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1,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皇树
惠皇昏
皇州佳气葱葱
渐离曤
碣石
玉连环
荆庆才疏
经传拱汉皇
骊山
李斯
马后大练
明皇倚太真
牡童火
七宝车
秦皇
典故

《楚辞》卷四《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东汉·王逸注:「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树,亦异于众也。」

例句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典故
惠帝闻蟆
 
惠皇昏

相关人物
司马衷(晋惠帝)


《晋书》卷四《孝惠帝纪》
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例句

刘玄刮席,惠帝闻蟆。 李瀚 蒙求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高适 登百丈峰二首之二

典故   
皇州佳气葱葱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苏伯阿


《白虎通》卷三〈封禅〉
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86~
论曰:……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

例句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姚合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杜甫 北征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杜甫 哀王孙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杜甫 喜达行在所三首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武元衡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独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章八元 题慈恩寺塔

殊勋如带远,佳气似烟非。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侯传点书怀奉呈

经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 钱起 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 钱起 温泉宫礼见

典故
渐离曤

相关人物
秦始皇
 
高渐离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例句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㸌。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
《太平御览》卷五八九
《齐道记》曰:琅邪城,始皇东游至此,立碑铭纪秦功德,云是李斯所刻。

例句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李世民 春日望海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韦应物 石鼓歌

典故  
连环情未已
 
连环玉
 
连环结
 
连环解
 
连环难解
 
齐后解环

相关人物
君王后
 
秦始皇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472~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例句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一

典故
荆庆才疏

相关人物
秦始皇
 
荆轲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34~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典故
经传拱汉皇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
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颂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幸其庵躬问之……公乃授《素书》二卷与帝,曰:「熟研之,此经所疑皆了,不事多言也。余注此经以来一千七百馀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以示非其人。」言毕失其所在。

例句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5~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例句

他年免似骊山鬼,信有蓬莱不可寻。 刘威 感寓

骊山与茂陵,相对秋草绿。 司马扎 感古

茂陵骊岫晚,过者暗伤神。 林宽 寓兴

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余。 沈佺期 咸阳览古

典故
李斯

相关人物
李斯
 
秦始皇

参考典故
忆黄犬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拜斯为客卿。」「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二世二年七月,其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例句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李白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李白 行路难三首之三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白居易 答四皓庙

典故
相关人物
马皇后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明德马皇后纪》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少丧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閒。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后宫有进见者,每加慰纳。若数所宠引,辄增隆遇。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遂立为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縠,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例句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李瀚 蒙求

典故
明皇倚太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醒酒花〉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典故
牡童火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刘向〉~954~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薶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例句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杜牧 过骊山作

典故
相关人物
穆皇后
 
齐后主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齐·后主皇后穆氏〉~525~
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䌽三万疋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隋·文献皇后独孤氏〉~532~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总百揆。后使李圆通谓文帝曰:「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禅,立为皇后。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直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白后市之。后曰:「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寮闻而毕贺。文帝甚宠惮之。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后早失二亲,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有司奏曰:「《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宪章在昔,请依古制。」后曰:「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不许。后每谓诸公主曰:「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于舅姑,离薄人骨肉,此不顺事,尔等当诫之。」后姑子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以后故免之。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今坐为妾身,请其命。」陀于是减死一等。后雅性俭约,帝常合止利药,须胡粉一两,宫内不用,求之竟不得。又欲赐柱国刘嵩妻织成衣领,宫内亦无。上以后不好华丽,时齐七宝车及镜台绝巧丽,使毁车而以镜台赐后。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凡言事皆与上意合,宫中称为二圣。尝梦周阿史那后,言受罪辛苦,求营功德。明日言之,上为立寺追福焉。后兄女,夫死于并州,后嫂以女有娠,请不赴葬。后曰:「妇人事夫,何容不往!其姑在,宜自咨之。」姑不许,女遂行。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35~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漢語大詞典》:皇树(皇樹)
楚辞·九歌·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后因以“皇树”为橘树的代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方同 楚 客怜皇树,不学 荆州 利木奴。”
分類:橘树
《國語辭典》:佳气(佳氣)  拼音:jiā qì
美好的气象。唐。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诗之三:「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唐。杜甫〈哀王孙〉诗:「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漢語大詞典》:南阳气(南陽氣)
见“ 南阳佳气 ”。
《漢語大詞典》:南阳佳气(南陽佳氣)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
《漢語大詞典》:南阳佳气(南陽佳氣)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
《漢語大詞典》:碣石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漢語大詞典》:玉连环(玉連環)
套连在一起的玉环。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甞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知,而解此环不?’” 鲍彪 注:“两环相贯。” 唐 李商隐 《赠歌妓》诗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 城危莫破颜。”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舅太太﹞説着,把自己胸坎儿上带的一个玉连环,拴着一个怀镜儿,解下来给姑娘带上。”
分類:玉环
《漢語大詞典》:解连环(解連環)
(1).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智,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 解环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 齐 君王后 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
(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 柳永 ,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张辑 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
《國語辭典》:骊山(驪山)  拼音:lí shān
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东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葬于此,山下有温泉,唐明皇置温泉宫,后改名为华清宫。也称为「丽山」、「丽戎之山」。
《漢語大詞典》:骊岫(驪岫)
指 骊山 。 唐 沈亚之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诗:“暖色鲜 驪 岫,寒声别雁羣。” 唐 林宽 《寓兴》诗:“ 茂陵 驪 岫暗,过者暗伤神。”
分類:骊山
《漢語大詞典》:骊峰(驪峯)
指 骊山 。 唐 沈佺期 《咸阳览古》诗:“唯有 驪峯 在,空闻厚葬餘。”
分類:骊山
《漢語大詞典》:马后大练(馬后大練)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马皇后 ﹞既正位宫闈,愈自谦肃……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李贤 注:“大练,大帛也。”后因以“马后大练”用作后妃俭朴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后 大练, 孟光 荆釵。”亦作“ 马家大练 ”。 明 李东阳 《深宫美人图》诗:“ 马家 大练长作裙,沉香锦袜随风尘。”
分類:后妃俭朴
《漢語大詞典》:七宝车(七寶車)
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亦泛指华贵的车子。北齐书·后主穆后传:“属 周武 遭太后丧,詔侍中 薛孤 、 康买 等为弔使,又遣商胡齎锦綵三万疋与弔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月暗双鸞镜,香分七宝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沉荔香》:“掷果争看七宝车,停踪墙畔乞桃花。”亦作“ 七宝高车 ”。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也不须白鼻小騧,也不须七宝高车,我则向空中往来寻空罅。”
《漢語大詞典》:秦皇
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分類: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