文人画家多喜与交游。善画,宗法李成、郭熙。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又玄,一字真素,别号云西老人,闽人,迁华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曤。更名疏石。字梦窗。姓源氏。势州人。宇多天王九世孙。九岁出家。群书一览辄能记。暨长。绘死尸九变之相。独坐观想。慨然有求道志。一夜梦。游中国疏山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磨像。授之曰。尔善事之。寤而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谒无隐范公。又见一山宁公。不甚契。后求指决于高峰日公。于言下有省。因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佛祖玄机。一时烁破。高峰嘱其护持。且出其然无学元公手书一通。𢌿之以寓相传付授之意。师志在烟霞。出世非所愿。聘致皆力辞之。甲州之龙山庵。五台山之吸江庵。与夫泊船庵。退耕庵。兜率内苑。皆师避隐之所。或慕迫之不已。至逃入海屿以避之。春秋五十一。国主后醍醐天王。强起师主南禅。入见引坐。师言所志求退。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问道耳。及王妃薨。强师再入南禅。请宣说大戒。执弟予礼弥谨。赐国师之号。王即世。太仓天王。复从师受戒。愿为弟子。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两宫国母。请师于仙洞受五戒。廷议重师名德。复强师入天龙。锡师号正觉心宗普济。遗以手书。其略曰。道振三朝。名飞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秉佛祖权。数摧魔垒。国中以为荣。后化于兜率内院。世寿七十九。僧腊六十。弟子奉全身塔于院之后。送者黑白二万馀人。皆哀恸不胜。分存日所剪爪发。瘗于云居。发中累累生舍利云。师仪观高朗。慧学渊深。凡所莅止。如见一佛出世。香花供养。惟恐或后。故管领源公赖之。尝与人言曰。我从先人。听国师剧谈佛法。颇达真乘。遂能死生如一。临事不慑。而先人竟死于忠。吾亦知委身以事君者。皆国师化导之力。然则师之道。非特究明心学。实足增其世教之重。且其抗志高明。视荣名利养。澹若无物。唯欲栖身林泉。虽屡典大刹。皆迫于王命而起。世称大善知识。非师孰能当之。 宋文宪曰。宋南渡后。传达磨氏之宗于日本者。自千光禅师荣西始。厥后无学元公。以佛鉴范公之子。附海舶东游。大振厥宗。高峰纂而承之。师为高峰之遗胤。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同时有智曤者,亦日本国人,势州源氏宇多天王九世孙。其母祷于大士,梦吞金色光而孕,生时祥光盈室。九岁出家,依平盐教院,授之书,一览辄能记诵。稍长,绘死尸九变之相,独坐观想,知色身不异空华,慨然有求道之志。年十八,为大僧,礼慈观律师受具足戒。寻学显密二教,垂三年,恐执滞名相,建修期道场以求玄应,满百日,梦游中国疏山、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摩像授之曰:“尔善事之。”既寤,拊髀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字梦窗。谒无隐范于建仁寺,继至相州巨福山。山之名刹曰“建长”,缁锡之所萃止,时一山宁主之。一山见曤,甚相器重,令为侍者,朝夕便于咨决。俄游奥州,闻有讲天台止观者,往听之,曰:“斯亦何碍实相乎。”自是融摄诸部,昭揭一乘之旨,虽辩才无碍,然终以心地未明,伥伥然若无所归。荐修忏摩法,期至七日,感神人见空中,益加振拔。时一山自建长迁主圆觉寺,曤复蓬累而往,备陈求法之故,至于泣涕。一山曰:“我宗无语言,亦无一法与人。”曤曰:“愿慈悲方便开示。”一山曰:“本来廓然清净,虽慈悲方便亦无。”如是者三返。曤疑闷不自聊,结跏澄坐,视夜如昼,目绝不交睫。久之,往万寿禅寺见佛国高峰,日扣请如前。高峰曰:“一山云何?”曤述其问答语甚悉。高峰厉声曰:“汝何不云和上漏逗不少。”曤于言下有省,辞归旧隐常牧山,唯分阴是竞,誓不见道不止。嘉元三年夏五月,一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佛祖玄机一时烂破。乃作偈自庆,有“等间(閒)击碎虚室骨”之句,亟见高峰求印。高峰喜曰:“西来密意,汝今已得之,善自护持。”以书卷付之。退接甲州龙山庵,高峰招住上野州之长乐寺,力辞不赴。卓庵浓州古溪都,元帅平公之母觉海夫人,慕曤道行,欲一见之。竟遁入五台山,縳吸江庵。已而潜入海屿,夫人遣使迹之,使出世云岩寺。曤复辞,构泊船庵于卧龙山,退耕庵于总州,有终焉之意。正中二年,国主后醍醐天王命宫使起曤,领南禅禅寺,入见,王赐坐,因自陈“志在烟霞,出非所愿”。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向道耳。”不得已应命。王时幸临之,相与谈论,或竟日乃去。将及期,王逊位,曤亦引退。道经势州,会新建善应寺成,延之开山。未几,弃去,抵相州,枢府郡公迫主净智寺,寻归锦屏山营瑞泉兰若。元德元年,圆觉四众必欲致,曤为勉强一出,又复弃去。二年,羽州守藤道蕴,初创慧林寺,延曤涖之。元宏元年,达官贵人,有以见长请者,曤复辞。二年,瑞光寺又求为第一代主。三年,王既复辟,召曤入见,以介子都督亲王之邸更为灵龟山临川禅院,命曤为之长,赐以“国师”之号。建武元年秋,王妃薨,王留曤宫中十馀日,罢政而讲法,因请宣说大戒,执弟子之礼弥谨。及还,强之再入南禅,王亲率群臣至山,见群僧入定,静不闻声,次第行食,秩然有序,王甚嘉之。曤每登席提唱,音声闳朗,词意警策。王益喜,赐田若干亩以饭僧。先是近臣有毁斥禅宗者,王以问曤,曤曰:“自性三宝,何必强生分别。”王以为然,至是益知禅学为贵,谤言无自而入。已而退处兜率内院,而建仁禅寺又欲起之,曤笑而不答。历应二年,摄州守革西芳教寺为禅,佥谓非曤无以厌众望,遂振锡而往,举扬达摩氏之道,听者改容,为建无缝阁,以水晶宝塔安置舍利万颗其中,他若奇胜之地,多冠以亭榭以憩四方游士,规制灿然可观。尝梦王作沙门相,乘宝车往灵龟山。已而即世,征夷大将军源公造天龙资圣禅寺,以助冥福,聘曤住持,遂与前梦协。阿州守源公新立补陀院。曤亦徇其意,为之说法,即还天龙。康永元年春,太仓天王亲往受戒,愿为弟子。三年,建八幡菩萨灵庙于寺侧。贞和元年,王复帅群臣来听法,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赐以金襕紫衣。二年春,令弟子智元补其处,退归云居庵。冬复召之入宫,加以“正觉”之号。观应元年春,两宫国母请曤于仙洞受五戒。二年春,曤谓左右曰:“天龙宫室幸皆就绪,唯僧堂犹阙,当力为之。”及堂成,可容七百人。廷议重曤名德,复强入天龙,为行《百丈清规》,声振朝野。王复加以“心宗普济”之号,且遗之手书,略曰:“道振三朝,名飞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乘佛祖权,数摧魔垒,人以为荣。曤年已高,又复引退兜率内院。九月朔,召门弟子曰:“吾世寿七十又七,僧腊亦六十矣,旦夕将西归,凡有所疑可商讨焉。”于是集座下者如云,曤随机开示,皆充然有得而退。越七日示疾,两宫游临问起居,曤为陈摄心正因,精神不少衰。作偈别大将军源公,复书《辞世颂》一首。至晦日,呜鼓集众,翛然而逝,塔于内院之后。所度弟子万有五千馀人。其嗣法者,天龙则志元妙葩,建长则慈永,南禅则通彻周泽。曤仪观高朗,慧学渊深,举扬正教,如密云广布,甘雨频澍。凡具生性者,随其根器小大,皆获成就。上自国王宰臣,下至士庶,莫不顶礼敬信,如见七佛出世,香华供养,唯恐或后。夫佛法之流于日本者,台衡秘密为最盛。禅宗虽仅有之,将寥寥中绝矣。千光院荣西禅师以黄龙九世孙,握佛祖正印,唱最上一乘,飙驰霆鍧,逢者胆落。达摩氏之道,藉以中兴。其示寂之时,且曰:“吾灭后五十年,禅宗当大兴。”今印原承天目之正传,见道分明,契悟精深,则其悬记之言,已有可徵。而智曤又以高峰之胤,上纂无学元公,以继佛鉴范之传。禅学勃兴,若合符节,斯亦验矣。然而自天目溯而上之,至杨岐十有二世,杨岐黄龙则同宗慈明者也,其道固同矣。道同则凡嗣其学者,先后奋发,殆有不言而喻者乎。明金华宋濂既为印原铭其塔,又于明洪武八年秋七月,因日本使臣之请,奉敕撰智曤碑文,俱见《銮坡别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归德府人,字伯常。文宗天历年间任南台御史,累迁淮西廉访副使。惠宗至元间同、知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事,进转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嘉兴人,字莹之。多藏法书名画。善作窠石墨梅。师杨补之。词学图录
吴瓘,字伯阳,一字莹之,号知非、竹庄人,晚号竹庄老人。嘉善县魏塘镇人。吴镇堂弟吴汉英之长子,其祖父吴森与赵孟頫至交。多藏法书名画,精易理奇门之术。能作窠石,墨梅学杨补之,颇有逸趣。能诗文,亦工竹石翎毛,著于时。传世作品有至正八年(1348)作《梅竹图》,卷前书《柳梢青》词一首并识:"墙角孤根,株身纤小,娇羞无力。蟹眼微红,粉容未露,不禁春色。待春君汨没。芳姿渐迤逦,檀心半拆缓步,回廊黄昏月。淡那时相得。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柳梢青词,而明远适来索余作,故写梅就书之。"此卷为宋元《梅花合卷》之一,另有南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图》、吴镇《梅花图》。明徐守和以为:徐禹功画之精绝、吴瓘画之清绝、吴镇画之奇绝,堪称一卷"三绝"。《梅花合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槜李诗系·卷六
作,字大雅,后以字行,更字次知,江阴人。至正末挈家避兵于吴,尽弃他物,惟载敝书两簏而已。张士试闻而廪禄之以母病谢去众为买田筑室于淞后为嘉兴府学教授遂寓居南湖明洪武六年用礼部尚书牛谅荐召修日历书成当授翰林编修以老病乞外除太平府教授八年选天下学官内任作与焉廷对第一授国子助教明年分教中都又明年召还又明年升司业作为文醇正谨严弗尚异同或数年不获一字及遇得意穷日夜笔砚不辍著书十二篇号东家子宋景濂比之法言通书诗亦奇僻古雅有沧螺集六卷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阴人。洪武六年召修《日历》。书成,除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外,授太平府教授。入为国子助教,迁司业。有《沧螺集》六卷。 (《澄江诗选》:孙次知五言古实近东坡,七言律绝气味淳厚。 田按:洪武六年召修《日历》,宋濂、詹同为总裁官。乐韶凤为催纂官,其与纂修者:吴伯宗、朱右、赵埙、朱廉、徐一夔、徐尊生、孙作。逾年书成,凡一百卷。濂等又言:「《日历》秘天府,人不得见。请仿唐《贞观政要》,分辑圣政,自敬天至制蛮夷凡四十类,名曰《皇明宝训》,宣示天下。」明人诗派欲祧宋、元而宗唐人,次知取径苏、黄,录诗至《沧螺》,亦空谷之足音也。)
人物简介
维基
罗知,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进士出身。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洪武十八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授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二四
王知谦,一名晓,字鲁夫,号菊堂。明初东莞人。为东莞鳌台王氏七世祖。事见《鳌台王氏族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黟县人,字克仁。洪武间举人。官河南信阳知县,永乐间调知新繁。尝自种蔬一圃,以供日用,人称菜知县。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公父。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知,吴江人。有不夜斋诗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了悟。号无际。一号蚕骨。安岳人。生莫氏。幼佣于大竹雁平里黄友谅家。能办异他佣。尝有人代为耕牧者。黄异之。妻以义女。相对叠膝。坐如宾客。未尝小涉温煖。与同作语皆佛法。黄益奇之。因结庵使居。以成其志。如时送饮食衣服无阙。一日义女。私送一緉鞋。师讶曰。此何来也。遂引刀碎之。说偈谢主人而去。削发于定远之罗围寺。师事本真长老。本真。为言。幽谷和尚。为当今善知识。即蹑蹻往参。获證心要。因而发通。大著灵异。四方无贤愚。咸归向之。登座说法。天花如雨。尝经巴之刘何乡。乡人礼之。师说偈曰。天下大旱。此处半收。天下大乱。此处无忧。所言罔弗获验。自是从者日众。所至腾沸。或以妖妄惑众。拘于按察狱中。昼则端坐。夜则出募钱。修狱坏屋。至今狱无鼠虱蚊蚋。师居安岳四十馀年。永乐中。召诣京师。命为宗主登坛说戒。赐号大善知识。后居南京牛首寺。一日集众说偈。我我元无我。光明圆陀陀。荡荡任纵横。处处无拘锁。端坐而化。赐祭给传。还葬木门。所著语录一卷。行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道孚。字信庵。江浦刘氏子。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七岁入学堂。先生授以书。不肯读。读又不肯竟。曰。此书非我所喜。先生亦非我师。乃依灵谷庆叟。为弟子。落发衣缁。昕夕礼观音。发聪智。通唯识涅槃诸大乘经论。群言所涉。一览无遗。精旨妙义。囊括而川注。滔滔然莫能窥其涯涘。复礼天童观翁。时观公道望高天下。宣庙在潜。每承顾问。宣德岁丙午。召至京师。馆于庆寿丈室。师执侍惟谨。上嘉之。赐西服茜衣。师牢让不服。寻游江浙。受满分戒。入五台。睹圣相摄身光中。奇幻百出。转念之顷。倏忽不见。叹曰。古人所云。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因自号知幻子。英庙闻师名。召见大悦。呼为凤头和尚。盖以师头前锐起也。寻授僧录讲经。未几告退。结茆于山中。扁曰松樾。屏息诸缘。不妄交接。唯苦心真寔之士。得以相依。餐服遐异。悠然自适。若将终身焉。先是。司礼阮公简。得京西马鞍山废寺。欲兴之。思得大知识主宗风。与议。非师不可。修词致恳。至于再四。不许。后掘地获断碑。阮持碑。泣请曰。碑虽不完。犹可读。惟师寓目焉。师读之。始知此寺乃辽普贤大师所建。四众受戒之所。师喟然曰。释迦如来。三千馀年遗教。几乎泯绝。吾为佛弟子。讵忍视其废而不兴耶。乃幡然而起。于是铲荒夷险。郁起层搆。散己赀以鸠工。择干僧以董役。匠成于心。受规于手。日不笠而雨不屐。趋风望景者。翼如而至。百年癈刹。复兴于顷刻。廊庑龙象。焕然一新。始末具载大学士杨公士奇所撰碑记。黔宁昭靖王。复以宣武门府第。施为梵刹。赐额承恩。为师往来憩息之处。师善书。笔法遒健。尝于文华殿。大书扁额。上俛案视之。称善。赠之诗。有高僧书法胜中书之句。又尝施食于内庭。开法于秘殿。上皆亲御视闻。无不击节叹赏。当是时。耆旧凋丧。独师法闻四方。学子趋参。唯恐或后。僧中之杰出者。一人而已。以是奇德妙行。足以驾苦海之慈航。跻迷途于觉岸也。景泰丙子夏六月十日。集众升堂。说偈曰。昔本不生。今亦不灭。云散长空。碧天皓月。遂端坐而逝。计闻。上震悼。遣宫谕祭命。公侯以下。咸从吊临。茶毗获舍利。建塔于寺之南原。世寿五十有五。僧腊四十有九。年度弟子数万。得戒四众百亿。门弟子千馀辈。皆缚禅秉律。阐化一方。著述。有定制戒本戒牒。并偈颂诗章若干卷。传于丛林。胡忠安公荧。称师学之博。行之修。功之盛。能光大法门云。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道孚,字知幻,姓蒋氏,江浦人也。初依金陵灵谷寺,雅慕清絜,不和情俗。年三十薙染,受具,发愿参方。展程之日,即自誓曰:“此行不踏曹溪路,不敢回头见故乡。”卒践其言。明正统间,孚方北游。睿宗崇尚内典,尤重清修,闻声嘉赏,有诏赐紫,敕建戒台。每岁四月一日至十日,闳敷坛席,深契帝心。又以僧众既多,隆污莫辨,敕建净染二门于此山中,以验泾渭。其笃信者则受净戒,不笃信者则触染法。但众生愚昧,多著染法,因奏毁之,一归净流。孚仪表雄特,顶题隆起,帝见奇之,称为“凤头祖师”。孚应声曰:“亦鹅头耳,敢附凤耶?”帝叹其谦德,弥近蔼光。尝召入大内详询佛法,试以凡情,不动声色,由是钦崇戒德,益加敬仰,赐号“万寿祖师”。春秋八十有五,法腊五十有五,寂后建塔兹山,云封犹在。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浩(1420年—?),字仲知,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十八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八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