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定睛细看(定睛细看)  拼音:dìng jīng xì kàn
集中视线、仔细注意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定睛细看,只见那红东西底下钻出一个人,把那人行李拿了,又钻了下去。」《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定睛细看,那马上的人,也是西装,手里拿著根棍子。」
《国语辞典》:定性睁睛(定性睁睛)  拼音:dìng xìng zhēng jīng
定下心神,睁开眼睛。《西游记》第三一回:「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
《国语辞典》:不长眼睛(不长眼睛)  拼音:bù zhǎng yǎn jīng
不用眼睛看,没注意到。带有斥责的语气。如:「你不长眼睛啊!一路撞过来!」
《国语辞典》:睛球座  拼音:jīng qiú zuò
眼球内前面凹入,以嵌睛球的球形部分,内贮后房水。
分类:眼球凹入
《国语辞典》:溜眼睛  拼音:liū yǎn jing
用眼色来传情示意。《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他听见了,瓜儿多,子儿少;又道是怎么合人擦肩膀,怎么合人溜眼睛。」
《骈字类编》:二睛
琅嬛记南蕃白胡山出猫睛极多且佳古传此山有胡人遍身俱白素无生业惟畜一猫猫死埋于山中久之猫忽见梦焉曰我已活矣不信者可掘观之及掘猫身已化惟得二睛坚滑如珠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验十二时无误与生不异
《骈字类编》:洞睛
后汉书梁冀传冀为人鸢肩豺目洞睛矘眄注洞通也矘目睛直视
《國語辭典》:画龙点睛(畫龍點睛)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南朝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壁上画龙,并为其中二龙点上眼睛,龙便破壁乘云飞去的故事。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梁》。后用以比喻绘画、作文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全体更加生动传神。明。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亦比喻做事能把握要点。《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日安太太吩咐他给岳父母顺斋,原不过说了句『好好儿的弄点吃的』,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
《國語辭典》:火眼金睛  拼音:huǒ yǎn jīn jīng
本指小说中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以比喻深具洞察力,能分辨真伪善恶。如:「他凭著一双经验练就出来的火眼金睛,能鉴定玉器的真伪。」《西游记》第一八回:「看见行者咨牙徕嘴,火眼金睛,磕头毛脸,就是个活雷公相似。」
《漢語大詞典》:鼓眼努睛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漢語大詞典》: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 中国 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蝟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分類:眼睛突出
《漢語大詞典》:横眉毛竖眼睛(横眉毛竪眼睛)
犹言横眉努目。 巴金 《家》二二:“然而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失掉平日的骄傲,他们还是一样地横眉毛竖眼睛在街上找人寻事。”
分類:横眉努目
《骈字类编》:冰睛
王若岩 越裳贡白雉诗 冰睛朝映日,玉羽夜含霜。
《高级汉语词典》:擦亮眼睛  拼音:cā liàng yǎn jīng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分类:擦亮眼睛
《漢語大詞典》:闭塞眼睛捉麻雀(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工作。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熟悉情况,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业,是我们共产党的一切事业的成功的基础之一。‘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家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分類:盲目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