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炫视(炫視)
目光迷乱。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孔广森》:“特以腐儒炫视,易谬驪黄;末士明经,原求青紫。”
分類:目光迷乱
《漢語大詞典》:深炯
形容目光深邃而明亮。 茅盾 《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上》:“﹝作者﹞没有观察人生的一副深炯眼光和冷静头脑。”
《漢語大詞典》:视躁(視躁)
目光不定的样子。左传·襄公三十年:“入以告王,且曰:‘必杀之!不慼而愿大,视躁而足高,心在他矣。不杀,必害。’”
分類:目光不定
《國語辭典》:眼拙  拼音:yǎn zhuó
目力不强,多用于因观察力不灵敏而认不出对方时的谦词。如:「恕我眼拙,请问尊姓大名?」
《漢語大詞典》:鱼瞰(魚瞰)
比喻目光专注。文选·王褒〈洞箫赋〉:“迁延徙迤,鱼瞰鸡睨。” 李善 注:“鱼目不瞑,鸡好邪视,故取喻焉。瞰,视也;睨,邪视也。”
分類:目光专注
《國語辭典》:鹘鸰(鶻鴒)  拼音:hú líng
1.动物名。隼形目隼科。近六十种,为昼出的猛禽,主要特徵是翅长而尖,飞行迅速有力,目光尖锐。
2.比喻聪明伶俐。《董西厢》卷一:「虽为个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鹘鸰、那些儿掉。」也作「胡伶」。
《漢語大詞典》:冥眴
目光昏乱。汉书·扬雄传上:“仰撟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 颜师古 注:“冥眴,视不諦也。”按,集韵·去霰:“冥眴,视不见。”
分類:目光昏乱
《漢語大詞典》:棱光
威严的目光。 茅盾 《色盲》四:“他的圆眼睛的棱光注在 林白霜 的略带严肃意味的脸上,足有半分钟之久。”
分類:威严目光
《漢語大詞典》:凄炯
形容目光明亮而冷峻。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面伤已愈,瘢痕历历。脸色极苍白,但眼光凄炯,如含冷焰。”
《漢語大詞典》:霍眼
炯炯闪烁的目光。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张文潜 《戏作雪狮絶句》云……争眉霍眼人谁怕,想你应无熟肺肠。”
《國語辭典》:远见卓识(遠見卓識)  拼音:yuǎn jiàn zhuó shì
高远卓越的见识。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漢語大詞典》:以管窥豹(以管窺豹)
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徐懋庸 鸡肋:“至于 杨修 小儿,目光不离其鼻,以管窥豹,更不足以知此。”
《漢語大詞典》:鸷视(鷙視)
如鸷鸟视物。形容目光锐利,无所畏惧。宋史·刘拯传:“时 祖禹 等已贬, 軾 謫 英州 ,而 拯 犹鷙视不愜也。”
《國語辭典》:鹰视狼顾(鷹視狼顧)  拼音:yīng shì láng gù
形容贪狠凶残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國語辭典》:鹰觑鹘望(鷹覷鶻望)  拼音:yīng qù hú wàng
形容眼光如鹰鹘般的敏锐。《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