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比不得  拼音:bǐ bù dé
不相同、不像。意即不能列在同等时空、条件下相比较。《红楼梦》第七九回:「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做女儿时腼腆温柔。」《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太尊同六老爷相与的好,比不得别人。」
《國語辭典》:侪伦(儕倫)  拼音:chái lún
同辈。汉。王充《论衡。自纪》:「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漢語大詞典》:配干
1.犹配天。谓功德与天相比匹。干,指天。
2.谓匹配于夫。
《漢語大詞典》:平产(平産)
(1).与相比较的产量大体相当。《人民日报》1962.8.2:“但是愿望相同,客观条件一样,收获也往往参差不齐,有的丰收,有的平产,有的甚至减产。”
(2).顺产。指胎儿经阴道与母体正常分离。
《漢語大詞典》:以铢称镒(以銖稱鎰)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漢語大詞典》:以镒称铢(以鎰稱銖)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孙子·形:“胜兵若以鎰称銖。”参见“ 以銖称鎰 ”。
《漢語大詞典》:以铢称镒(以銖稱鎰)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國語辭典》:有过之无不及(有過之無不及)  拼音: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语本《论语。先进》:「师也过,商也不及。」指相较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不如。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近世词人,閒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雁门风流跌宕,可谓才人之笔。使生许浑、赵嘏间,与之联镳并驰,有过之无不及也。」
《國語辭典》:争妍斗艳(爭妍鬥豔)  拼音:zhēng yán dòu yàn
竞相表现艳丽的姿态。如:「春天百花齐放,相互争妍斗艳。」也作「争妍斗奇」。
分類:相比比美
《漢語大詞典》:无媲(無媲)
无比;没有别的能够相比。 鲁迅 《三闲集·文艺与革命》引 冬芬 致 鲁迅 信:“这是说文艺之流,从最初的什么主义到现在的什么主义,所写着的内容如何不同,而要有精刻熟练的才技,造成一篇优美无媲的文艺作品,终是一样。”
《國語辭典》:无与伦比(無與倫比)  拼音:wú yǔ lún bǐ
没有相类似或可比拟的。《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史臣曰》:「自秦、汉已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也作「无与为比」。
《漢語大詞典》:无可比伦(無可比倫)
没有可以相比的。 唐 李翱 《〈卓异记〉序》:“皇 唐 帝功,瓌特奇伟,前古无可比伦。”
分類:相比
《漢語大詞典》:体胀系数(體脹系數)
物体(在一定压力下)温度上升1℃时体积增大的数值跟它在0℃时体积数值相比所得的值。
《國語辭典》:相形见绌(相形見絀)  拼音:xiāng xíng jiàn chù
两相比较之下显得不如对方。《歧路灯》第一四回:「又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绌。」
《国语辞典》:攀今比昔  拼音:pān jīn bǐ xí
拿今人和历史上的古人相比。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一出:「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比周瑜饮醇醪量难及。」
《国语辞典》:美貌无双(美貌无双)  拼音:měi mào wú shuāng
形容容貌极其美丽,无人可以相比。《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以昭恽的女孩儿生得美貌无双,献与马希崇做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