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8,分1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百八
一百八遍
一百八臂金刚藏王
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一百八名梵赞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一十城
一百一十知识
一百八尊契印
二百亿比丘
二百五十戒
七千八百问
七百结集
佛类词典
一千二百功德一百八
一百八遍
一百八臂金刚藏王
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一百八名梵赞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一十城
一百一十知识
一百八尊契印
二百亿比丘
二百五十戒
七千八百问
七百结集
一千二百功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根清净之功德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名数)六根清净之功德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一百八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家惯用一百八字,又略作百八。
【俗语佛源】
一百八,又称「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数之一。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谓之「百八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又一说,六根各有六种烦恼,乘以三世,为「百八烦恼」。念佛计数的数珠,以一百零八颗一串者为「上品」。「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清异录》)《木串子经》谓:「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木串子一百八以常自随。」也就是说,用一百零八颗念珠,破「百八烦恼」。又如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一载:韩愈问方外友大颠法师的年纪,大颠提起一串念珠道:「昼夜一百八。」语含机锋,寺院昏晓时击大钟一百零八下。如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九六云:「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打钟「一百八」,也是为了破「百八烦恼」。另有一说,谓打钟一百零八下,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总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钟一百零八下,似即与此一说有关。(李明权)
(名数)佛家惯用一百八字,又略作百八。
【俗语佛源】
一百八,又称「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数之一。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谓之「百八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又一说,六根各有六种烦恼,乘以三世,为「百八烦恼」。念佛计数的数珠,以一百零八颗一串者为「上品」。「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清异录》)《木串子经》谓:「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木串子一百八以常自随。」也就是说,用一百零八颗念珠,破「百八烦恼」。又如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一载:韩愈问方外友大颠法师的年纪,大颠提起一串念珠道:「昼夜一百八。」语含机锋,寺院昏晓时击大钟一百零八下。如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九六云:「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打钟「一百八」,也是为了破「百八烦恼」。另有一说,谓打钟一百零八下,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总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钟一百零八下,似即与此一说有关。(李明权)
一百八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念佛之遍数一百八也。一百八本为烦恼之数量。为对治此烦恼。故贯数珠一百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晓钟,亦此意也。(参见:烦恼)下。
(杂语)念佛之遍数一百八也。一百八本为烦恼之数量。为对治此烦恼。故贯数珠一百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晓钟,亦此意也。(参见:烦恼)下。
一百八臂金刚藏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胎藏界之曼陀罗,位于第十虚空藏院之忿怒尊。有一百八臂,持各种之器杖。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五。
(明王)胎藏界之曼陀罗,位于第十虚空藏院之忿怒尊。有一百八臂,持各种之器杖。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五。
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名。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名。
一百八名梵赞
【佛学大辞典】
(书名)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之略名。
(书名)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之略名。
一百五十赞佛颂
【佛学大辞典】
(书名)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义净译,一卷。以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者。
(书名)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义净译,一卷。以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者。
一百一十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以福城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于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心无疲倦,次至我所。」
(名数)善财童子以福城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于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心无疲倦,次至我所。」
一百一十知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三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后参两度。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各省去一名故也。(参见:五十三知识)
(名数)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三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后参两度。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各省去一名故也。(参见:五十三知识)
一百八尊契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称。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称。
二百亿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守笼那)
(人名)(参见:守笼那)
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法、一百众学、七灭诤法。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之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称二百五十戒,分为八段,略示其数。
第一、四波罗夷 第五、九十波逸提
第二、十三僧残 第六、四提舍尼
第三、二不定 第七、百众学
第四、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第八、七灭诤
此八段具摄二百五十戒也。
(术语)(参见: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法、一百众学、七灭诤法。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之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称二百五十戒,分为八段,略示其数。
第一、四波罗夷 第五、九十波逸提
第二、十三僧残 第六、四提舍尼
第三、二不定 第七、百众学
第四、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第八、七灭诤
此八段具摄二百五十戒也。
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佛学次第统编】
具足戒有二: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共称为二部律。此二部律,未受戒者,不许先知。佛有明制,本文但举其数耳。
【三藏法数】
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波罗夷法,凡四条。(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条。(梵语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谓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废故也。)不定法,凡二条。(谓比丘犯非法语,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萨耆波逸提法,凡三十条。(梵语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众故。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法,凡四条。(梵语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故名向彼悔。)众学戒法,凡一百条。(此等戒法,令比丘众皆学,故名众学也。)灭诤法,凡七条。(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故名灭诤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第一义谛者,谓中道实相之理,无二无别,谛审不虚也。)
(术语)(参见: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佛学次第统编】
具足戒有二: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共称为二部律。此二部律,未受戒者,不许先知。佛有明制,本文但举其数耳。
【三藏法数】
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波罗夷法,凡四条。(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条。(梵语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谓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废故也。)不定法,凡二条。(谓比丘犯非法语,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萨耆波逸提法,凡三十条。(梵语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众故。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法,凡四条。(梵语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故名向彼悔。)众学戒法,凡一百条。(此等戒法,令比丘众皆学,故名众学也。)灭诤法,凡七条。(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故名灭诤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第一义谛者,谓中道实相之理,无二无别,谛审不虚也。)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七千八百问
【佛学大辞典】
(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
(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
七百结集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结集)
(故事)(参见: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