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瞋目
慧眼
目睫
一眼
星眸
鱼眼
花眼
举眼
怒目
瞪目
张目
丧明
瞳子
刮眼
媚眼
《國語辭典》:瞋目  拼音:chēn mù
瞪大眼睛怒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张飞听了,瞋目大叱。」
《國語辭典》:慧眼  拼音:huì yǎn
1.佛教用语。指能照见一切现象皆空的眼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有慧眼否?如是也善!如来有慧眼。」
2.敏锐的眼力。如:「慧眼识英雄」。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漢語大詞典》:目睫
(1).见“ 目不见睫 ”。
(2).眼睛和睫毛。两者距离极近,因喻近处或近时。 宋 司马光 《四言铭繫述》:“夫察目睫者不能见百步,瞻百步者亦不能见目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虽丘山之鉅、目睫之近,有蔽不自知者。”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转庵和尚:“今 大清 恢復 闽 越 ,事业已成, 吴王 之败在於目睫。”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虽小品文之危机临于目睫,亦不思动矣。”
《國語辭典》:一眼  拼音:yī yǎn
1.急忙中的看视。《红楼梦》第六三回:「这里宝玉梳洗了,正吃茶,忽然一眼看见砚台底下压著一张纸。」
2.粗略的观看。《儒林外史》第二回:「一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
3.井、泉、洞、窟一口或一个。唐。顾况 送李山人还玉溪诗:「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远远的是一眼井。」
4.房一间。《水浒传》第七四回:「只有两眼房,空著一眼。」
《國語辭典》:星眸  拼音:xīng móu
形容美丽的眼晴如星星般光亮。唐。章孝标 诗:「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星眸与秋水争光,素脸共春桃花斗艳。」
《國語辭典》:鱼眼(魚眼)  拼音:yú yǎn
1.鱼的眼睛。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2.沸汤的形状,起小泡沫如鱼眼。唐。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漢語大詞典》:花眼
(1).花蕊。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唐 施肩吾 《赠友人下第闲句》诗:“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緑带烟锄。”
(2).明媚的眼睛。《水浒后传》第四回:“一双花眼浑如点漆,两道柳眉曲似春山。”
(3).犹媚眼。《西游补》第五回:“有一宫中女娃叫做 楚骚 ,千般百样惹动丈夫……临去,只把眼儿乱转。丈夫也做个花眼送他。”参见“ 媚眼 ”。
(4).远视眼的俗称。也称老花眼。
《國語辭典》:媚眼  拼音:mèi yǎn
娇媚动人的眼睛。隋。卢思道〈后园宴〉诗:「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
《國語辭典》:举眼(舉眼)  拼音:jǔ yǎn
抬眼看。唐。白居易 登龙尾道南望怀庐山旧隐诗:「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举眼一看,见前面山上蹲著一个异兽。」
《國語辭典》:怒目  拼音:nù mù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怒目道:『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聊斋志异。卷八。梦狼》:「俄有两金甲猛士怒目入,出黑索索甲。」
《國語辭典》:瞪目  拼音:dèng mù
怀著怒意睁大眼睛看人。《三国演义》第四回:「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君非汝臣,何反之有?』」
《國語辭典》:张目(張目)  拼音:zhāng mù
1.睁大眼睛,怒目而视。《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馀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
2.因言行受他人赞同而声势更壮。
《國語辭典》:丧明(喪明)  拼音:sàng míng
眼睛失明。《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
《國語辭典》:瞳子  拼音:tóng zǐ
瞳孔。《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漢語大詞典》:刮眼
(1).犹刮目。擦拭眼睛。谓看得真切。 唐 韩愈 《过襄城》诗:“ 郾城 辞罢过 襄城 , 潁水 嵩山 刮眼明。” 宋 苏舜钦 《清轩》诗:“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禪扃。”
(2).犹刮目。擦拭眼睛。喻亲切热情地待人。 宋 陆游 《赠刘改之秀才》诗:“ 放翁 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
《國語辭典》:媚眼  拼音:mèi yǎn
娇媚动人的眼睛。隋。卢思道〈后园宴〉诗:「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