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运眩(運眩)
眼花。谓看东西模糊不清。运,通“ 晕 ”。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 商 敦 周 彝……陈列 天禄 石渠 间,人见之者,双目輒运眩。”
《漢語大詞典》:眼碜(眼磣)
眼花;目光迷乱。 唐 张鷟 游仙窟:“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惊;见儻閬之门庭,看看眼磣。”
《漢語大詞典》:盲眇
眼花;眼瞎。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今 颜渊 用目望远,望远目睛不任,宜盲眇,髮白齿落,非其致也。”
分類:眼花
《國語辭典》:耀眼  拼音:yào yǎn
光线强烈,使人目眩。如:「耀眼的阳光,照射在金黄色的稻穗上,预示了丰收的喜悦。」
《國語辭典》:昏聩(昏聵)  拼音:hūn kuì
1.眼花耳聋,神智昏乱。《辽史。卷九九。萧挞不也传》:「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聩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愚昧糊涂,不明事理。《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昏聩之官,不能觉察。」也作「昏瞆」、「昏愦」。
《漢語大詞典》:瞀眩
眼花头晕;迷糊。 宋 王安石 《与章参政书》:“某外尸荣禄,幸可以小愒,而痞喘稍瘳,即苦瞀眩。”明史·儒林传一·王敬臣:“老得瞀眩疾,则卧於榻下,夜不解衣,微闻謦欬声,即跃起问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然昏厥瞀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
《漢語大詞典》:瞀病
眼花目眩的病症。庄子·徐无鬼:“予少而自游於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 成玄英 疏:“瞀病,谓风眩冒乱也。” 宋 陆游 《谢夔路监司列荐启》:“某久婴瞀病,见谓散材。”
《漢語大詞典》:闪眼(閃眼)
(1).睁眼。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他哭着闪眼一看,早见一男一女拜倒在灵前。”
(2).眨眼。 巴金 《家》二一:“她抬起头,不闪眼地把他望了一些时候。”亦形容时间短促。《廿载繁华梦》第二三回:“不料姓 周 的闪眼间将文七点卸下去,再闪一个八点红一色出来,活是一对儿。”
(3).犹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 周立波 《盖满爹》:“家家屋檐上,凌杠子有一两尺长,太阳一出,放出灿烂的、闪眼的光辉。”
《漢語大詞典》:焕目
犹耀眼。谓光芒映射,使人眼花。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元参政香饭:“某病中梦至一所,金碧焕目,空间罗列瓮器甚多。”
《国语辞典》:差眼  拼音:chà yǎn
北平方言。牲口一时眼花,误以为看见危险事物而惊慌。如:「那匹马忽然差眼了,死命的往前飞跑。」
《漢語大詞典》:眊瞆
亦作“ 眊聵 ”。 眼花耳聋。新唐书·元稹传:“比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不疾废眊瞶,即休戎罢帅者处之。”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於师傅之官,非眊聵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 胡三省 注:“眊,目昏也;聵,耳聋也。”
分類:眼花耳聋
《高级汉语词典》:瞆眩
眼花头昏
《漢語大詞典》:聩眊(聵眊)
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羣情之共弃,而臣聵眊,初罔闻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惧。”
《漢語大詞典》:眩目惊心(眩目驚心)
使人眼花心惊。 宋 刘从乂 《重修文宣王庙记》:“增华崇丽,眩目惊心。”
《漢語大詞典》:眩顿(眩頓)
眼花体乏。 清 龚炜 巢林笔谈·赴考:“抵 济寧 ,舍舟从陆,气益蒸炎,弱不受秽。至 东平 ,渐渐眩顿,见食欲呕矣。”
分類: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