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朱议雱,字作霖,明宁藩后,居南昌。入国朝,更姓林,名时益,字确斋,徙宁都。有《朱中尉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奉天人,字益长。熟悉盛京掌故。有《辽载前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宗室,字文玉,号益斋,别号素菊道人。理密亲王胤礽孙。工书,善画兰石。精鉴别收藏。凡书画经其品定者,钤以钦州堂印。有《益斋集》。
晚晴簃诗汇·卷八
辅国公永璥,字文玉,一字益斋,号素菊道人,理密亲王允礽孙。袭封。有《清训堂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一
王西溥,字益仲,号栖园,仁和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守根,号仲益。国子生。工诗词,善书画,人称后来王粲。早卒。有《刺红花馆诗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
范谦益,安南人。
闵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四川新都人,字又损,号雪岩居士,又号髯道人。性耿介,沉静寡言,居无长物,四壁外惟笔床茶灶,图书数卷而已。工诗,善弈,尤精书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刘增,字益仲,号石䃥,安陆人。嘉庆丁卯举人,官英德知县。有《横山草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7—1855 【介绍】: 清河南河内人,字六吉,号益斋。博览群书。专精性理,谓穷理之功在于求仁。家贫,隐居教授。以诸生终。有《四书记悟》、《尚书管窥》、《孟子论文》、《省过斋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7—1855 【介绍】: 清山东聊城人,字益之,号至堂。道光二年进士,知贵州荔波县。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咸丰元年以丰工漫口,革职留任。旋卒。谥端勤。家有海源阁,藏书数十万卷,为北方第一大藏书家。刊有《海源阁丛书》。
维基
杨以增(1787年—1856年),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山东聊城人。藏书家。杨以增十七岁入县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科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授贵州荔波县知县。历贵筑县知县,升松桃厅同知,署兴义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贵阳府知府。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广西左江道。调湖北安襄郧荆道。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调河南开归陈许郑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升两淮盐运使,调甘肃按察使,次年署布政使。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次年实授,随即署陕甘总督。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江南河道总督。咸丰年间,时值多事之秋,咸丰四年(1854年)起,又兼理淮北盐务,两淮盐课岁输以巨万计,因粤匪盘据长江,引滞不销。可谓连年辛劳,耗散心血。咸丰五年(1855年)入秋,罹患泄泻,咸丰六年(1856年)卒于江苏清江浦任所,谥端勤。
豫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豫益(1796年—?),刘氏,字子虞,号篑山、莲塘,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豫益为嘉庆(1816年)丙子科优贡,己卯科(1819年)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庆龄佐领下),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进士。选翰林院编修。补授江南道御史,转江西道御史,补授江宁府知府,补扬州府知府,调苏州府知府,丁忧卸事,道光十八年补授徽州府知府。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松江府知府一职(在徽州府知府任上与镶红旗满洲、松江府知府文康对调,次年由李宣范接任),护理两淮盐运使,奏办上海军需总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1—1854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益之,一字问云。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迁御史,出为湖南衡州知府。咸丰二年,太平军过境,以守备坚固得完。四年,擢官至湖北巡抚。太平军破武昌,投塘死。谥文节。
维基
陶恩培(1802年—1855年),字益之,号问云。浙江山阴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散馆授编修。历官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福建学政,迁御史。咸丰元年(1851年)镇压衡山、安仁、浏阳、醴陵等地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年)迁山西按察使,不久调往江苏,再擢湖北巡抚。咸丰五年(1855年)秦日纲在广济击败湖广总督杨霈。二月二十七日,太平军第三次攻佔武昌,陈玉成、韦俊部破汉阳门,恩培见大势已去,投武昌市郊蛇山紫阳塘自杀,巡抚陶恩培以下,大半殉难。清廷封为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节。工书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四
黄益增,字少桥,号拙公,平江人。道光癸卯举人,官安仁训导。有《拙公诗钞》。
黄益芸 朝代:太平天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14—1854 【介绍】: 清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原名黄益云,参加金田起义,因避冯云山讳改名。咸丰二年太平军封前一军拯危急(医务官)。参与攻克南京之役。后封秋官副丞相。四年,率部支援北伐军,入山东,占临清,旋败走郓城。在巨野集被捕。后追封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