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皮包  拼音:pí bāo
原指皮革制成的手提包。今通称各种质料制成的手提包或小钱包等。《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走了一半路,天已向黑,不留心地下有件东西,绊了一交,顺手抓著看时,原来是个皮包。」
《国语辞典》:皮包骨  拼音:pí bāo gǔ
形容人或动物很瘦。如:「得厌食症的病人瘦得只剩皮包骨。」
分类:动物
《高级汉语词典》:皮包公司  拼音:pí bāo gōng sī
指一无资金,二无经营场地,三无仓库,四无固定从业人员,只靠一枚“图章”和几份“合同”进行商业投机活动的“公司”、“企业”。由于这些“公司”、“企业”往往只有放在皮包里的经济合同和提货单,并没有实物过手,买空卖空,故称
《漢語大詞典》:皮包骨头(皮包骨頭)
形容躯体极度瘦弱。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在他眼前那一群孩子都瘦得皮包骨头,向他跑来。” 章振莱 《借驴》:“皮包骨头的瘦驴到了他的手,准能变成活蹦乱跳,膘满肉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