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盘 → 槃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铜盘露


《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220~
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典故
未放箸金盘空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未渔不易得【河冻取鱼不易得】【黄河美鱼不易得】【黄河冰鱼不易得】【黄河味鱼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无声细下飞素雪】,有骨已剁觜【案:平声。啄也。】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软炊香粳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新欢便饱姜侯德,清觞异味情屡极。东归贪路自觉难【东归贫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不恨我衰子贵时,怅望且为今相忆。
典故

晋·周处《风土记》
「元日造五辛盘,正月元日,五薰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

例句

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 薛能 除夜作

典故
仙李
 
仙李盘根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杜诗详注》卷二
《神仙传》:「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七十二岁,于陈涡水李树下,剖左掖而生。」《述异记》:「中山有缥李大如拳者,呼为仙李。」又云:「濑乡老子祠有红缥李,一李二色。」唐太宗(李世民)《老子庙》诗:「盘根古树底。」

例句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典故

《太平御览》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元日〉~266~
晋·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曰:「五辛,所以发五藏气。」
典故
一百八盘天上路
 
一百八盘狭路


《全宋诗》卷九百九十〈黄庭坚十二·竹枝词二首并跋〉~394~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全宋诗》卷九百九十四〈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422~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陆游集·渭南文集》卷四十八〈入蜀记〉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在峡中,亦壮县也。市井胜归、峡二郡,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黄鲁直诗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即谓此也。
典故

《苏轼诗集》卷十四〈玉盘盂并引〉
〈玉盘盂并引〉其一:「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馀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馀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甚俚,乃为易之。」
《苏轼诗集》卷十四〈玉盘盂〉
〈玉盘盂〉其一:「杂花狼藉占春馀,芍药开时扫地无。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漢語大詞典》:五辛盘(五辛盤)
即五辛菜。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臟气。” 南朝 梁 庾肩吾 《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餳。” 清 方文 《雨后赴韩元长之招途中有作》诗:“遥指层楼今夜月,先判一醉五辛盘。”参见“ 五辛菜 ”。
《漢語大詞典》:五辛菜
用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物做成的菜肴。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於是下五辛菜、胶牙糖,各进一鸡子。”原注:“ 周处 《风土记》云:‘正旦,当生吞鷄子一枚,谓之鍊形。又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分類:菜肴
《國語辭典》:辛盘(辛盤)  拼音:xīn pán
元旦时以葱、韭、蒜、蓼、蒿、芥杂和的食品,取其迎新意思。见晋。周处《风土记》。也称为「五辛盘」。
《漢語大詞典》:五辛盘(五辛盤)
即五辛菜。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臟气。” 南朝 梁 庾肩吾 《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餳。” 清 方文 《雨后赴韩元长之招途中有作》诗:“遥指层楼今夜月,先判一醉五辛盘。”参见“ 五辛菜 ”。
《漢語大詞典》:玉盘盂(玉盤盂)
(1).白芍药的别名。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之一:“两寺粧成宝缨络,一枝争看玉盘盂。” 宋 杨万里 《玉盘盂》诗:“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
(2).指白牡丹。 宋 辛弃疾 《鹧鸪天·再赋“牡丹”》词:“浓紫深黄一画图,中间更有玉盘盂。”
(3).喻美貌。 明 无名氏 《二兰记·共女闲叙》:“揽征衣芳菲沿路,惜花颜两朵玉盘盂。”
分類:美貌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