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拼音: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比喻以对方的观点、理论来反驳对方。语本《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漢語大詞典》: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成为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资本家的私事,造成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尽量扩大生产,并无止境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生产能力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一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矛盾起支配的决定的作用。
《骈字类编》:长盾(长盾)
吴越春秋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
《韵府拾遗 阮韵》:张盾(张盾)
南史张盾传为湘东王记室出监富阳令廓然独处无所用心身死之日家无遗财唯有文集千馀卷酒米数瓮而已
《漢語大詞典》:外部矛盾
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漢語大詞典》:五盾
五种盾牌。周礼·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五盾,干櫓之属,其名未尽闻也。”元史·舆服志二:“前井宿旗左,参宿旗右,各五盾从。次鬼宿旗左,觜宿旗右,各五弓从。次柳宿旗左,毕宿旗右,各五盾从。”
分類:盾牌
《骈字类编》:犀盾
韩非子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盾犀橹立于左右之所及鼓之而士不起 释名盾遁也跪其后避以隐遁也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于吴为魁帅者所持也隆者曰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于羌也狭而长者曰步盾步兵所持与刀相配者也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
《分类字锦》:须盾(须盾)
见上注
分类:干盾
《漢語大詞典》:胁盾(脅盾)
盾的或称。管子·幼官:“旗物尚黑,兵尚胁盾。” 尹知章 注:“盾或著之於胁,故曰胁盾。”管子·中匡:“请薄刑罚,以厚甲兵,於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
《国语辞典》:磨盾之暇  拼音:mó dùn zhī xiá
交战时的空閒时间。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分类:交战时间
《国语辞典》:矛盾相向  拼音:máo dùn xiāng xiàng
拿矛与盾相互敌对。比喻针锋相对。「盾」文献异文作「楯」。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集》:「诏儒官与缁黄讲论。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国语辞典》:潜盾工法(潜盾工法)  拼音:qián dùn gōng fǎ
一种工程开挖技术。此法是以潜盾机深入地表挖掘隧道,并立即以钢筋混凝土组立成弓形坑道,一直到另一个工作井为止。其优点是可以不去破坏路面,对周遭环境及交通影响最小。都市中的捷运工程大多使用此法。也作「潜盾工程法」。
《国语辞典》:矛盾方程式  拼音:máo dùn fāng chéng shì
两个以上联立方程式无共同的解答,称为「矛盾方程式」。由于设题的不合理或运算上的错误而产生。
《国语辞典》:银盾(银盾)  拼音:yín dùn
一种银装盾形器物。上刻文字,作为奖品或纪念品之用。
《骈字类编》:左盾
元史舆服志见右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