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通函  拼音:tōng hán
1.互通信函。如:「他与笔友通函两年,终于决定见面。」
2.普遍通知的函件。如:「乡公所发了通函,要乡民配合新措施。」
《國語辭典》:以微知著  拼音:yǐ wéi zhī zhù
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相及发展趋势。汉。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國語辭典》:通知书(通知書)  拼音:tōng zhī shū
通知的文件。如:「开会通知书」、「入学通知书」。
《漢語大詞典》:盐知事(鹽知事)
“盐运司知事”的简称。盐运司的属官,分辖某一地区的盐场。又称盐场知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那后生道:‘他捐了个盐知事,到两 淮 候补去了。’”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漢語大詞典》:须知单状(須知單狀)
旧时官府记录须知事物的字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登闻鼓:“今登闻鼓院,初供职吏,具须知单状,称:‘本院元管鼓一面,在 东京 宣德门 外,被太学生 陈东 等击碎,不曾搬取前来。’”
《国语辞典》:官止神行  拼音:guān zhǐ shén xíng
官能活动已停止,而精神却仍能感知事物。语本《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后用以形容技巧纯熟,或对某事物有透澈的了解,能从心所欲。如:「他打字的速度非常快,对键盘熟悉的程度,已经到了官止神行的地步。」
《国语辞典》:慷慨仗义(慷慨仗义)  拼音:kāng kǎi zhàng yì
意气昂扬,秉持公理正义。《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难道你这般汉子,世间就没个慷慨仗义的人周济你的?」明。莫如忠〈故浙江按察司知事王屋张公墓志铭〉:「里中有不平事,慷慨仗义直之,不得,则或终夜咄咄忘寐。」
《国语辞典》:买咸鱼放生(买咸鱼放生)  拼音:mǎi xián yú fàng shēng
(歇后语)不知死活。比喻明知事情对自己不利,仍继续去做。如:「你这么做,真是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
《国语辞典》:洞烛机先(洞烛机先)  拼音:dòng zhú jī xiān
预先察知事情的发展、徵兆,了解契机所在。如:「多亏研发部门洞烛机先,预先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公司的财务状况才得以转危为安。」
《国语辞典》:见微知萌(见微知萌)  拼音:jiàn wéi zhī méng
看到事情初始的一点迹象,就能预知事情将来的发展。如:「他向来见微知萌,神机妙算。」
《漢語大詞典》:见时知几(見時知幾)
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知事
【佛学大辞典】
(职位)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禅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为东班,称此等僧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稽其佛世,饮光位众于灵鹫,身子涖事于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證应真。其念身不牢固,请为僧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