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荣雕(榮彫)
犹盛衰。 晋 湛方生 《怀春赋》:“夫荣彫之感人,犹色象之在镜。”
分類:盛衰
《漢語大詞典》:荣庵(榮庵)
犹盛衰。庵,通“ 奄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一:“既濯以灵波,实望与物荣庵。”
分類:盛衰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國語辭典》:兴废(興廢)  拼音:xīng fèi
1.兴盛和衰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表微盛衰,殷鉴兴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上下三千馀年,兴废百千万事。」
2.复兴衰废的事物。《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衰微之学,兴废在人。」
《國語辭典》:荣枯(榮枯)  拼音:róng kū
1.草木的茂盛与枯萎。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行〉九首之四:「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唐。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2.比喻人事的兴衰、穷通。《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漢語大詞典》:浮沈
亦作“ 浮沉 ”。
(1).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绅 《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艾青 《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3).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 清 龚自珍 《对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资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汉 班倢伃 《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结游略年义,篤顾弃浮沉。”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浮沉,犹盛衰也。’” 唐 刘复 《出东城》诗:“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浮沉外僚,几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5).埋没;沉沦。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时事动愤懣。”
(6).出现和消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天气所生,神灵所治,幽閒清浄,与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许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书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羡 作 豫章郡 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沉”。 清 孙枝蔚 《淮渎庙楼寓作》诗:“ 扬州 虽咫尺,书信易浮沉。”
《國語辭典》:升沉  拼音:shēng chén
形容宦途的进退穷达。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國語辭典》:乘除  拼音:chéng chú
1.乘法与除法,泛指计算。《老残游记》第一一回:「无论你加减乘除,怎样变法,总出不了这正、负两个字的范围。」
2.荣衰、消长。唐。韩愈〈三星行〉:「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馀。」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几回家听鸡鸣,起身独夜舞,想古来多少乘除。」
3.衡量、计划。《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谁知天地爷他自另有乘除,别有耳目,使出那居高听卑的公道。」
《國語辭典》:沉浮  拼音:chén fú
1.随波起伏。唐。曹松 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
2.盛衰、消长。《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唐。储光羲〈渔父词〉:「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
3.比喻随俗变迁、随波逐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抱朴子。外篇。正郭》:「无故沉浮于波涛之间,倒屣于埃尘之中。」
4.众多。汉。扬雄 长杨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圣风云靡,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國語辭典》:起伏  拼音:qǐ fú
1.隆起与低伏。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纡馀委蛇,丘陵起伏。」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2.兴盛与衰落。《文选。颜延年。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
《漢語大詞典》:沈浮
亦作“沉浮”。
(1).在水上出没。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载沉载浮。”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 曹松 《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鱼鸟沉浮,水木明瑟。”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
(2).升降起伏。引申为盛衰、消长。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沉浮,犹盛衰。” 唐 李远 《闲居》诗:“尘事久相弃,沉浮皆不知。” 清 纳兰性德 《於中好》词:“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茅盾 《创作生涯的开始》:“当初并无很大的计划,只觉得从‘五卅’到大革命这个动荡的时代,有很多材料可以写,就想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些人物--小资产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写他们在大革命洪流中的沉浮,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这个大时代。”
(3).喻飘忽不定。 明 陈海樵 《集贤宾·赠刘姬》套曲:“青天明月,圆缺几番愁,何似俺恩情长聚首,笑他们杨花心性太沉浮。”
(4).谓趋时随俗,随波逐流。史记·游侠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晋书·文苑传·王沈:“﹝ 王沉 ﹞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新唐书·牛仙客传:“﹝ 牛仙客 ﹞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马天来 ﹞不事脩饰,麻絛草屨,沉浮閭里,殊无朝士风。”
(5).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洪乔 作 豫章郡 ,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因以“沉浮”谓书信没有送达。 明 高启 《寄家书》诗:“底事乡书累自修?路长唯恐有沉浮。”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屡有札与舟公託其致感,而未见一报,岂其移寓,或 石头 之沉浮耶?”
(6).众多。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李善 注:“沉浮。言多也。”一说为轻重得中。 吕向 注:“沉浮,言轻重得中。”
《國語辭典》:世运(世運)  拼音:shì yùn
世间盛衰治乱的气运。《文选。班彪。王命论》:「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太宗皇帝一日宣唤袁天纲入司天台观觑天文,推测世运。」
《漢語大詞典》: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风詘申,不违五度。”鹖冠子·天权:“五度既正,无事不擧。” 陆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詘申不获五度。” 许慎 注:“五度,五行也。”
(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唐 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漢語大詞典》:亏盈(虧盈)
(1).减损盈满者。《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 孔颖达 疏:“亏谓减损。减损盈满而增益谦退者。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是亏减其盈。盈者亏减,则谦者受益也。”
(2).缺损与盈满。引申为消长,盛衰。 唐 元稹 《月三十韵》:“古今虽云极,亏盈不易违。”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尾溪月砚:“ 三衢 徐氏 所宝 龙尾溪 石,近贮水处,有圆晕,几寸许,正如一月状。其色明暗,随月亏盈,是亦异矣。”
(3).输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角觝:“前辈朝官曾赴御宴,有诗咏曰:‘虎賁三百总威狞,急颭旗催叠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
(4).犹出入,差别。 明 高启 《答余新郑》诗:“自陈往事颇一一,与客旧説无亏盈。”
《國語辭典》:枯荣(枯榮)  拼音:kū róng
盛衰。唐。李白 树中草诗:「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