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宗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宗之正法眼也。无尽灯论上曰:「雪峰真觉大师,绝世宗眼。」大藏一览十有宗眼品。
鬼眼睛
【佛学大辞典】
(杂语)妖怪之眼睛。以譬非正见。碧严第五则著语曰:「山僧从来不弄鬼眼。」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迦毗罗城,为长者说大神咒,治其眼病。
通身手眼
【佛学大辞典】
(公案)犹云浑身是手浑身是眼也。五灯会元曰:「道吾问云岩昙晟禅师曰: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山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么生会?吾曰:遍身是手眼。师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吾曰:师兄作么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顶门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著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清净法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的法眼。法眼是五眼之一。
净天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
净天眼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参见:三昧)
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净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又】(人名)王子之名。(参见:净藏净眼)
【佛学常见辞汇】
清净的法眼。
净眼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心观梵释诸天之净身名为净眼三昧。大日经疏曰:「于梵释诸尊解脱身一心不乱,名彼天净眼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一心观想梵释诸天的清净身体,叫做净眼三昧。
净藏净眼
【佛学大辞典】
(人名)出于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中,因缘谈中之人。过去世,光明庄严国有王,云妙庄严。邪见炽盛,不信佛法。二子,净藏,净眼,夙信佛法,得神力怜悯父王之邪见,为之演种种奇瑞,遂令父王翻心至佛所,得法华利益。
【佛学大辞典】
(杂名)梵语斫刍。又作斫气刍Caks!u,义林章三本曰:「梵云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行尽见诸色故,名行尽。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译。」华严大疏五曰:「照瞩为眼。」
【三藏法数】
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眼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入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入之一。(参见:十二入)
【三藏法数】
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三藏法数】
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十二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二处同。(参见:三科)
【佛学常见辞汇】
即六根与六尘。与十二处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次五阴而办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大圣教门,开色为十,心但为二。合为十二也。」通称入者,入以涉入为义。根尘相对,则有识生。识依根尘,仍为能入,根尘即是所入。今此十二,从所入受名,故通名入。但此十二入有内六入外六入之分。
┌一、眼┐
│二、耳│
┌内六入┤三、鼻├如五蕴所释
│   │四、舌│
│   │五、身┘
十二入┤   └六、意……即是识蕴
│   ┌七、色┐
│   │八、声│
└外六入┤   ├如五蕴所释
│九、香│
│十、味┘
│十一、触……诸大种及一分触
└十二、法……即受想行蕴无表色并无为
(虚空非择灭择灭真如)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眼入〕,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对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对味,即能尝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对法,即能分别于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八、声入〕,谓一切可闻之声,而对于耳,是名声入。
〔九、香入〕,谓一切可嗅之香,而对于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谓一切可尝之味,而对于舌,是名味入。
〔十一、触入〕,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十二、法入〕,谓一切可分别之法,而对于意,是名法入。
【三藏法数】
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眼目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圆觉经曰:「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文句记十上曰:「以一乘妙行为眼目。」
【俗语佛源】
表示某一事物的要点,主要部分。《圆觉经》卷下:「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又宋代智昭著有《人天眼目》,集禅宗诸家要义。后用眼目表示多种涵义:一、表示眼界或眼力,借指见识的深广度,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如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经世纪年」:「取《通鉴》中言论之精确者表而出之……去取甚严,可以见前辈读书眼目之高。」二、指眼睛,如:强烈的灯光眩人眼目。三、指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禹振声)
眼目异名
【佛学大辞典】
(譬喻)名虽异,其实同,譬之眼目,名异其实同也。俱舍光记一曰:「一切与诸,眼目异名。」同二十曰:「性之与体,眼目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