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心相应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之心所法也。是与心王相应俱起,故曰心相应。是有为法,故曰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心王相应而起行之法,即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分别智相应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三藏法数】
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同时具足相应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如实修行相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佛摄相应经观自在仪轨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之略名。
函盖相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彼此之二物能吻合者,譬如函与盖之相称。智度论二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大日经疏三曰:「须函盖相称,则授受皆得其宜。」玄义二上曰:「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
相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證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佛学常见辞汇】
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
【俗语佛源】
梵语欲吃多(Yakta)或瑜伽(Yoga)意译为「相应」,即契合义。如《华严经》:「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依《瑜伽师地论》,相应有三种,即一境、二行、三果。如《玄应音义》卷二三:「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今指相适应,相符合。常用于平行机关,相当的意思。如:相应函达;相应咨复。(文贤)
三种相应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依瑜伽论之意则以三种之相应,悉摄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应之义而尽诸法。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相应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妄心与烦恼诸惑相应也。见唯识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妄心与烦恼契合在一起。
【三藏法数】
应即当也,谓一念妄心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心。
相应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因之一。心王与心所互相应,以心王为因,而起心所,以心所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应,名为相应因。其相应之义,心王与心所有平等之义五种也。是云五义平等。俱舍论六曰:「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又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
【三藏法数】
应,当也。谓心王与心所共相应,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故名相应因。(心王,即第八识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相应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梵语瑜伽Yoga,译曰相应。真言宗之异名。彼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本,故曰瑜伽宗,又云相应宗。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宗的别名,因真言宗是以三密相应为旨趣。
相应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心所之异名。同时而起之一聚心心所,有五平等之义,故名相应法。一所依平等,谓心王依眼根则心所亦依眼根也。二所缘平等,谓心王缘青境则心所亦缘青境也。三行相平等,谓心王了解青色,则心所亦了解青色也。四时平等,谓心王此时起则心所亦此时起也。五事平等,谓心王其体为一个,则心所之体亦各为一个也。俱舍论四曰:「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
【佛学常见辞汇】
心心所的别名。俱舍论说:「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
相应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善恶)
相应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缚之一。心为与此相应而起之烦恼所系缚也。
相应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断之一。有漏八识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虽非染污,然为与烦恼相应而为染污之性也。故断其相应之惑时,则自心心所亦离染污之系也。谓之相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