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看死
把人或事看得一成不变。《人民文学》1982年第9期:“眼下这世道,谁也不能把谁看死!”
《漢語大詞典》:略情
把事情看得很随便。 唐 元稹 《莺莺传》:“如或达士略情,捨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託清尘。”
分類:看得随便
《漢語大詞典》:有生于无(有生於無)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老子 认为:“有”为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无”即是看不见的“道”,为万物的本源。“有”由“无”产生。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國語辭典》:众目昭彰(眾目昭彰)  拼音:zhòng mù zhāo zhāng
众人的眼睛都看得很清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在你家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漢語大詞典》:微察秋毫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漢語大詞典》:眼饱肚中饥(眼飽肚中飢)
谓看得见食物,但吃不到。常用以形容空欢喜。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四折:“那 孙 家摆的好席面,只是我 刘封 没造化,单只看的一看,做了眼饱肚中飢哩。”《水浒传》第三二回:“正是眼饱肚中飢, 武行者 酒又发作,恨不得一拳打碎了那桌子。”《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来还是空口説白话,眼饱肚中飢。耳边到説得热哄哄,还不知本在何处,利在那里,便信以为真。”
分類:看得食物
《國語辭典》:想不开(想不開)  拼音:xiǎng bù kāi
不达观。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何必想不开呢?」
《漢語大詞典》:惜财如命
指把钱财看得极重,生活过分地节俭。例如:惜财如命的单身汉孤独生活,同时紧勒裤带继续攒钱。
《国语辞典》:清晰可见(清晰可见)  拼音:qīng xī kě jiàn
非常清楚明显,一眼就看得出来。如:「经过雨水的冲刷,对面山上的景物清晰可见。」
《国语辞典》:看出了神  拼音:kàn chū le shén
形容看得很专心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不提防又走过来一只野鸡,大家看出了神,不知不觉打断话头。」
分类:看得专心
《国语辞典》:历历可见(历历可见)  拼音:lì lì kě jiàn
可以让人看得清清楚楚。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郑邻再生》:「使引之登阶,入朱门。庭下列男女僧道、鸡犬牛羊,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水浒后传》第一○回:「今日阴晦,景色凄凉;若天气晴明,岛屿历历可见,定有好去处,不必忧心。」
《国语辞典》:一览无遗(一览无遗)  拼音:yī lǎn wú yí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如:「登临山顶,俯瞰市区,全景一览无遗。」也作「一览无馀」。
《国语辞典》:好眼力  拼音:hǎo yǎn lì
视力很好,可以看得又远又清楚。也用以赞美人善于观察别人的能力。《红楼梦》第六五回:「我知道了。这人原不差,果然好眼力。」
《国语辞典》:打眼的  拼音:dǎ yǎn de
醒目的、看得到的。如:「妳房间内最打眼的就是妳的书匮。」
分类:醒目看得
《国语辞典》:看呆  拼音:kàn dāi
形容看得出神。《文明小史》第四○回:「钮逢之虽是个维新人讲究天足的,到此也不禁看呆了,钉著脚儿不动。」也作「看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