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实不相瞒(实不相瞒)  拼音:shí bù xiāng mán
开诚布公,不欺骗隐瞒任何实际情形。《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实不相瞒,在此选书,东家包我几个月,有几两银子束修,我还要留著些用。」《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国语辞典》:唬鬼瞒神(唬鬼瞒神)  拼音:hǔ guǐ mán shén
欺瞒鬼神。比喻欺上瞒下。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岂不闻湛湛青天不可欺,据著你这所为,来这里唬鬼瞒神,做的个藏头露尾。」
分类:欺瞒鬼神
《国语辞典》:瞒天讨价,就地还钱(瞒天讨价,就地还钱)  拼音:mán tiān tǎo jià,jiù dì huán qián
卖方讨价过高,顾客以极低的价钱还价。《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个正合著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说二三十两!」
《国语辞典》:掩瞒(掩瞒)  拼音:yǎn mán
隐瞒事实,不使人知。如:「大家都已经知道他和女友分手了,还有什么好掩瞒呢?」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二六:「沿海之官兵差役,无不耳而目之,设有接济,断难掩瞒。」
《国语辞典》:瞒报(瞒报)  拼音:mán bào
大陆地区指隐瞒不报。如:「据实證明,不得瞒报。」
《国语辞典》:瞒货(瞒货)  拼音:mán huò
不起眼的货色。《金瓶梅》第七三回:「你我本等是瞒货,应不上他的心,随他说去罢了!」
分类:货色
《国语辞典》:瞒骗(瞒骗)  拼音:mán piàn
隐瞒欺骗。如:「原来丽姨一直都在瞒骗她女儿。」
《国语辞典》:瞒亲(瞒亲)  拼音:mán qīn
欺瞒亲长。《红楼梦》第六八回:「就告琏二爷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倚势。」
分类:欺瞒亲长
《国语辞典》:不瞒你说(不瞒你说)  拼音:bù mán nǐ shuō
坦白的跟对方说明。《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不瞒你说:你说我为什么改的洋装?只因为中国衣裳实在穿不起。」
分类:坦白说明
《国语辞典》:瞒眼画(瞒眼画)  拼音:mán yǎn huà
一种绘画技巧。运用短缩法和透视法,将景物仔细描绘至逼真的效果,是幻影主义技法之一。
《国语辞典》:瞒魍魉(瞒魍魉)  拼音:mán wǎng liǎng
魍魉,鬼怪。瞒魍魉指欺骗鬼神。《水浒传》第二一回:「你这般道儿,只好瞒魍魉!老娘手里说不过去。」
《国语辞典》:瞒瞒然(瞒瞒然)  拼音:mán mán rán
闭著眼睛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
分类:眼睛
《漢語大詞典》:过瞒(過瞞)
亦作“ 过谩 ”。 骗过;瞒过。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三娘子背着庄院,把嫂嫂过谩,分釵股与了一半。”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开花仙藏擫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諕得过谁?”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两员将各自寻门路,整彪躯轮巨毒,虚里着实,实里着虚,廝过瞒各自依法度。”
《國語辭典》:抵死瞒生(抵死瞞生)  拼音:dǐ sǐ mán shēng
用尽心思。《孤本元明杂剧。庞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著脱身利己的机谋,正中这抵死瞒生的手策。」也作「抵死漫生」、「抵死谩生」。
《國語辭典》:抵死漫生  拼音:dǐ sǐ mán shēng
用尽心思。宋。向滈〈西江月。抵死漫生要见〉词:「抵死漫生要见,偷安觅便求欢。」也作「抵死瞒生」、「抵死谩生」。
《漢語大詞典》:撺瞒(攛瞞)
隐瞒,哄骗。《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天不着风儿晴不的,人不着谎儿成不的,他不齐攛瞒着,你家肯要他?”《金瓶梅词话》第九四回:“被 薛嫂 攛瞒,把我卖了二十五两银子,卖在这里供筵习唱,接客迎人。”
分類:隐瞒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