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实不妄之心也,又正信无疑之心也。净土真言约之于他力之信心谓之金刚之真心。往生礼赞曰:「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教行信證信卷曰:「金刚不坏之真心。」
【佛学常见辞汇】
真实的心。
【俗语佛源】
「真心」又叫做「本觉真心」、「无分别心」、「清净心」,是不变易的,能现万物。「真心」相对于「妄心」而言。「妄心」是妄生分别的污染之心。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九指出:「参禅观心,主要是熄灭妄心,真心自现。」此说本于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就是说,真心与妄心并不是两个心,息妄即真,一如拨云见日。学佛者重视「观心」的功夫,不会观心,即无从了生脱死。正如《楞严经》所说:「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佛教认为,「真心」是万物的本源。《华严悬谈》卷十九说:「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明代妙叶《念佛直指》卷上指出,学佛者当「向自己不动真心中求」,让心物「打成一片」。亦用「真心」指纯洁善良之心。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四折:「你本是唐朝宫眷,秉真心不染尘缘。」亦指诚心诚意。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是你的真心话,没有一点意气作用么?」(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自性清净之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离虚妄想,故曰真心。
(术语)真实不妄之心也,又正信无疑之心也。净土真言约之于他力之信心谓之金刚之真心。往生礼赞曰:「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教行信證信卷曰:「金刚不坏之真心。」
【佛学常见辞汇】
真实的心。
【俗语佛源】
「真心」又叫做「本觉真心」、「无分别心」、「清净心」,是不变易的,能现万物。「真心」相对于「妄心」而言。「妄心」是妄生分别的污染之心。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九指出:「参禅观心,主要是熄灭妄心,真心自现。」此说本于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就是说,真心与妄心并不是两个心,息妄即真,一如拨云见日。学佛者重视「观心」的功夫,不会观心,即无从了生脱死。正如《楞严经》所说:「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佛教认为,「真心」是万物的本源。《华严悬谈》卷十九说:「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明代妙叶《念佛直指》卷上指出,学佛者当「向自己不动真心中求」,让心物「打成一片」。亦用「真心」指纯洁善良之心。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四折:「你本是唐朝宫眷,秉真心不染尘缘。」亦指诚心诚意。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是你的真心话,没有一点意气作用么?」(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自性清净之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离虚妄想,故曰真心。
十义──水喻真心有十义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三、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初不变异。犹水虽浊,而其净性,则不失也。
〔四、泥澄净现〕,谓众生真如之心,为无明所覆,其体昏昧。若能除去无明之惑,则本然清净之性,自然澄现。犹水之浊,澄去其泥,则净体现矣。
〔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谓众生真如之心,与无明合,则能随诸染缘,变造九界之法,而成本识之用。犹水之遇冷成冰,而有坚硬用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本识,即第八识也。)
〔六、虽成硬用,不失濡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起诸染用,然即事恒真,其不变之性,未始不存。犹水虽成坚硬之用,而其濡性,未尝有失也。
〔七、煖融成濡〕,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而起染用;然无明若尽,则本识还净。犹水之成冰,遇煖而融,濡性自成也。
〔八、随风波动,不改静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无明风,而波浪起灭,然其不生不灭之性,则自然不变,犹水之随风波动,而静性不改也。
〔九、高下流注,不动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不动。犹水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也。
〔十、随器方圆,不失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普遍诸有为法,而自性不失。犹水之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也。
(出宗镜录)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三、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初不变异。犹水虽浊,而其净性,则不失也。
〔四、泥澄净现〕,谓众生真如之心,为无明所覆,其体昏昧。若能除去无明之惑,则本然清净之性,自然澄现。犹水之浊,澄去其泥,则净体现矣。
〔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谓众生真如之心,与无明合,则能随诸染缘,变造九界之法,而成本识之用。犹水之遇冷成冰,而有坚硬用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本识,即第八识也。)
〔六、虽成硬用,不失濡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起诸染用,然即事恒真,其不变之性,未始不存。犹水虽成坚硬之用,而其濡性,未尝有失也。
〔七、煖融成濡〕,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而起染用;然无明若尽,则本识还净。犹水之成冰,遇煖而融,濡性自成也。
〔八、随风波动,不改静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无明风,而波浪起灭,然其不生不灭之性,则自然不变,犹水之随风波动,而静性不改也。
〔九、高下流注,不动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不动。犹水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也。
〔十、随器方圆,不失自性〕,谓众生真如之心,普遍诸有为法,而自性不失。犹水之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