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202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季子。高宗绍兴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出使金国还,知赣州,徙知婺州。孝宗淳熙十三年,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文敏。迈学识博洽,论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有《容斋五笔》、《夷坚志》、《野处类稿》、《史记法语》等。
全宋诗
洪迈(一一二三~一二○二),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皓子,适、遵弟。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以父忤秦桧,出教授福州。累迁左司员外郎。三十二年,进起居舍人,假翰林学士使金,不屈被拘,回朝后以辱命论罢。起知泉州。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吉州。三年,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仍参史事。六年,知赣州,寻知建宁府。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知婺州。十二年,以提举佑神观同修国史。十三年,拜翰林学士,上《四朝史》。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绍兴府,提举玉隆万寿宫。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宁宗嘉泰二年卒,年八十(《容斋续笔》卷三《栽松》诗条言乾道五年年四十七。《宋史》未载卒年)。谥文敏。有《容斋五笔》、《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野处类稿》等行于世。《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洪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野处类稿》(简称四库本)、民国胡思敬《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底本原附集外诗加注出处,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第三卷。
词学图录
洪迈(1123-1202) 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人。洪皓季子。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万首唐人绝句》等,词存六首。
全宋文·卷四九一一
洪迈(一一二三——一二○二),字景卢,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之子。绍兴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迁吏部郎、左司员外郎,进起居舍人。孝宗朝,历知泉、吉、赣、婺诸州。入朝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预修史事,拜翰林学士。绍熙初,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嘉泰初,上章告老,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嘉泰二年卒,年八十,谥文敏。迈博极群书,文名颇盛,著有《野处类稿》、《容斋五笔》、《夷坚志》、《史记法语》诸书,并编纂《四朝国史》、《钦宗实录》、《万首唐人绝句》等。据《宋史》卷三七三本传。
蒋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子礼。蒋瑎孙。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即位,迁起居郎兼直学士院,进签书枢密院事。奏言加意边防、提拔将才。乾道二年,除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奏请精兵省费,且博采众议,参注己见,撰《筹边志》进上。四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时孝宗欲大举攻金,廷臣争议不决,芾以“天时人事未至”拂帝意,罢知绍兴府。寻以言者劾,落职。提举洞霄宫卒。有《逸史》。
全宋文·卷四六七○
蒋芾,字子礼,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之奇曾孙。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二人。孝宗即位,累迁起居郎兼直学士院。乾道二年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四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议和战忤孝宗意,罢知绍兴府、提举洞霄宫。卒不复起。辑《逸史》二十卷。见《宋史》卷三八四本傅,《直斋书录解题》卷五。
李益谦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四
李益谦,字无亏,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绍兴末以荫调官洋州兴道簿。孝宗朝历官户部侍郎。乾道初为吏部侍郎,乾道三年除集英殿修撰、知衢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八、选举三四之二○,《澹斋集》卷三、一四,《盘洲文集》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6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卒谥忠宣。有诗文、奏议、外制等。
全宋诗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今属福建)人,居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二)。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因召对获孝宗嘉叹,累迁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历知赣州、隆兴府,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因平羌功,召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光宗即位,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卒,光宗以疾未能执丧,留正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议立太子事不合,以肩舆逃出国门。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开禧二年卒,年七十八。谥忠宣。《宋史》卷三九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二八
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祖籍泉州永春。六世祖留从效,事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父某,侨寓归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贫力学,里人徐敦实见而奇之,以为公辅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应惠州举,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登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以荐召对,获宋孝宗嘉叹。知循州,历起居舍人,累迁给事中,兼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知隆兴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平羌功,进敷文阁学士,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光宗受禅,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累乞早正嘉王储位,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不合,遂以肩舆逃去。宋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后复旧衔。嘉泰元年(一二○一),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学士。开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有诗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宋史》卷三九一、明郑维新嘉靖七年《惠大记》卷三有传。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朝历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兼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隆兴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熙元年,累迁至左丞相。宁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罢。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开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尝编纂《寿皇圣政》,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张宗元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
张宗元(一一三一——?),字会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俊孙。绍兴四年以俊任子恩换文资。年十八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二十三年以右承议郎知大宗正丞,二十七年迁尚书驾部员外郎,二十九年为司农少卿,三十一年擢江南西路转运副使。乾道初复为司农少卿,九年任两浙西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知绍兴府,四年除在京宫观。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一四四、一六四、一七六、一八三、一八六,《嘉泰会稽志》卷二,《咸淳临安志》卷五○,《玉海》卷一八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8 【介绍】: 宋江阴军人,字宗卿。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光宗时,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吴氏世掌兵权为忧,请得便宜行事。吴挺死,奏选他将代之,遂革除世将之患。知庆元府,与韩侂胄议北伐,谓不宜侥幸轻举。为江淮宣抚使,淮北兵败后,扼守庐、和二州。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后以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拜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忠定。
全宋诗
丘崇(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建康府观察推官,历知华亭县、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为接伴金国贺生辰使,被劾不礼金使奉祠。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知平江府。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帅绍兴,十四年改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知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以忤韩侂胄奉祠。开禧三年(一二○七),复知建康府。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丘文定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词》一卷传世。《宋史》卷三九八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3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公实。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为溧阳主簿,张浚遣子张栻从学。知郡县,提举浙西常平茶盐,所至皆有政绩。历任淮东、淮西总领,知宁国、绍兴府及泉、婺等州,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初与韩侂胄交,及韩用事,遂与之绝。
全宋诗
刘颖(一一三六~一二一三),字公实,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溧阳主簿,教授全州。历知铅山、常熟县,签判潭州,入为太常寺主簿,迁太常丞。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二八),迁提刑。历江西转运判官、淮东转运副使、淮东总领。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为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召为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知平江府(《嘉泰会稽志》卷二)。嘉定元年(一二○八),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七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二○《宝谟阁直学士刘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94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诚之。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权考功郎官,铨曹以清。累官中书舍人。尝使金,归言金人必衰,提出防备之策。后为给事中,论奏不避权贵,为人所妒,提举崇福宫。擢知绍兴府,创启斗门,导积涝入海,化𤠉{犭茶}湖四周土地为良田,被名为“王公湖”。官至焕章阁待制、知池州,以通议大夫致仕。有《是斋集》。
全宋文·卷六○六五
王信(一一三七——一一九四),字诚之,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绍兴三十年进士及第,授建康府学教授。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特循两资,为太学博士。权考功郎官,指擿吏人奸欺,不避权要。升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转给事中。假礼部尚书使金,归言金人必衰之兆有四,备禦之策有二。求奉祠,提举崇福宫。起知信州,擢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徙鄂、池州。绍熙五年以疾卒,年五十八。著有《是斋集》行于世。见《王给事墓志铭》(载《括苍金石志》卷六),《宋史》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宿州人,字仲行,一作仲衡。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为右正言,劾佞臣张说,声闻于遐迩。出知庐州,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赖之。累官吏部尚书,求去,以端明殿学士知绍兴府,寻以言者落职。生性刚劲,居官廉洁,罢官后至赁僧舍以居。
全宋诗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今属安徽)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六年,授秘书省正字,除右正言。以劾张说,责授宫观。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知庐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九),加江西转运副使。五年,中书舍人兼修玉牒官,迁侍讲、给事中(同上书职官六之七○)。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九)。九年,出知绍兴府。十三年,知平江府(《吴郡志》卷一一)。十四年,由知太平州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七)。《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今安徽宿州)人,南渡后寓居嘉兴府。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除右正言。以劾权臣张说,责远小监当。起知庐州。淳熙二年除吏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复知庐州兼安抚使,加江西转运副使。五年,召为中书舍人、给事中,转兵部尚书,改吏部。八年,出知绍兴府,以言者罢职奉祠。后以疾卒于家。尝预修《四朝国史》,成书三百五十卷,淳熙七年进呈。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咸淳临安志》卷九二,《嘉泰会稽志》卷二,《南宋制抚年表》卷上,《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青田人,字舜举,号东谷居士。高宗绍兴中进士。累官吏部侍郎、徽猷阁待制。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源》、《东谷集》。
全宋诗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青田(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为两浙转运判官(《嘉泰会稽志》卷二)。累迁吏部侍郎,致仕。有《易翼传》二卷。事见清康熙《青田县志》卷九、一○。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一○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绍兴时中教官科,淳熙中历知盱眙军、信州,召为考工员外郎。十四年,除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光宗朝历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官终徽猷阁待制、吏部侍郎。著有《易翼传》二卷(存)、《论语意源》四卷(存)、《东谷集》。见楼钥《攻愧集》卷三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焕传》、卷四三六《陈亮传》,《宋诗纪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奉京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杀京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谥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词学图录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有《稼轩长短句》。
黄鹤楼志·人物篇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系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宁宗时知镇江府,未久落职。孝宗淳熙六年(1179)暮春,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临行之际,同僚在武昌南楼设宴为其饯行,他即席赋词《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抒发豪放悲壮的抑郁情怀。
全宋文·卷六二一四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末,金主亮死后,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奉表归宋。乾道元年,奏《美芹十论》。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又上疏论恢复大计甚备。八年,出知滁州。淳熙二年,提点江西刑狱。历知江陵、隆兴府,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再知隆兴。八年,为言者所劾落职,隐居上饶带湖十年。绍熙二年,起提点福建刑狱,知福州,罢,徙居铅山。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加宝谟阁待制,知镇江。开禧三年卒,年六十八。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屡起屡罢,忧愤而死。工于词,所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宇文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七
宇文价,字子英,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隆兴元年进士。淳熙三年三月由徽猷阁学士除宝文阁学士,令再知兴元府。五年十月除秘书郎,六年四月为著作佐郎,八年任起居舍人,十年为给事中,十二年任兵部尚书,十三年兼侍讲,十五年兼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五月除徽猷阁学士知绍兴府。绍熙二年知襄阳。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卷三八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一之九,仪制七之三二、崇儒七之一二、七之一四,职官一四之一四,一八之四二、六○之三八,《南宋制抚年表》卷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6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朝,历提举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赞赵汝愚定策立宁宗。除太府卿,寻知福州,以论山陵事罢。后知静江府,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博极群书,疏荐皆当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全宋诗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属福建)人。幼出为伯舅张氏子,后复本姓。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饶州浮梁尉、泉州晋江丞。召为太学录,累迁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湖广总领。召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与宰相议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宁宗嘉泰中起知静江府,移知鄂州,复总湖广饷事。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鉴辑有《詹元善先生遗集》二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状》、《清献集》卷一九《詹体仁传》,《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为伯舅张氏后,后复詹姓。隆兴元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历晋江丞,召为太学录。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郎官、湖广总领,累官太常少卿。宁宗即位,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历知静江府、鄂州,除司农卿,再为湖广总领。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数总义》一卷、《历学启蒙》二卷、《庄子解》五卷。见真德秀《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真文忠公集》卷四七),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徙居吴兴,字楚辅。葛立方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初以荫授建康府上元丞。历国子博士、右正言、中书舍人、刑部尚书。尝为东宫僚属八年,与孝宗关系甚密。光宗受禅,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拜左丞相。专守祖宗法度,论疏皆切中时病。后除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宁宗即位,判绍兴府,改福州。卒年六十六。谥文定。有《词业》及文集。
全宋文·卷五七九八
葛邲,字楚辅,号可斋,其先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徙湖州安吉(今浙江安吉北),立方子。以荫授建康府上元丞。隆兴元年登进士第,除国子博士、著作郎兼学士院权直、右正言,历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又迁给事中,除刑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光宗受禅,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拜左丞相,除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宁宗即位,判绍兴府,改判福州。以少保致仕,卒,年六十六。赠少师,谥文定。《宋史》卷三八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二)。五年,除大理寺丞(同上书刑法三之八五)。六年,兼权度支郎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五七)。八年,知湖州,寻除淮西总领(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户部侍郎(《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五年,出知平江府(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一)。光宗绍熙间知遂宁府、建宁府(《攻愧集》卷三六、四○)。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绍兴府。四年,知隆兴府(《南宋制抚年表》上)。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单夔,字虞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道七年为大理正兼权度支郎官。八年知湖州,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淳熙四年为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五年以徽猷阁待制知苏州。翌年,提举太平兴国宫。绍熙初知夔州。后历显谟阁待制、知绍兴府,移知隆兴府,庆元六年罢。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二之二○、食货二一之一一、食货三一之二○、选举三○之二六、礼一五之六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上及本书所收《夔州州学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