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咒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治目疾之神咒。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唐圆照贞元十六年依敕命撰。
面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来之面目也。
毗目叉
【佛学大辞典】
(术语)Vimoks!a,巴Vimukti,又云毗木叉,毗木底。译曰解脱。离恶法也。探玄记十八曰:「毗目叉,此云解脱。」华严疏钞五十四曰:「梵云毗木底,此云解脱。」大乘义章一曰:「无为解脱直名木叉,又有为解脱为毗木叉。」
毗目多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毗目瞿沙)。
毗目瞿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毗目多罗。如来所出之音声也。慧苑音义下曰:「毗目瞿沙,具云毗沙摩乌多罗毗目瞿沙,言毗沙摩者,此云无怖畏也。乌多罗者,最上也。毗目瞿沙者,出声也。」探玄记十八曰:「毗目多罗者,天竺本名毗目多罗涅惧沙,此翻为最上无恐怖声。」梵Vimuktaghos!a。
骨目
【佛学大辞典】
(杂语)最要之义。文句记三中曰:「一经之骨目。」
鬼问目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鬼问目连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种种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彼一一答之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于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于后五卷说之。是关于律之缘起本生也。梵Mu%lasarva%stiva%danida%nama%tr!ka。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十卷尼陀那目得迦中之本颂别行者。
眼目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圆觉经曰:「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文句记十上曰:「以一乘妙行为眼目。」
【俗语佛源】
表示某一事物的要点,主要部分。《圆觉经》卷下:「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又宋代智昭著有《人天眼目》,集禅宗诸家要义。后用眼目表示多种涵义:一、表示眼界或眼力,借指见识的深广度,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如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经世纪年」:「取《通鉴》中言论之精确者表而出之……去取甚严,可以见前辈读书眼目之高。」二、指眼睛,如:强烈的灯光眩人眼目。三、指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禹振声)
眼目异名
【佛学大辞典】
(譬喻)名虽异,其实同,譬之眼目,名异其实同也。俱舍光记一曰:「一切与诸,眼目异名。」同二十曰:「性之与体,眼目异名。」
华目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广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绀睫之辉,果唇华目之丽。」
华严骨目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荆溪湛然著。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唐智俨集。略云华严孔目章。又单曰孔目章。就旧华严经随难别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