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足轮(足輪)
着地行驶的车轮。宋史·舆服志一:“﹝造指南车﹞其法:用独辕车,车箱外笼上有重构,立木仙人於上,引臂南指。用大小轮九,合齿一百二十。足轮二,高六尺,围一丈八尺。”
《國語辭典》:门槛(門檻)  拼音:mén kǎn
1.门下所设的横木。《红楼梦》第二四回:「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却说白公退至花厅,跨进门槛,只听当中放的一架大自鸣钟,正铛铛的敲了十二下,彷佛像迎接他似的。」也作「门阆儿」、「门坎」、「门槛子」、「门限」。
2.界限。比喻最低标准、最低条件。如:「这件事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人家儿过日子,在京在外是一个理:第一件,里外的这道门槛儿得分得清楚。」
3.喻指财富或地位的阶级。如:「兄弟,喊了你半天,怎么不回话?是不是门槛儿高了,拿我不当一回事了。」
4.方法、窍门。如:「若是懂得门槛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5.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如:「这个人门槛儿很精。」
《漢語大詞典》:跕屣
亦作“ 跕躧 ”。亦作“ 跕蹝 ”。
(1).拖着鞋子,足尖轻轻着地而行。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徧诸侯。”汉书·地理志下:“女子弹弦跕躧,游媚富贵,徧诸侯之后宫。”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跕音蹀足之蹀。躧音屣。’ 臣瓚 曰:‘躡跟为跕,拄指为躧。’躧字与屣同。屣谓小履之无跟者。跕谓轻躡之也。” 清 饶学曙 《估客行》:“弹弦跕蹝市门倚,目成眉语歌儿憨。”
(2).指挟妓冶游。 宋 毛珝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词:“红烛呼卢,黄金买笑。弹丝跕躧 长安 道。” 清 王韬 《拟请建蒋芗泉中丞专祠议》:“ 粤 东风俗强悍,户多游民,学 东府 之呼卢,效 中山 之跕屣,以樗蒲为生活,至淫荡以倾家。”
《漢語大詞典》:肘膝
以肘和膝着地。谓俯伏跪拜,表示畏服。《封神演义》第二回:“今奉詔问罪,则当肘膝辕门,尚敢巧语支吾,持兵贯甲,以骋其强暴哉!”
《漢語大詞典》:顺趋(順趨)
谓顺着地势而流赴某处。《梁书·诸夷传·干陁利国》:“百川洋溢,周回屈曲,顺趋大海。”
分類:着地地势
《漢語大詞典》:趾趾
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解三娘》:“顷之又来,羣从者皆闻履声趾趾然。”
《國語辭典》:门坎(門坎)  拼音:mén kǎn
门下所设的横木。也作「门槛」。
《漢語大詞典》:跽坐
两膝着地,臂部坐在小腿肚上。 刘亚洲 《秦宫月》一:“ 嬴政 在几案后面跽坐下来。”
《漢語大詞典》:踦跛
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周铁墩传》:“余素不耐观剧,然不厌观 申氏 家剧。每坐间,輒自提掇,毋踦跛,毋弇鄙,毋轻薄。”
《國語辭典》:屹蹬蹬  拼音:yì dèng dèng
拟声词。形容马蹄声。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则你那疋马屹蹬蹬的践路途,我独自个气丕丕归庄院。」也作「矻蹬蹬」、「圪登登」、「圪蹬蹬」。
《國語辭典》:震天动地(震天動地)  拼音:zhèn tiān dòng dì
形容气势壮盛浩大,撼动天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涛涌波襄,雷渀电泄,震天动地。」也作「天震地骇」、「震天骇地」。
《國語辭典》:五体投地(五體投地)  拼音:wǔ tǐ tóu dì
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礼以敬三宝。《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后比喻非常钦佩。《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安龙媒对你这样的天人,只有五体投地了。」《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國語辭典》:塔墩  拼音:tǎ dūn
跌坐在地上。如:「那汉子手起一拳,将对方打了个塔墩。」
分類:着地
《漢語大詞典》:四铺子着地(四鋪子着地)
(1).指胳膊与腿全部着地。形容摔得实在。《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 素姐 跑到跟前,揪着头髮,往床底下一拉,把个 狄希陈 拉的四铺子着地,哼的一声,象倒了堵墻的一般。”亦作“ 四脯着地 ”。
(2).形容事情彻底。《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奴与他虽是露水夫妻,他与奴説山盟,言海誓,情深意厚,实指望和他同谐到老!谁知天不从人愿,一旦他先死了,撇得奴四脯着地。”
《漢語大詞典》:四脯着地
见“ 四铺子着地 ”。
《國語辭典》:跳房子  拼音:tiào fáng zi
一种儿童游戏。在地上画若干方格,排列成十字形或方形,游戏者以单脚著地,沿地面跳踢瓦片或石头,依次序经过各格,跳毕就可以占一间房子,不让人经过。当全数格子占满后,以占得多的为胜。也称为「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