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刳肝沥胆
眉南面北
佛类词典
三心相见道
十六心相见道
相见道
《漢語大詞典》:刳肝沥胆(刳肝瀝膽)
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五状》:“臣自知材能不足塞职,归情上闻,烦瀆圣听至於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臣之情亦极矣,臣之辞亦殫矣。”
分類:竭诚相见
《國語辭典》:眉南面北  拼音:méi nán miàn běi
形容彼此不和,相互对立。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宰相机。」也作「面北眉南」。
三心相见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真见道之后,更发后得智,以三心观二空之理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相见道之中有二种: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三心相见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三、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见唯识论九等。
十六心相见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不分上下二界,法智与类智配于所观之理与能观之智,而成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缘三界之苦谛而正断善恶之无间道智也。二、苦法智,断善恶已,證真如之解脱道智也。三、苦类智忍,前二智各别内證之无间道智也。四、苦类智,审定印可苦法智忍之解脱道智也。集灭道之三,其例亦然。故此虽为所取(是理)能取(是智)之十六心,亦谓之总作之十六心,是限于菩萨之观相也。已上三心十六心,皆生于真见道根本智之后,后得智上分别之思想也。见百法问答抄。
相见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见道之对。谓真见道之后,起后得有分别之智慧,对于前之无分别智所證之真理,再分别变真如之相分,拟于真见道而观念之之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