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赵李相知
 
赵李经过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李夫人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咏怀·咏怀诗十七首〉~07~
〈咏怀诗十七首〉其八:「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南朝宋·颜延年注:「赵,汉成帝赵后飞燕也;李,武帝李夫人也。并以善歌妙舞幸于二帝也。」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何并〉~3268~
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4200~
会许皇后废,班婕妤供养东宫,进侍者李平为婕妤,而赵飞燕为皇后,伯遂称笃。久之,上出过临候伯,伯惶恐,起事。自大将军薨后,富平、定陵侯张放、淳于长等始爱幸,出为微行,行则同舆执辔;入侍禁中,设宴饮之会,及赵、李诸侍中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

例句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王维 洛阳女儿行

田窦方贵幸,赵李新相知。 郑愔 少年行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骆宾王 帝京篇

《國語辭典》:相知  拼音:xiāng zhī
1.彼此相交而能相互了解。《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2.知心的朋友。《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在一个酒肆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吵吵。」
《分类字锦》:雅相知器
宋书刘秀之传少孤贫有志操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分类:翁婿
《國語辭典》:挜相知(掗相知)  拼音:yà xiāng zhī
主动和不熟识的人亲近,当成亲密朋友。《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娘不嫌蒿恼,老身惯是挜相知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一见了狄氏,问知是铁生妻子,便来挜相知。」
《國語辭典》:相知恨晚  拼音:xiāng zhī hèn wǎn
憾恨相知太晚。如:「今日才认识你,真有相知恨晚之叹!」也作「恨相知晚」。
《高级汉语词典》:相知有素  拼音:xiāng zhī yǒu sù
彼此相交而互相了解、感情深厚
《国语辞典》:白首相知  拼音:bái shǒu xiāng zhī
年老的知已。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四出:「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首相知,按剑同袍。」
分类:年老二四
《國語辭典》:恨相知晚  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憾恨相知太晚。《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也作「恨相见晚」、「相得恨晚」、「相知恨晚」。
《國語辭典》:知己  拼音:zhī jǐ
1.了解自己。《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2.相互了解而友谊深厚的人。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國語辭典》:忘言  拼音:wàng yán
不藉言语而心领神会。《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漢語大詞典》:眷知
恩宠和知遇。亦泛指相知。旧唐书·裴延龄传:“良以内顾庸昧,一无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诚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虽迫於典故,姑令 王勃 以居前,而结此眷知,行见 鲁公 之拜后。”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以上异恩,有一於此,皆足为当世希艳,而臣愚一旦兼得之,其何以仰答眷知,副此千载一时之盛际哉!”
《國語辭典》:管鲍(管鮑)  拼音:guǎn bào
管仲与其好友鲍叔牙。比喻深厚的友谊。晋。傅咸〈感别赋〉:「悦朋友之攸摄,慕管鲍之遐踪。」
《國語辭典》:素知  拼音:sù zhī
平素知悉。唐。周昙《春秋战国门诗。毛遂》:「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三国演义》第三回:「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
《國語辭典》:旧相识(舊相識)  拼音:jiù xiāng shì
相识已久的朋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数年之间,才到苏州走一遭,会旧相识故旧去了。」
分類:熟人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