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目注
目光注视。 唐 孟棨 本事诗·崔护:“﹝女﹞独倚小桃斜柯佇立…… 崔 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 吴组缃 《山洪》三三:“ 三官 低着头,目注自己的脚的走动,沉思 寿官 这话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目注心凝
犹言全神贯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 阳 目注心凝,对烛自鼔;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分類:全神贯注
《漢語大詞典》:目注心营(目注心營)
谓竭尽心力以赴。 严复 等《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自毁齿至於白首,终其百年之身,所目注心营,劳苦险难,几死而后得之者,其间大事,不过与禽兽争饮食,与禽兽争居处而已。”
《國語辭典》:骙骙(騤騤)  拼音:kuí kuí
马强壮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國語辭典》:睽睽  拼音:kuí kuí
张著眼睛注视。如:「众目睽睽」。
《國語辭典》:眼睁睁(眼睜睜)  拼音:yǎn zhēng zhēng
张著眼睛。形容发呆、无动于衷或无可奈何。《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把个权勿用气的眼睁睁,敢怒而不敢言,真是说不出来的苦。」《老残游记》第一回:「这船眼睁睁就要沉覆,他们不知想法敷衍著早点泊岸,反在那里蹂躏好人。」
《漢語大詞典》:暌暌
张目注视貌。暌,同“ 睽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是以在上者惴惴焉畏其下,在下者暌暌焉伺其上。”如:众目暌暌。
《國語辭典》:注目礼(注目禮)  拼音:zhù mù lǐ
一种军礼。下级见上级时,立正后以目注视对方之目,受礼者亦以目还视,称为「注目礼」。
《漢語大詞典》:眼盯盯
形容两目注视。 吉学沛 《农村纪事·一面小白旗的风波》:“‘嗯!’ 叶俊英 眼盯盯看着他,重复着说,‘插白旗。’”
分類:目注注视
《漢語大詞典》:心存目想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
《漢語大詞典》:目礼(目禮)
以目注视,表示敬意。汉书·叙传上:“上以 伯 新起,数目礼之。” 颜师古 注:“目视而敬之。”后汉书·江革传:“﹝ 革 ﹞每朝会,帝常使虎賁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她在人群中突然发见了我,她的眼睛分外生了光彩,笑着向我目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