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浙江会稽人,字媚生。祁彪佳妻。工诗。
闺秀百家词选·锦囊诗馀
商景兰,字眉生,会稽人。明吏部商周祚女,祁忠惠公彪佳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媚生,会稽人。吏部尚书周祚女适都御史山阴祁彪佳
黄其晟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其晟(?—17世纪),原名黄仲晔,字芝仲,号平墅,又号元眉,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其晟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十三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户部观政,本年担任内阁中书,七年任顺天同考,授广东道监察御史,崇祯元年(1628年)巡视东城,又巡青。二年巡视陕西茶马,三年出为江西抚州府知府,四年丁忧归。十年起补南昌府知府,奉旨改名其晟。十六年补任桂林府知府,升广西南宁道副使,任内有德政。永历帝继位,让黄其晟升任工部右侍郎;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他和蔡世承一同出任兵部左侍郎及右侍郎,但未赴官。之后他跟随永历帝到缅甸,被清朝军队抓拿入狱六年,回乡后去世。
颜俊彦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
俊彦,字开眉,桐乡人。崇祯戊辰进士,授广州推官。被劾,再补松江。后弃官归,放浪江湖以终。
维基
颜俊彦(?—17世纪),字开眉或开美,号雪臞,浙江嘉兴府桐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七年(1627年),颜俊彦参加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担任广东广州府推官。当时市舶司官员都会在海外归来的船只掠夺货物,并收受贿赂;他抵任后,拒绝舶商进献的珠塔,遭两广总督熊文灿嘲讽,他回答:「不知道制府喜欢它,我还回了,不可再索取了。」令对方大怒。适逢海盗郑芝龙在广州出没,熊文灿就藉机徵召他抚定;他在郑芝龙举办的宴会不喝酒,又斩杀舞姬,说:「贼臣王敦也不会屈服于石勒,我奉王命而来,怎能被这些东西打动?」郑芝龙感到羞愧,因此受抚,使熊文灿大感懊悔。崇祯三年(1630年)他担任广东乡试主考官,遭议论罢官,到十六年(1643年)复任松江推官,弘光年间与徐葆初、朱日爃、贾必选、陈文显、蔡宸恩、文伯达、吴宪汤、姜绍书、包壮行、史延昙、胡其枝、汪挺、余长弘、沈璇卿、周必强、郑侠如、徐弘道在工部共事,迁任营缮司主事;南京失陷后隐居在菁山,建立菩提精舍修佛学。他在广东时搜罗百多块端砚,隐居后悉数勒在精舍墙壁,号称「砚室」,之后因战乱被毁坏,端砚全部损毁,有著作流传;弟弟颜俊豪擅长诗歌,也出家为僧。

人物简介

简介
许穆(朝鲜语:허목,1595年—1682年4月27日),字文甫、和甫,号眉叟、台领老人,谥号文正。是李氏朝鲜后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及作家、诗人、画家、教育家,礼讼争议时南人党的强硬派及领导人。历官大司成、吏曹判书、大司宪、右议政等。西人党的领导人宋时烈的主要政敌之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邹式金,(1596-1677) ,无锡人。字仲愔,号木石、香眉居士。明清戏曲作家。崇祯十三年进士。历任南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清顺治三年(1646)任泉州知府时,因得罪郑芝龙免职南返。明亡后,在福建参加抗清。清顺治末以僧服归隐故里众香庵。他工古文词,晓通声律,思致艳逸,所制词曲,命侍儿吟唱,时吹箫度之,自己也能唱曲吹箫。作有杂剧《风流》。另著有《香眉亭诗集》、《香眉词录》、《宋遗民录》等著作。
维基
邹式金,字促惮,号木石、香眉居士。直隶无锡(今江苏)人,进士出身。崇祯六年举人,十三年(1640年)进士,工部观政,历官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福建泉州知府等职。曾参与抗清。入清后,隐居众香庵,工画山水。著有杂剧《风流家》,编有《杂剧三集》。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匠先,号眉居,河南南阳人。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官至签都御史,福王时授兵部侍郎。入清授通政司参议,迁大理寺卿,擢户部左侍郎。顺治六年(一六四九)卒。(有《豹陵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宋一贞,字复元、号眉居,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进士出身。宋国华之孙。崇祯六年,乡试中举;崇祯十五年,登进士,授山东沾化县知县,李自成兵至,出走,十七年五月邑人李百杀顺朝所派县令李调鼎,拥护一贞复任,七月降清。清朝入关后,顺治元年,担任云南道试监察御史、云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学瞻,字原眉,朗先子。崇祯己卯举人。两叩九阍,白父冤。奔走燕、兖十馀年,荼苦倍至,遂屏迹公车,自号退庵。著述颇多,而简于吟咏,所见皆悲思厥考之词,足占其至性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78 【介绍】: 清江南溧阳人,字见末,号长眉,别号茧雪。顺治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迁郎中,官至潮州知府。以病归。晚筑西畴草堂,一时碑版撰记,多出其手。有《蒪羹堂集》、《溧诗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4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调杞县,擢吏部文选主事,历太仆丞,阅马近畿。闻李自成破居庸关,驰入京,谒大臣策画战守。大顺军破京师后,投井死。有《君子亭集》。
人物简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维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号浚源、素园。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明末官员、诗人、经学家,甲申之变时自杀殉国,年四十二。南明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赐谥端悯。清雍正年间避讳清世宗改称佳允、佳荫、佳印。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经济方面无所仰赖,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补生员。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著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崇祯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行,守土者且得罪。」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崇祯十年(1637年),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佐理京察。因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科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升迁大理寺评事。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三月十二日,申佳胤行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两个家仆围守著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悯。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悯公传〉、殷岳为其作〈行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公安人。明崇祯七年进士。以给事中降清,累官布政使。顺治间,劝李成栋起兵反清。明桂王朱由榔入广东,以彭年为左都御史。时号彭年等为“五虎”。
维基
袁彭年,字介眉,号特邱,湖广公安(今湖北)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袁彭年与堂兄弟袁祈年同时中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七年(1635年)成进士,历仕崇祯、隆武、永历三朝。永历时官左都御史,与礼部侍郎刘湘客、吏科给事中丁时魁、工科左给事中金堡、户科右给事中蒙正发称“五虎”。袁彭年为“虎头”,“言非虎党不发,事非虎党不成,星岩道上,遂成虎市”。降清后,随佟养甲、李成栋至广东。任广东学政署布政使。曾起草告示称「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随李成栋反清,因功升任左都御史。一次袁彭年同永历帝起争执,出言不逊,帝以“君臣之义”责之,袁顶撞说:“使去年此日惠国(李成栋)以五千铁骑鼓行而西,此日君臣之义安在?”朱由榔气得变了脸色,群臣也为之咋舌,足见其气焰嚣张。顺治七年(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清军再次攻占广州,袁彭年在广东向尚可喜等人投降,献上赃银八百两,得保残生。清廷厌其反覆不定,不予录用。不久病死。
赵维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维旗,字介眉,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进士出身。顺治二年,乡试中举;顺治三年,登进士二甲,曾任行人司行人,后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两浙督理盐课兼海防水利漕务事,因得罪权贵,在返回京师时遇刺身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5 【介绍】: 明末清初宁国府宣城人,字眉生,号耕农。沈懋学从孙。诸生。崇祯中,受巡抚张国维保举,至京即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总督熊文灿,由是名动天下。亦以此罢官,从此不复应举。后与吴应箕等草拟《留都防乱公揭》,声讨阮大铖。清初,隐居金华山中,拒绝招聘。有《姑山集》。
人物简介
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人,崇祯诸生,顺康间隐居,著《姑山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眉生,宣城诸生。举贤良方正。有剩庵诗槁。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起峨(1607年3月14日—1644年12月14日),字眉钟,亦字如苏,四川潼川州安岳县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第六十五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书四房会试第215名进士,殿试三甲164名,户部观政,授户部主事,居家,张献忠陷蜀,举义兵万馀战,殁于阵。谥忠悯(或作烈悯)。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况,字重眉,姓蔡氏,同安甪里人也。夙根神颖,髫龄就塾,虽抱儒经,已具佛性。因投龙池岩礼惟云为师,勤习净行,弗惮寒暑。年二十一,始从披剃。掩关三载,拜诵《华严》致诚百万,又阅藏教中有云能三日不食七日不食者,俱力行之。但日夜思谛,终非究竟。有禅客自金粟至,具道费隐棒喝接人最直捷法门。况闻之,喜曰:“吾固疑有是,可效春蚕作茧,徒自缚乎?”即破关而出。日夕咨参,未有入处,适雪峰亘从罗山至龙池,与之盘桓。一日,问曰:“如何是第一义?”况拟议,峰便掌云:“这钝置阿师。”况云:“请师道。”峰才启唇,况遂以手掩之,峰乃笑云:“向汝道了也。”况亦爽然有省,然胸臆犹滞。偶过戏场于人丛中,见其举首向上,鼻孔一一俱见唇上,觉碍滞之胸涣尔解释,遂作偈曰:“二十年来被孰瞒,刚才放下便平安。早知鼻孔在唇上,总不者中觅易难。”乃诣黄檗隐元处随众参请,不露锋铓。明年出岭,叩金粟费隐,亦默契之。时值严冬,潜颖众中,自居樵汲,手足冻皴,亦不暇恤。尝有偈曰:“牯牛无贯四方周,放去收来得自由。蹄角虽然未显露,分明触处便昂头。”时年二十八,始受具。明年春,还闽途中,作偈有“今朝踏破芒鞋底,赤脚迢迢入闽山”之句。归则仍就龙池,键关三稔。后值雪峰出主芙蓉,一日,问:“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汝作么生?”况但云:“仲夏酷烦,幸自珍重。”雪峰默许之。未几,受峰付属,即旋泉南居清溪贵湖龙安,寺为唐清豁禅师退隐旧址,编茅为屋,翛然自得。雪峰至泉昭庆,况充首座,立僧秉拂,发挥宗乘,旨趣亹亹,倾动四来。继席南山,千指围绕,三冬学足,启迪尤多。闵司马子奇请住隆寿,兵燹之馀,寺宇凋残,而近寺兵众杂处,尤难调摄,况躬率行道,接以等慈,莫不倾服,丛席改观。历十数载,忽尔辞退,请还旧山,留之不得。无何,世局变更,郡城内外,几频危殆,人始知其先见云。以康熙十四年乙卯三月二十六日示寂,寿六十有六,腊三十有四,塔于青林之麓,释超弘为之志铭,称其知鉴莹朗而器量舍弘,人莫窥其涯际,时以为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