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盲从(盲從)  拼音:máng cóng
不辨是非,毫无主见的附和他人。如:「要有定见,不要盲从。」
《漢語大詞典》:苟从(苟從)
盲从;无原则地顺从。汉书·元帝纪:“媮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閔焉。”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故言不宿诺,行不苟从。”明史·梁储传:“臣等断不敢阿意苟从,取他日戮身亡家之祸也。”
《漢語大詞典》:吠声(吠聲)
(1).指狗叫声。《淮南子·泰族训》:“吠声清於耳,兼味快於口。” 艾青 《透明的夜》诗:“狗的吠声,叫颤了满天的疏星。”
(2).一条狗叫,群犬闻声跟着叫。喻盲从,随声附和。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加以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士子生长草野,不及见 嘉 隆 故老,以审知是非之实;而一时著述编録之人,不过据近代文集,吠声附和。”参见“ 吠形吠声 ”。
《國語辭典》:吠形吠声(吠形吠聲)  拼音:fèi xíng fèi shēng
一只狗看见人吠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比喻世人不辨真伪,盲目附和传说。也作「吠影吠声」。
《漢語大詞典》:邑犬
(1).邑里中的狗。《淮南子·泰族训》:“故人主有伐国之志,邑犬羣嘷,雄鷄夜鸣。” 宋 王安石 《次韵张氏女弟咏雪》:“邑犬横来矜意气,窟蟾偷出助光辉。”
(2).比喻谗毁贤能、不辨是非的盲从者。《楚辞·九章·怀沙》:“邑犬之羣吠兮,吠所怪也。” 王逸 注:“言邑里之犬,羣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羣聚毁贤智者。”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新诗勿纵笔,羣吠惊邑犬。” 鲁迅 《坟·寡妇主义》:“我曾经也略略猜想过这些谣诼的由来:反改革的老先生,色情狂气味的幻想家……跟着一犬而群吠的邑犬。”
《國語辭典》:无翼而飞(無翼而飛)  拼音:wú yì ér fēi
1.没有翅膀而能飞。比喻事物不须推行,即能迅速流传。《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唐。刘禹锡〈楚望赋〉:「贪贾来贸,发于怀握,无翼而飞,润于丰屋。」也作「毋翼而飞」。
2.比喻物品无故遗失。北齐。刘昼《刘子。卷四。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也作「不翼而飞」、「毋翼而飞」。
《漢語大詞典》:奴隶主义(奴隸主義)
指不求深思只知一味盲从的处事原则。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