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锁骨观音(鎖骨觀音)
亦作“鏁骨观音”。 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清 吴伟业 《王郎曲》:“鏁骨观音变现身,反腰贴地莲花吐。” 清 赵翼 《游焦山至扬州途中》诗:“锁骨观音散花女,天教枉煞老头皮。”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古所谓锁骨观音者,以骨节钩联,皮肤腐化后,揭而举之,则全身鏘然,无一屑落者。”参见“ 锁子骨 ”。
《漢語大詞典》:锁子骨(鎖子骨)
亦作“鏁子骨”。
(1).见“ 锁骨 ”。
(2).相传 唐 大历 时, 延州 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唐 李繁 《邺侯外传》:“ 李泌 辟穀,身轻,能行屏风上。每导引,骨节珊然有声,谓之锁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季长寄黄州山中连理枝》诗之二:“ 金沙 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蹔嬋娟。” 清 赵翼 《石女歌》:“偏有金刚不坏身,幻出嬋娟锁子骨。”亦省作“ 锁骨 ”。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夫锁骨连络如蔓,故动摇肢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也。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國語辭典》:榫头(榫頭)  拼音:sǔn tou
器物接合的地方,制成凹凸的形状,凸出的部分称为「榫头」。也称为「笋头」、「笋子」、「榫子」、「榫儿」。
《國語辭典》:松皮癣(松皮癬)  拼音:sōng pí xiǎn
一种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的癣。因风寒或风热侵入,使皮肤乾燥失养而致。患部多为四肢伸侧、头皮等处。
《漢語大詞典》:头膊子(頭膊子)
脖子,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卜信 听见这话,头膊子都飞红了。”
《國語辭典》:响答影随(響答影隨)  拼音:xiǎng dá yǐng suí
形容报应的迅疾不爽。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七。广成先生序》:「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漢語大詞典》:闲断(閒斷)
亦作“间断”。 (连续的事物)中间隔断,不相连接。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先生曰:能谨独,则无閒断,而其理不穷。”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风雨寒暑,罔或间断,如是数十年。” 冰心 《寄小读者》一:“小朋友,但凡我有工夫,一定不使这通迅有长期间的间断。若是间断的时候长了些,也请你们饶恕我。”
《漢語大詞典》:胸膊
泛指人的胸部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自视其爪牙之利,胸膊之力,天下无敌。” 聂绀弩 《谈〈娜拉〉》:“这样的‘娜拉’,说起来现在该有三十多岁了。形体上大约有一双裹坏过的大脚,扁平又窄狭的胸膊。”
《國語辭典》:形影相依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yī
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八出:「娘和女俜仃可嗟,形影相依,怎生撇下?」也作「形影不离」。
《国语辞典》: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拼音:máo xì xiě guǎn
和小动脉相连的末端微细血管。参见「微血管」条。
《国语辞典》:视讯系统(视讯系统)  拼音:shì xùn xì tǒng
一种数据通讯网路,使个人使用的终端装置与大型资料库相连;查询资料时,利用电话线或其他管道将数据信号传给主电脑,资料便可传回查询者的终端装置上。
《国语辞典》:烽火相连(烽火相连)  拼音:fēng huǒ xiāng lián
本指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相连而不间断,后代则用来形容战火连绵不绝。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九。孝宣皇帝纪三》:「臣愚以为,其势自坏,今留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野望之便,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势足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大利。」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一折:「临岐分别,一旦恩情成断绝,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
《国语辞典》:无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  拼音:wú xiàn mài kè fēng
一种利用无限电波,与音响设备间没有电线相连的麦克风。可拿在手上任意走动,十分便利。
《国语辞典》: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拼音:guó jì rì qí biàn gēng xiàn
地球上一条为划分相连两日的假想线。参见「国际换日线」条。
《国语辞典》:同宗同气(同宗同气)  拼音:tóng zōng tóng qì
同一个宗族,血脉相连。
《国语辞典》:通眉长爪(通眉长爪)  拼音:tōng méi cháng zhuǎ
两眉相连,手指与指甲细长。《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