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齐州章丘人,字文叔。李清照父。早年用意经学。神宗熙宁间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通判广信军。历任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京东提点刑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罢职,崇宁元年入元祐党籍。约卒于崇宁四年,年六十一。工词章,论文主“诚”。有《洛阳名园记》。
全宋诗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属山东)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调冀州司户参军、郓州教授。入补太学录,转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哲宗绍圣中,通判广信军。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出提点京东刑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一。有诗文四十五卷(《后村诗话》续集卷三),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二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时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留意经学,著《礼记精义》十六卷。熙宁九年登进士,调济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编元祐章奏,累官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工词章,著有《洛阳名园记》一卷(存)、《永洛城记》一卷、《史传辨志》五卷。见《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宋史》卷二○二、二○五及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10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无咎,号济北,自号归来子。晁端友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十七岁随父至杭州,著《七述》以谒苏轼,轼自叹不如,由是知名。哲宗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佐郎。绍圣初坐元祐党籍,谪监处州、信州酒税。徽宗朝,历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密、果州,主管鸿庆宫。大观末出党籍,知达州、泗州。工书画、诗词,文章凌丽奇卓,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琴趣外篇》。
全宋诗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为著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为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晁补之(1053-1110)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全宋文·卷二七一一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元丰二年第进士。初授澶州司户参军,转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五年,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出知齐州。绍圣中,坐党籍贬监信州酒税。徽宗立,召复著作佐郎,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后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崇宁间,蔡京为相,补之辞官还家,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大观四年,「党论」平,受召出知达州,旋改知泗州。寻卒,年五十八。补之工诗文,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七十卷、《琴趣外篇》六卷传世。见张耒《柯山集》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子进。吕希绩弟。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劾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
全宋诗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公著第三子(《金石萃编》卷一四四)。第进士,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宗正、太常、秘书丞,迁著作郎,以父讳不拜。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拜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中章惇为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公著追贬,希纯亦累贬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还为待制、知瀛州。崇宁初入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徙居京师。公著第三子。登第,元祐元年为太常博士。历宗正、太常、秘书丞,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元祐八年六月,拜起居舍人、同修国史。章惇既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父追贬,以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居金州。元符二年,责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还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吴伯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四一
吴伯举,字天用,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元丰末知秀州崇德县,绍圣中为太学博士,迁校书郎。元符初除著作佐郎、充国史编修官,迁起居郎。建中靖国、崇宁初,以朝奉郎、直秘阁知苏州。为蔡京所喜,三迁为中书舍人;又以迕蔡京而落职扬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八、五一九,《吴郡志》卷一一、一二,沈括《长兴集》卷一二,《挥麈后录》卷一一,《曲洧旧闻》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安军人,字才叔。哲宗元祐间进士。绍圣时,通判汉州。徽宗召擢右正言。数上封事,谓不必尽复神宗旧法,以司马光、吕公著为贤,又荐苏轼、苏辙可用。出通判陈州。在蜀与蔡京相善,及京还朝,欲引为己用,不肯往,京大恨,后列诸党籍。编管虢州,徙鼎、象州。久之复旧官。卒年五十七。追谥节悯。
全宋诗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清光绪《广安州新志》卷二三),调成都观察推官。绍圣中通判汉州。四年(一○九七),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坐折简别邹浩免。徽宗即位,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出通判陈州。崇宁二年(一一○三),以忤蔡京入党籍,除名勒停编管鼎州,八年,移象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七、八)。久之,复故官。卒年五十七。谥节悯(清咸丰《广安州志》卷四)。《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六五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元祐六年进士高第,调成都观察推官,为太学《春秋》博士。绍圣时通判汉州,四年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字。徽宗召对,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言论深切,颇忤旨,出判陈州。蔡京欲引为己用,不肯往,京大恨,遂列诸党籍,编管虢州,再徙鼎州、象州。久之,复故官。卒,年五十七。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6—1115 【介绍】: 宋常州武进人,字仁仲。徽宗崇宁二年进士第一。授宣议郎,历中书舍人、给事中,迁礼部侍郎。请补郡,以显谟阁待制知平江,改陈州,为政以宽闻。因拒内侍石焘传诏索瑞香花,被疏罢。复以礼部召,转吏部。官至通议大夫。
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霍端友(一○六六——一一一五),字仁仲,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崇宁初策进士第一,授宣义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大观初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二年,除给事中,擢吏部侍郎,出知陈州。政和中召还,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徙吏部。五年被疾而卒,年五十。为文多散佚,有《外制》五卷。见孙觌《宋故通议大夫守吏部侍郎致仕赠宣奉大夫霍公行状》(《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寿州寿春人,字蒙亨。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同州教授,累官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郓州。徽宗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次年为中书侍郎。宣和六年,除太宰兼门下侍郎。时燕山告急,恬不为虑。钦宗即位,李纲荐时中守卫京师,怒辞。罢为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御史劾其孱儒不才,落职。寻卒于镇江。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白时中(?——一一二七),字蒙亨,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绍圣中累官太学博士,除正字,迁秘书郎。进吏部侍郎,同知贡举。降知郓州,复召为刑部尚书。政和中历翰林学士、承旨,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迁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重和元年,进门下侍郎。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庆国。靖康元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寻知寿春府。建炎元年卒于镇江。编有《政和新修御试贡士敕令格式》一百五十九卷、《政和新修贡士敕令格式》五十一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八,《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职官五四之一一、选举一之一三、刑法三之六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五
王时雍(?——一一二七),字朝美,陵井监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元符进士。宣和二年通判河中军府事,三年除京东西路提刑,为秘书少监。靖康间为户部侍郎、开封府尹,金军围汴,与百官拥立张邦昌,为吏部尚书,领尚书门下省事、权知枢密院事。高宗即位,责提举成都府玉局观,贬黄州安置,徙高州。建炎元年九月诛。见《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二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四、五、六、九,《宋史》卷二二、二四、三五三、三五七,《南宋书》卷一二,《昙延法师碑铭》(《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八),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叔用,一字用道。晁补之从弟。少有才华,受知于陈师道、吕本中。为《江西诗社宗派图》二十五人之一。哲宗绍圣初入元祐党籍,隐居具茨山下,屡拒荐举。有《具茨集》。
全宋诗
晁冲之,字叔用,一作用道,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说之、补之从弟。晁氏以文学世家,冲一未中第。哲宗绍圣党事起,说之、补之俱罹党籍,冲之独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约卒于宋南渡时,官终承务郎。有《晁具茨先生诗集》,吕本中以之列入《江西诗派图》。事见俞汝砺撰《晁具茨先生诗集序》。 晁冲之诗,以清乾隆刊《晁具茨先生诗集。十五卷为底本,校以明永乐抄一卷本(简称永乐本,藏山东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刊晁氏宝文堂本(简称宝文堂本,藏北京图书馆),《丛书集成》本(简称丛书本,系据《海山仙馆丛书》排印)。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何志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七九
何志同(?——一一三三),字彦时,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执中子。元祐六年进士及第,调钱塘尉,迁合肥丞。徽宗时,入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知颍昌府。靖康之难,首倡大义勤王。除延康殿学士,知应天府,改知婺州。仕至刑、兵、吏部尚书。建炎元年,坐弃颍昌夺职。四年,再降充集英殿修撰。稍起,复徽猷阁待制。绍兴三年卒。见《端明尚书何公墓表》(《絜斋集》卷一七),《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一○、三四、六二,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一七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熙载,字彦为,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重和元年(一一一八),由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除兼侍讲,迁中大夫、尚书左丞。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迁中书侍郎;三年,以资政殿学士出知亳州(《宋史》卷二一二)。复召为中书侍郎(《挥麈后录》卷四)。后提举洞霄宫,起知福州,再领宫祠,卒,年四十九。事见《东都事略》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4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公巽。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拜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增辟园池,黜守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高宗建炎改元,上疏乞请减上供数额。绍兴二年,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好古博雅,工画及篆籀,有《忠惠集》。门人私谥忠惠。
全宋诗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丹阳(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为侍亲不仕。亲丧服阕,除议礼局编修官。徽宗召对,除秘书郎。大观元年(一一○七),除著作佐郎。二年,迁起居郎。政和三年(一一一三),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出知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这`高宗绍兴初,除翰林学士承旨,寻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谥忠惠。著有《忠惠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忠惠集》附录《孙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铭》,《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七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二○五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除中书舍人。出知襄州,移知济州,复知唐州,以谢章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出守宣州,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徙密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忤秦桧,罢去。绍兴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卒于平江府常熟县寓所,享年六十有六。所著有《忠惠集》三十卷、《东汉通史》五十卷、《圃学》五卷、《人物志》五卷、《广闻》三卷。事见《翟氏公巽埋铭》(《忠惠集》附录),《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34 【介绍】: 宋中山阳曲人,字履道,号初寮。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政和中,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迁左丞。五年,授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骄横跋扈,安中不能制,曲意奉之。召还,为大名府尹。钦宗靖康初,为言者所劾,累贬象州安置。善属文,尤工四六。有《初寮集》。
全宋诗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集》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疏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主联金攻辽,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除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为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因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授庆远军节度使、燕山府路宣抚使,与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召还,除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为言者所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累贬象州安置。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四年,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事迹又见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集》卷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
郭孝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次仲。徽宗政和间进士。高宗绍兴初历礼部员外郎,广东、广西提点刑狱公事。十年以司封郎中为起居舍人、权工部侍郎。时秦桧与金约议和,以孝友同舍生,冀其助己,乃私访之,孝友曰:“议和本非至计,因遂销兵,如后患何!”桧不怿。寻卒,诏除敷文阁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三四○五
郭孝友(?——一一四○),字次仲,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绍兴初为礼部员外郎,五年提点广东刑狱公事,移广西。后以尚书司封郎中为起居舍人。十年十二月,权尚书工部侍郎,俄卒,诏除敷文阁待制致仕。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八六、一三八,《南宋馆阁录》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6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季申。富弼孙。少敏悟,有才名。以父任补官。钦宗靖康初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四年,累迁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改同知院事。为吕熙浩、秦桧所忌,数月罢。后知衢州,坐事落职奉祠,徜徉山泽,放意吟咏,与苏迟、叶梦得诸人交游。
全宋诗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洛阳(今属河南)人。弼孙。钦宗靖康初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授著作佐郎。三年,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右谏议大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五)。四年,迁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改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秦桧所忌,数月即罢,提举临安洞霄宫。起知衢州。十二年,坐事落职(同上书卷一四四)。二十六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五),年七十三(参《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六期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宋史》卷三七五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四○二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富弼之孙,富绍庭之子。以父任补官,靖康初召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初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右谏议大夫,出知鼎州。四年,入为给事中,迁御史中丞,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浩、秦桧所忌,遂罢,以本官奉祠。八年,起知衢州,罢,又知泉州,复以失入死罪落职奉祠。后复端明殿学士。绍兴二十六年卒于建州,年七十三。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四、一七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王兆鹏《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