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眼睛  拼音:yǎn jīng
动物身上观察外物的视觉器官。《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坑里偷眼看老虎走过几里,到那山顶上,还把两只通红的眼睛转过身来望。」
《漢語大詞典》:瞻瞩(瞻矚)
(1).观看;注视;看视。《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一》:“落日出前门,瞻瞩见 子度 。”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卷二:“ 孙奭 尚书侍经筵,上或左右瞻瞩,或足敲踏牀,则拱立不讲。以此 奭 每读书,则体貌益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褐衣人曰:‘有一佳境,暂往瞻瞩,亦足破闷。’” 苏曼殊 《非梦记》:“生瞥见一青衣,面容动静,酷似 芸香 ,殷勤瞻瞩,问其名居,不告。”
(2).指眼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子猷 诣 谢万 , 林公 先在座,瞻瞩甚高。”
《漢語大詞典》:鹰眼(鷹眼)
(1).鹰的目光。 唐 王维 《观猎》诗:“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 张祜 《和杜舍人题华清宫三十韵》:“马头开夜照,鹰眼利星芒。”
(2).比喻凶横的眼光。 清 黄遵宪 《旋军歌》:“鷲翼横騫鹰眼恶,变作旄头落。”
《漢語大詞典》:眼识(眼識)
(1).佛教语。谓眼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眼识无明,易倾朱紫。”
(2).眼光;见识。 黄中黄 《孙逸仙》:“ 李 ( 李鸿章 )无理议之信念,復无观察大局之眼识。”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然萌芽时代,岂能以今日我辈数千年后之眼识訾议之耶?”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五:“ 吴稚晖 的眼识的确精明,他于风尘中发现俊士。”
《漢語大詞典》:双刀(雙刀)
(1).两把刀。晋书·四夷传·林邑国:“﹝ 范文 ﹞尝牧牛涧中,获二鲤鱼,化成铁,用以为刀。刀成,乃对大石嶂而呪之曰:‘鲤鱼变化,冶成双刀,石嶂破者,是有神灵。’”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荆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龙竞双刀之势,步骑陈四分之威。”宋史·李显忠传:“ 夏 人以铁鷂子军来, 显忠 以所部拒之,驰挥双刀,所向披靡, 夏 兵大溃。”
(2).比喻两道锐利的眼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3).比喻两种手段。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第三章:“像这样一硬一软的双刀并用,所谓‘怀之以德惠,震之以刑威’,这在当时的 清 廷想来也一定煞费了一番苦心的。”
《國語辭典》:眼神  拼音:yǎn shén
1.眼睛的神态。如:「瞧他的眼神似乎是不高兴的样子。」
2.北方方言。眼力。
《國語辭典》:眼神  拼音:yǎn shen
北方方言。眼色。如:「他频频向我使眼神,好像在暗示些什么!」
《漢語大詞典》:眼芒
眼光;视线。 清 黄景仁 《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秋高江馆寒生稜,眼芒忽触瑶光星。” 清 黄景仁 《十四夜赵舍人秉渊招集酒后偕步灯市》诗:“眼芒旋落酒晕奇,谈綺烘成烛花巧。”
分類:眼光视线
《漢語大詞典》:衡纩(衡纊)
比喻势利的眼光。语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騖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纊。衡所以揣其轻重,纊所以属其鼻息。” 张铣 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緜量气之麤细。”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錙銖,看人衡纊。”
分類:势利眼光
《國語辭典》:光波  拼音:guāng bō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若针对光的波动性质作考量时,即称为「光波」。
《國語辭典》:金波  拼音:jīn bō
1.月光。亦指月。《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宋。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词:「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2.映著月光的金色水波。南朝梁。武帝〈如炎〉诗:「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
3.酒。形容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故称为「金波」。元。张养浩〈普天乐。画船开套〉:「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
《漢語大詞典》:远目(遠目)
(1).远望。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闲情閲古今。” 宋 张先 《忆秦娥》词:“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明 李东阳 《放船》诗:“清暉散宿靄,远目增春明。”
(2).远大的眼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哀亡友辞:“炳旧史之远目兮,飫六经之正味。”
《國語辭典》:冷眼  拼音:lěng yǎn
1.冷静、客观的眼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娘如此口强!须是捉破了他,方得住绝。我再冷眼张他则个。」《红楼梦》第七八回:「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
2.冷淡、轻视的眼光。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正是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五出:「你宁可将我来埋冤,莫将我爹娘冷眼看。」
3.衰退的视力。宋。陈师道〈答晁以道〉诗:「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
《國語辭典》:眼力  拼音:yǎn lì
1.眼睛看东西的能力。唐。刘禹锡〈閒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诗:「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2.识见。《西游记》第二七回:「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红楼梦》第三二回:「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國語辭典》:过目(過目)  拼音:guò mù
阅读,看一遍。《文明小史》第一回:「说著便把这本卷子送了过来说:『请太尊过目,再定去取罢!』」
《漢語大詞典》:独照(獨照)
谓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认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元 马臻 《自适》诗:“我心苦用拙,绵绵抱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