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不如意常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败意常多如意少
 
谁是十分如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國語辭典》:眉头(眉頭)  拼音:méi tóu
眉尖。唐。姚揆颍川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宋。李清照 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閒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婆子蹙著眉头道:『是有一个媳妇,赛得过男子,尽挣得家住。』」
分類:眉头
《國語辭典》:眉尖  拼音:méi jiān
眉毛的前端。如:「她这一整天总是紧蹙著眉尖,不知在烦什么?」
《国语辞典》:眉头不伸(眉头不伸)  拼音:méi tóu bù shēn
忧闷的样子。《新五代史。卷二四。郭崇韬传》:「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也作「眉头不展」。
分类:忧闷
《国语辞典》:眉头不展(眉头不展)  拼音:méi tóu bù zhǎn
忧闷的样子。《金瓶梅》第六一回:「西门庆和月娘见他面忧容,眉头不展。」《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小姐越发闷上加闷,整日眉头不展。」也作「眉头不伸」。
分类:忧闷
《分类字锦》:眉头未申(眉头未申)
南史王元谟传性严未曾妄笑时人言元谟眉头未曾申
分类:
《漢語大詞典》:眉头眼后(眉頭眼後)
见“ 眉头眼尾 ”。
《漢語大詞典》:眉头眼尾(眉頭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朱子语类卷六一:“乡原是箇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惟恐伤触了人。”亦作“ 眉头眼后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身虚心冷气,看他眉头眼后,常是不中意,受他凌辱的。”
分類:眉眼神色
《國語辭典》:眉头眼脑(眉頭眼腦)  拼音:méi tóu yǎn nǎo
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宋。周紫芝 感皇恩。残月挂征鞍词:「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漢語大詞典》:眉头一蹙,计上心来(眉頭一蹙,計上心來)
同“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小官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和尚﹞便走到门前观看。只见行李十分华丽,跟随人役,个个鲜衣大帽。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漢語大詞典》:眉头眼尾(眉頭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朱子语类卷六一:“乡原是箇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惟恐伤触了人。”亦作“ 眉头眼后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身虚心冷气,看他眉头眼后,常是不中意,受他凌辱的。”
分類:眉眼神色
《漢語大詞典》:眉头一放,计上心来(眉頭一放,計上心來)
同“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妲己 思之:‘虽然似蛇赶我,恐王疑我妖精;待不言,却如何説?’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漢語大詞典》:眉头一展,计上心来(眉頭一展,計上心來)
同“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元 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眉头一展,计上心来,众军校那里?”
《國語辭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拼音: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觊鲱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國語辭典》:眉头一纵,计上心来(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拼音: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漢語大詞典》:抹眉头巾(抹眉頭巾)
齐眉的头巾。《水浒传》第一○二回:“只见府西街上,走来一箇卖卦先生,头带单纱抹眉头巾,身穿葛布直身。”
分類:头巾
《漢語大詞典》:眉端
(1).眉头;眉尖。 冰心 《斯人独憔悴》:“凭窗立着一个少年……眉目很清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似乎有重大的忧虑压在眉端。”
(2).指书页的上方。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浅草》季刊改为篇叶较少的《沉钟》周刊了,但锐气并不稍衰,第一期的眉端就引着 吉辛 的坚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