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皮肉  拼音:pí ròu
皮肤与肌肉。如:「车祸伤患皮肉绽裂,惨不忍睹。」《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
《国语辞典》:皮肉之伤(皮肉之伤)  拼音:pí ròu zhī shāng
皮肉所受的轻微小伤。如:「只是受点皮肉之伤,不必太紧张。」
《国语辞典》:拿皮肉往外人身上贴(拿皮肉往外人身上贴)  拼音:ná pí ròu wǎng wài rén shēn shàng tiē
把自己的利益平白送给别人。《红楼梦》第一六回:「拿著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著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
《高级汉语词典》:皮肉之苦  拼音:pí ròu zhī kǔ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國語辭典》:皮肉生涯  拼音:pí ròu shēng yá
以性服务作为谋生的工作。如:「过往那段皮肉生涯,对他来说仍记忆犹新。」
《國語辭典》:肌肉  拼音:jī ròu
1.高等动物皮肤下,由成束的肌纤维与结缔组织结合而成的红色柔软的组织。为身体、四肢的运动和体内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可分成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三种。也作「筋肉」。
2.泛指皮肤与筋肉。《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陆续》:「唯续、宏、勋掠考五毒,肌肉消烂,终无异辞。」《老残游记》第七回:「筋骨强壮,肌肉坚固,便可以忍耐冻饿。」
《漢語大詞典》:赤肉
(1).泛指动物的肉。吕氏春秋·贵当:“窥赤肉而乌鹊集,貍处堂而众鼠散。”《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鷙则众鸟散。”
(2).犹皮肉。 唐 于濆 《边游录戍卒言》诗:“赤肉痛金疮,他人成 卫 霍 。”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宝寿沼禅师:“师曰:‘不斩死汉。’院曰:‘斩。’师便打。院连道:‘斩,斩。’师又随声打。师却回方丈,曰:‘适来这僧将赤肉抵他乾棒,有甚死急!’”
《國語辭典》:骷髅(骷髏)  拼音:kū lóu
乾枯的死人头骨或尸骨。《西游记》第八回:「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也称为「髑髅」。
《漢語大詞典》:翻花
(1).形容马蹄腾疾的样子。《中国民间故事选·井冈山姑娘》:“大黑马被惊骇的喊声惊动了,在人群中冲出一条路,四路翻花,奔跑而去。”
(2).方言。指一个人唠唠叨叨,说长道短。 沙汀 《淘金记》九:“就在外面翻花就是了吗!”
(3).中医用语。指皮肉破裂溃烂,形如花翻的症状。如:翻花痔,内痔的一种;翻花下疳,属阴茎癌;翻花杨梅,即梅毒。
《漢語大詞典》:脯腊
(1).干肉。周礼·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膴胖之事。” 郑玄 注:“薄析曰脯。棰之而施薑桂曰锻脩。腊,小物全乾也。”齐民要术·脯腊“作五味脯” 缪启愉 校释:“关於脯和腊,混称时都是乾肉,分指则有别……大动物析成条片的叫做‘脯’,小动物全作的叫做‘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鶉兔脯腊、金玉珍玩衣著,无非天下之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尧 舜 至圣,身如脯腊; 桀 紂 无道,肥肤三尺。”
(2).引申为皮肉干枯。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盐滷沾於肌髓,则脯腊为之不烂。”
《國語辭典》:刺痛  拼音:cì tòng
像针扎入皮肉般的疼痛。如:「迕逆的话让父母听来内心十分刺痛。」
《漢語大詞典》:痛砭
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宋 陆游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作戏题长句》:“耆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国语辞典》:靡烂(靡烂)  拼音:mí làn
腐烂,皮肉横裂。《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王温舒传》:「奸猾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也作「糜烂」。
分类:腐烂皮肉
《漢語大詞典》:筋皮
筋骨与皮肉。 宋 苏辙 《病后》诗:“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戎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疎。”
分類:筋骨皮肉
《國語辭典》:肌革  拼音:jī gé
革,皮革。肌革指肌肤。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忽遇北风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发萧条。」《聊斋志异。卷二。婴宁》:「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分類:肌肤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