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赵国人。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强索和氏璧,云以十五城为交换。以缪贤荐,相如奉命带璧入秦,当庭据理力争,终于完璧归赵,以功拜上大夫。赵惠文王二十年,随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使赵王未受屈辱,升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意欲羞侮之,相如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登门谢罪,成为刎颈之交。
张相如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65 【介绍】: 西汉人。高祖六年以中大夫、河间守击陈豨,力战有功,封东阳侯。文帝十四年为大将军,出击匈奴。卒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17 【介绍】: 西汉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工辞赋。初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去梁,从枚乘等游。后于临邛遇新寡家居之卓文君,携以同奔成都。武帝读相如所作《子虚赋》而善之,召为郎。后为中郎将,奉使通西南夷,有功。拜孝文园令,病免。有《上林》、《大人》等赋。
全汉文·卷二十一
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蜀郡成都人。以赀为郎,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客游梁,后归蜀。武帝召,复为郎,拜中郎将,坐事免,寻复为郎,拜孝文园令,病免。有集二卷。
续相如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89 【介绍】: 西汉人。武帝时,以使西域发外王子弟斩杀扶乐王,太始三年,封承父侯。延和四年,坐杀死军吏,谋入蛮夷,祝诅武帝,腰斩。
梁士彦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86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字相如。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北周时,以军功拜仪同三司,从周武帝攻拔北齐晋州,进位柱国,除晋州刺史。以孤军独守晋州,力拒北齐军,齐平,封郕国公,进位上柱国。旋与乌丸轨擒陈将吴明彻,略定淮南地。杨坚作相,以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平尉迟迥,攻取邺城,除相州刺史。入隋,以宿将被忌,征还京师。闲居怀怨,与宇文忻、刘昉谋反,事觉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5—630 【介绍】: 唐初京兆杜陵人,字克明。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擢陕州总管府长史,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兼文学馆学士。从李世民征伐,常参谋帷幄,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世民立为太子,授左庶子,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太宗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号为称职。三年,进右仆射,仍领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裁定。当世称良相,必曰“房、杜”。卒谥成。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补滏阳尉。寻弃官归唐。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太宗即位。迁兵部尚书。封蔡国公。进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谈良相者称房杜焉。贞观四年薨。年四十六。赠司空。徙封莱。图形淩烟阁。谥曰成。
杨相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昌人。中宗神龙初进士。补当涂尉,屡上书言事,改历晋陵、陆浑。又上《君臣政要》。拜左拾遗,上书言宇文融搜刮逃亡户为不便。玄宗开元末复上书,语益切直,出为怀州别驾。
全唐文·卷三百三
相如。洪州南昌人。神龙初进士。补当涂尉。徙晋陵陆浑。召拜右拾遗。开元末出为怀州别驾。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王相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次卿。孤贫嗜学,年四十不娶。吕好问守宣州,得士四人,相如为其一。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入,携家夜窜山谷,为盗所获,命作笺,不从,遂遇害。工诗文。有《溪堂文集》。
令狐相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令狐相如,宣和间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官朝散大夫。见正德《汝州志》卷八。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漢語大詞典》:沙咤(沙吒)
见“沙吒”。复姓。唐 代有 沙吒相如 。见旧唐书·刘仁轨传
分類:复姓相如
《漢語大詞典》:邛遇
汉 司马相如 与 临邛 令 王吉 相善。 相如 之 临邛 ,雍容闲雅,一日,饮于 卓氏 ,弄琴, 卓文君 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后 相如 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以通殷勤, 文君 夜奔,与 相如 驰归 成都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邛遇”为才子佳人巧遇相恋而结合的典故。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兰 折简致生曰:‘资 虬髯 之帑,济鷫裘之困,未为过也。愿假 崑奴 ,速完 邛 遇。’”
《國語辭典》:劝百讽一(勸百諷一)  拼音:quàn bǎi fèng yī
司马相如作赋讽谏汉武帝,但过于讲究文章的辞汇,雕琢铺陈,结果适得其反。语本《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指文章意在讽戒,却因过于铺陈修饰,则而适得其反。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