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
词典
5
分类词汇
12
分类词汇
相保
相死
煦沫
常山蛇
赒委
同忧相救
相呴相济
呴湿濡沫
歔濡
患难相死
同恶相救
濡泃
《國語辭典》:
相保
拼音:
xiāng bǎo
相互保护、救助。《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文选。陆机。五等论》:「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
分類:
相保
相救
担保
救助
共同
保卫
《漢語大詞典》:
相死
谓以死相救。
《
国语·齐语
》
:“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 韦昭 注:“致死以相救。”
分類:
死相
相救
《國語辭典》:
煦沫
拼音:
xǔ mò
口中吐沫。《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鸣哀。」
分類:
吹嘘
唾沫
润湿
相救
救助
困境
《國語辭典》:
常山蛇
拼音:
cháng shān shé
神话传说中会稽常山一种首尾互相救应的蛇。这种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腰则首尾并至,名为率然。《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学家取效其反应迅捷,而演成阵势。唐。
薛逢
上前易定卢尚书启
:「遂使常山蛇阵,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剑歌,遽变鹿鸣之奏。」
分類:
首尾
相救
《漢語大詞典》:
赒委(賙委)
谓以财物相救助。
《
周礼·秋官·小行人
》
:“若国凶荒,则令賙委之。” 孙诒让 正义:“賙委,谓相给致其委积也。”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
:“賙委有辞,犒禬有辞。”
分類:
财物
相救
救助
《國語辭典》:
同忧相救(同憂相救)
拼音:
tóng yōu xiāng jiù
忧戚相同的人互相救助。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分類:
忧患
相救
救助
《漢語大詞典》:
相呴相济(相呴相濟)
谓互相救助。语本
《庄子·大宗师》
:“相呴以湿。”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
:“其支配者、其救援者皆 姬 汉 旧邦之巨人,而不必以同庙之亲相呴相济。其竭力致死见危受命者,所以尽责於吾民族之国家。”
分類:
相救
救助
《漢語大詞典》:
呴湿濡沫(呴濕濡沫)
语本
《
庄子·大宗师
》
:“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清
钱谦益
《祭姚母文夫人》
:“鏃礪道义,切磨文章,呴湿濡沫,蛩巨扶将。”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
:“余于 赵 氏祖子孙三世矣……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分類:
同处
处困
困境
相救
救助
《漢語大詞典》:
歔濡
吐沫以相沾湿。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救助。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
:“失了水的游鱼只以唾沫相歔濡。”
分類:
吐沫
沾湿
同处
处困
困境
相救
救助
《国语辞典》:
患难相死(患难相死)
拼音:
huàn nàn xiāng sǐ
在艰困的处境中,不惜舍命相救助。《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分类:
艰困
处境
不惜
舍命
命相
相救
救助
《国语辞典》:
同恶相救(同恶相救)
拼音:
tóng è xiāng jiù
恶人互相救助,共同作恶。《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也作「同恶相济」。
分类:
恶人
相救
救助
共同
作恶
《漢語大詞典》:
濡泃
亦作“ 濡煦 ”。 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菱角
》
:“媪喜,便为炊饭织屨,劬劳若母……少有疾苦,则濡煦过於所生。” 傅敷
《拟城南读书》
诗:“胞与扩无际,岂必在濡泃。”参见“ 濡沫 ”。
分類:
困境
微力
相救
救助
《漢語大詞典》:
濡沫
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
《
庄子·天运
》
:“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
:“检其言也,彼我俱遣;寻其旨也,老释无际。俱遣则濡沫可遣,无际则不负高贵。” 唐
元稹
《酬白学士》
诗:“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頷颐。” 宋
苏轼
《和王晋卿》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瀆。”
分類:
唾沫
湿润
同处
处困
困境
相互
救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