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盆地  拼音:pén dì
四周被高山或高地围绕,中间相对低缓的地形。
《国语辞典》: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  拼音:zhǔn gá ěr pén dì
地名。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以北和阿尔泰山间的盆地,俗称为「北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面积约三十八万平方公里,高度约在六百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间。中部为沙漠,周围多绿洲,草原较广,畜牧业发达。
《國語辭典》:塔里木盆地  拼音:tǎ lǐ mù pén dì
地名。位于新疆南部,介于天山、帕米尔高原、昆崙山之间的椭圆形盆地,西高东低,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维吾尔语为可耕之意,盆地四周,有许多绿洲,形成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也称为「南疆」。
《国语辞典》:四川盆地  拼音:sì chu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长江上游、中部高原盆地区的中部,长江经盆地南部横贯东流。首都成都位于其中。也称为「红盆地」。
《国语辞典》:洛伊盆地  拼音:luò yī pén dì
地名。由河南省的洛水、伊水顺伏牛山北坡而下所冲积成的盆地。洛阳为其中心,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形势险固。
《国语辞典》: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拼音:tái běi pén dì
地名。位于台湾北部,由大屯火山群、林口和桃园台地、雪山山脉的支脉包围而成。盆底地势东南部较高,而渐次向西北部斜下,形呈三角形,分别以树林、南港和关渡为顶点。
《国语辞典》:桑乾盆地  拼音:sāng g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间,为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间的陷落地带,其形势为阶状断层,级级下降,包括大同盆地、宣化盆地,平绥铁路斜贯境内,盆地间因桑乾河及支流流贯,故称为「桑乾盆地」。
《国语辞典》:汉中盆地(汉中盆地)  拼音:hàn zhōng pén dì
地名。位于秦岭和大巴山间,汉水流贯其间,此乃陕西南部的精华区。盆地中气候湿润温和,物产丰饶,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南郑是此区重要的城市。
《国语辞典》:青海湖盆地  拼音:qīng hǎi hú pén dì
地名。位居青康藏高原东北部,牧草丰美,藏、回、蒙胞畜牧盛行,羊和马是主要畜产,青马素负盛名,羊毛集中在西宁后外运,称为「西宁毛」。
《国语辞典》:科布多盆地  拼音:kē bù duō pén dì
地名。位于蒙古境内。盆地内河湖遍布,但全属内流区域。东南谷地有公路通库伦和漠南。盛产池盐,河湖沿岸畜牧较盛。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是盆地东西两部的畜牧和交通要地。
《国语辞典》:乌梁海盆地(乌梁海盆地)  拼音:wū liáng hǎi pén dì
地名。位于蒙古西北部,是萨彦岭与唐努山之间的盆地。因居民为乌梁海人而得名。盆地内水草茂盛,宜于放牧。民国十三年,被前苏联强占。
《国语辞典》:太平洋盆地  拼音:tài píng yáng pén dì
Pacific Basin
指太平洋经济盆地。范围包括美、日、加、澳、纽五个先进工业国及新、马、泰、菲、印尼东协五国,再加上中华民国、韩国与香港。
《国语辞典》:加勒比海盆地方案  拼音:jiā lè bǐ hǎi pén dì fāng àn
为美国雷根总统鉴于加勒比海盆地区域的国家,人民生活过于贫穷,共党势力滋长成为美国隐忧,为消弭当地的贫穷所制定的方案。方案中规定:加勒比海盆地的廿七个国家,所生产的电动马达、运动器材、女用皮包、拖鞋、食品,甚至于电脑等,都可以不负担任何关税销到美国,有些产品更可以不受美国进口配额限制,无异将加勒比海各国的产品视同美国本国产品。藉此方案可来促进各国至该区的投资设厂,达到繁荣该区经济的目的。
《国语辞典》:渭河盆地  拼音:wèi hé pén dì
地名。位于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主要是由渭河、泾水及洛河冲积而成。渠道遍布,灌溉便利,为陕西省的精华区。
《国语辞典》:皖中盆地  拼音:wǎn zhōng pén dì
安徽省中部淮阳山、九华山和霍山间的地区,河、湖、平原、低丘错杂分布。矿产丰富,盛产稻米、油菜、小麦等。为全省人口最密、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