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百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宗于说明世间出世间之万象用之。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一心法八,即八识也(俱舍为一(参见:各))。二心所有法,其中遍行与别境,俱舍之大地法也。次下两者稍有广略。(参见:七十五法)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名数)唯识宗于说明世间出世间之万象用之。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一心法八,即八识也(俱舍为一(参见:各))。二心所有法,其中遍行与别境,俱舍之大地法也。次下两者稍有广略。(参见:七十五法)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七十五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为七十五,摄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也。第一色法十一Ru%Pa%n!i,分之为三种:一五根,二五境,三无表色也。五根者:一、眼根Caks!ur indriya,二、耳根S/rotra indriya,三、鼻根Ghra%n!a iudriya,四、舌根Jihva% indriya,五、身根Ka%ya indriya也,此五法能发识取境,故名根。五境者:一、色境Ru%pa vis!aya,二、声境Sabda vis!aya,三、香境Gandha vis!aya,四、昧境Rasa vis!aya,五、触境Spars/a vis!aya也。此五法能为五根所对之境,故名境。无表色Avn^jiapti者,依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生于身内之一种无形色法感苦,乐果之业因也其中,五根五境,有质碍之用,故名色,无表色则自体无质碍之用,以存质碍之四大为因而生者,故亦名为色。第二心法一Cittam,根境相对之时,依根而生,觉知境之总作用也。是从于所依之根,故虽为六识,而其心体是一也,此法必领有他之心所法,犹如国王之于臣民,故谓为心王。第三心所有法四十六Cittasam%prayuktasam%ska%ra%h!,又分六位:一、遍大地法十,二、大善地法十,三、大烦恼地法六,四、大不善地法二,五、小烦恼地法十,六、不定地法六也。此四十六法皆为心王所领有,而与心王皆为对于境界之别作用,故云心所有法,常略称心所法。一、遍大地法十Maha%bhu%mika%h!(dharma%h!)者:一、受Vepana%,领纳苦乐舍三境之作用也。二、想Sam%jn^a%,想像事物之作用也。三、思Cetana%,造作身口意三业之作用也。四、触Spars/a,触对境界之作用也。五、欲Cham%da,希求之作用也。六、慧Mati,简择之作用也。七、念Smr!ti,记忆之作用也。八、作意Manaska%ra,警觉他心心所之作用也。九、胜解Adhimoks!a,印决事理之作用也。十、三摩地Sama%dhi,译为定,使心心所注住于一境之作用也。此十法随逐善不善无记之一切心王而起,故名遍大地法,略云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Kus/alamaha%bhu%mika%h!者:一、信S/raddha%,使心心所澄净之作用也。二、不放逸Aprama%da,于诸善恶法不使放逸之作用也。三、轻安Pras/rabdhi,使身心轻妙安稳之作用也。四、行舍Upeksa%,使身心舍杂执著诸法之念,而住于平等之作用也,是行蕴所摄之舍,故简别于彼受蕴所摄之舍受而谓之行舍。五、惭Hri^,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六、愧Apatrapa%,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七、无贪Alobha,于顺境无贪著之作用也。八、无瞋Adves!a,于逆境不瞋恚之作用也。九、不害Ahim%sa%,不损害他之作用也。十、勤Virya,于修善法使心勇悍之作用也。此十法与一切之善心相应而起,故名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六Kles/amaha%bhu%mika%h!者:一、无明Moha,愚痴为性,反于上之慧之作用也。二、放逸Prama%da,反于上之不放逸,于恶法放逸之作用也。三、懈怠Kausidya,反于上之勤,于善法不勇悍之作用也。四、不信As/ra%ddha,反于上之行,使心不澄净之作用也。五、惛沈Stya%na,使心涽重之作用也。六、掉举Auddhatya,使心轻浮之作用也。此六法者常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故名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Akus/alamahabhu%mika%h!者:一、无惭Ahrikata%,反于上之惭,不自耻之作用也。二、无愧Anapatrapa%,反于上之愧,不他耻之作用也。此二法者,与一切之不善心相应,故名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十Upakles/abhu%mika%h!者:一、忿Krodha,使起忿怒相之作用也。二、覆Mraks!a,隐藏己罪之作用也。三、悭Ma%tsarya,使于财施法施悭吝之作用也。四、嫉I^rs!ya%,妒忌他人盛事之作用也。五、恼Prada%s/a,坚执恶事而恼乱身心之作用也。六、害Vihim%sa%,反于上之不害而行打骂他人等之作用也。七、恨Upana%ha,于忿境结怨不舍之作用也。八、谄Ma%ya%,使心心所邪曲不定之作用也。九、诳S/a%t!hya,欺他之作用也。十、憍Mada,染著于自法,使心贡高之作用也。此十法者,虽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而唯为修道所断,不通于见道所断,又但与意识之无明相应,不通于他识,且此十法,现行各别而必非十法俱起,以此三义,故名小烦恼地法。六、不定地法八Aniyatabhu%mika%h!者:一、寻Vitarka,寻求事理之粗性作用也。二、伺Vica%ra,伺察事理之细性作用也。三、睡眠Middha,使心心所闇昧之作用也。四、恶作Kaukr!tya,思念恶作之事而使心追悔之作用也。五、贪Ra%ga,反于上之无贪,而贪爱顺境之作用也。六、瞋Pratigha,反于上之无瞋,瞋恚逆境之作用也。七、慢Ma%na,对于他人使心高举之作用也。八、疑Vicikitsa%,于谛理使犹豫之作用也。此八法,不入前之五地,为特殊之法,故名不定地法。第四心不相应行法十四Cittaviprayuktasam%ska%ra%h!者:一、得Pra%pti,使诸法获得于身之实法也。二、非得Apra%pti,使诸法离身之实法也。三、同分Sabha%gata%,如人趣者,使人趣之果报同一,天趣者,使天趣之果报同等,各随其趣其地,而使得同一果报之实法也。四、无想果Asam%jn^ika,于无想天之中使心心所都灭之实法也。是一种外道所执之涅槃也。五、无想定Asam%jn^isama%patti,欲得外道之无想果所修得之无心定也。六、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不还或阿罗汉之圣者,为止息暂时所入之无心定也。七、命根Jivta,维持寿之实法也。八、生Ja%ti,使法生之实法也。九、住Sthiti,使法住之实法也。十、异Jara%,使法衰异之实法也。十一、灭Anityata%,使法坏灭之实法也。十二、名身Na%maka%ya,色声等之名也。十三、句身Padka%ya,诸法无常等之章句也。十四、文身Vyam%janaka%ya,名与句所依之文字也。二个已上名为身。此十四法者,为非色非心之法,而非与心相应之法,故名心不相应行法。行者,有为法之总名也。又此十四者,为五蕴中行蕴之所摄,故名行。第五无为三Asam%skr!tadharma%h者:一、择灭无为Pratisam%khya%nirodha,依正智简择力而得之寂灭法也,即涅槃也。此法能使烦恼寂灭,故名灭。二、非择灭无为Apratisam%khya%nirodha,非依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之寂灭法也。此法能使生法不更生,故名灭。三、虚空无为Aka%s/a,无碍为性,得通行于一切之碍法中也。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作为,故名无为法。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俱舍宗对宇宙万有,立五位七十五法,以总括之。五位者:一、色法,有十一,即吾人依正二报所具的种种色质,内五根外五尘皆是。二、心法,有一,即六识的作用。三、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法,有四十六,系属于心王者。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谓不如色法之有形,亦非如心王心所之无形,与此三法皆不相应,非心非物,乃宇宙万有变化的幻象。五、无为法,有三,谓无生灭变化之可得,而寂然常住之法,以上共七十五。请参见附表。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声、香、味、触)├───────十一┐
│ └无表色 ┘ │
│心 法─(亦名心王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
│ 身识、意识)────────────────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念、 │
│ │ 作意、胜解、三摩地)────────十│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 │
┌有为法─┤ │ 、无瞋、不害、勤)────────十│七
│ │心所法─┤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沈、 ├十
│ │ │ 掉举)─────────────六│五
宇 │ │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二│法
宙 │ │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恨、谄 │
万 │ │ 诳、憍)────────────十│
有 │ └不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 │
│ │ 疑)───────────────八│
│ └不相应行法(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 │
│ 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无为法──(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三┘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诸法,不外有为无为二种。
有为法者,略分四种: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法,四者不相应行法。
第一色法,有十一种。一者五根,二者五境,三者无表色。
一、五根者。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
二、五境者。
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如前文五蕴所述。
三、无表色。
如前文五蕴所述。
第二心法一,即心王,心王者即六识,谓: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前文十八界六识条所述。
第三心所法有四十六,分为六:一者大地法,二者大善地法,三者大烦恼地法,四者大不善地法,五者小烦恼地法,六者不定地法。
一、大地法有十: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
一、受 受谓三种领纳,苦乐俱非,有差别故。
二、想 想谓于境取差别相。
三、思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四、触 触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
五、欲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
六、慧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七、念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
八、作意 作意者谓能令心惊觉。
九、胜解 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
十、三摩地 三摩地者谓心一境。
二、大善地法有十:一信、二不放逸、三轻安、四舍、五惭、六愧、七无贪、八无瞋、九不害、十勤,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
一、信 信谓令心澄净,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
二、不放逸 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能守护心,名不放逸。
三、轻安 轻安者谓心堪任。
四、舍 舍谓心平等性,无惊觉性,说名为舍。
五、惭 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六、愧 愧谓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七、无贪 无贪者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
八、无瞋 无瞋者谓瞋对治,以慈为性。
九、不害 不害者谓无损恼。
十、勤 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三、大烦恼地法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举,谓法恒于染污心有彼法。
一、痴 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
二、放逸 放逸者谓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
三、懈怠 懈怠者谓心不勇悍,是为勤所对治。
四、不信 不信者谓心不澄净,是为信所对治。
五、昏沈 昏沈者谓身重心重,身无堪任,心无堪任。
六、掉举 掉举者令心不静。
四、大不善地法有二:一无惭、二无愧,谓法恒于不善心有彼法。
一、无惭 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又自观无耻,名曰无惭。
二、无愧 于诸罪过,不见怖畏,说名无愧。又观他无耻,名曰无愧。
五、小烦恼地法有十:一忿、二覆、三悭、四嫉、五恼、六害、七恨、八谄、九诳、十憍,谓法少分染污心俱。
一、忿 忿谓除瞋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说名为忿。
二、覆 覆谓隐藏自罪,说名为覆。
三、悭 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著。
四、嫉 嫉谓于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
五、恼 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悔。
六、害 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
七、恨 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八、谄 谄谓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设方便,令解不明。
九、诳 诳谓惑他。
十、憍 憍谓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愿性。
六、不定地法有八:一寻、二伺、三睡眠、四恶作、五贪、六瞋、七慢、八疑。
一、寻 心之粗性为寻。
二、伺 心之细性为伺。
三、睡眠 谓不自在转心极昧略为性。
四、恶作 恶所作体,名为恶作。
五、贪 谓于五取蕴染爱耽著为性。
六、瞋 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七、慢 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故名为慢。
八、疑 谓于谛等犹豫为性。
第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无想果、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异、十一灭、十二文身、十三名身、十四句身。
一、得 谓获成就,名之为得。
二、非得 与得相违,名为非得。
三、同分 有别实物,名为同分。
四、无想果 由修无想所得之果,名无想果。
五、无想定 有法能令心心所灭,脱离心相,遮令不起,名无想定。
六、灭尽定 由止息心心所法令其不起,谓灭尽定。
七、命根 谓能持煖识之寿,名为命根。
八、生 能起名生。
九、住 能安名住。
十、异 能衰名异。
十一、灭 能坏名灭。
十二、文身 文者谓字,如说阿壹伊等字。
十三、名身 名谓作想,如说色声香味等想。
十四、句身 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
无为法有三:一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虚空无为。
一、择灭无为 择灭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證得解脱,名为择灭无为。
二、非择灭无为 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无为。
三、虚空无为 虚空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为虚空无为。
七十五法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声、香、味、触)├……………十一┐
│ └无表色 ┘ │
│心法(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 ┐ │
│ │ 念、作意、胜解、三摩地)……十│ │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 │ │
│ │ 、无贪、无瞋、不害、勤)…十│ │
│心所法┤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 │四│
┌有为法┤ │ 沈、掉举)…………………六├十│
│ │ │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二│六│七
│ │ │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 │ ├十
│ │ │ 恨、谄、诳、憍)…………十│ │五
│ │ └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瞋 │ │法
一切法┤ │ 、慢疑)………………………八┘ │
│ └不相应行法(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 │
│ 、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 │
│ 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 ┌择灭无为 ┐ │
└无为法┤非择灭无为├………………………………………………三┘
└虚空无为 ┘
(术语)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为七十五,摄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也。第一色法十一Ru%Pa%n!i,分之为三种:一五根,二五境,三无表色也。五根者:一、眼根Caks!ur indriya,二、耳根S/rotra indriya,三、鼻根Ghra%n!a iudriya,四、舌根Jihva% indriya,五、身根Ka%ya indriya也,此五法能发识取境,故名根。五境者:一、色境Ru%pa vis!aya,二、声境Sabda vis!aya,三、香境Gandha vis!aya,四、昧境Rasa vis!aya,五、触境Spars/a vis!aya也。此五法能为五根所对之境,故名境。无表色Avn^jiapti者,依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生于身内之一种无形色法感苦,乐果之业因也其中,五根五境,有质碍之用,故名色,无表色则自体无质碍之用,以存质碍之四大为因而生者,故亦名为色。第二心法一Cittam,根境相对之时,依根而生,觉知境之总作用也。是从于所依之根,故虽为六识,而其心体是一也,此法必领有他之心所法,犹如国王之于臣民,故谓为心王。第三心所有法四十六Cittasam%prayuktasam%ska%ra%h!,又分六位:一、遍大地法十,二、大善地法十,三、大烦恼地法六,四、大不善地法二,五、小烦恼地法十,六、不定地法六也。此四十六法皆为心王所领有,而与心王皆为对于境界之别作用,故云心所有法,常略称心所法。一、遍大地法十Maha%bhu%mika%h!(dharma%h!)者:一、受Vepana%,领纳苦乐舍三境之作用也。二、想Sam%jn^a%,想像事物之作用也。三、思Cetana%,造作身口意三业之作用也。四、触Spars/a,触对境界之作用也。五、欲Cham%da,希求之作用也。六、慧Mati,简择之作用也。七、念Smr!ti,记忆之作用也。八、作意Manaska%ra,警觉他心心所之作用也。九、胜解Adhimoks!a,印决事理之作用也。十、三摩地Sama%dhi,译为定,使心心所注住于一境之作用也。此十法随逐善不善无记之一切心王而起,故名遍大地法,略云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Kus/alamaha%bhu%mika%h!者:一、信S/raddha%,使心心所澄净之作用也。二、不放逸Aprama%da,于诸善恶法不使放逸之作用也。三、轻安Pras/rabdhi,使身心轻妙安稳之作用也。四、行舍Upeksa%,使身心舍杂执著诸法之念,而住于平等之作用也,是行蕴所摄之舍,故简别于彼受蕴所摄之舍受而谓之行舍。五、惭Hri^,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六、愧Apatrapa%,于所造之罪自耻之作用也。七、无贪Alobha,于顺境无贪著之作用也。八、无瞋Adves!a,于逆境不瞋恚之作用也。九、不害Ahim%sa%,不损害他之作用也。十、勤Virya,于修善法使心勇悍之作用也。此十法与一切之善心相应而起,故名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六Kles/amaha%bhu%mika%h!者:一、无明Moha,愚痴为性,反于上之慧之作用也。二、放逸Prama%da,反于上之不放逸,于恶法放逸之作用也。三、懈怠Kausidya,反于上之勤,于善法不勇悍之作用也。四、不信As/ra%ddha,反于上之行,使心不澄净之作用也。五、惛沈Stya%na,使心涽重之作用也。六、掉举Auddhatya,使心轻浮之作用也。此六法者常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故名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Akus/alamahabhu%mika%h!者:一、无惭Ahrikata%,反于上之惭,不自耻之作用也。二、无愧Anapatrapa%,反于上之愧,不他耻之作用也。此二法者,与一切之不善心相应,故名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十Upakles/abhu%mika%h!者:一、忿Krodha,使起忿怒相之作用也。二、覆Mraks!a,隐藏己罪之作用也。三、悭Ma%tsarya,使于财施法施悭吝之作用也。四、嫉I^rs!ya%,妒忌他人盛事之作用也。五、恼Prada%s/a,坚执恶事而恼乱身心之作用也。六、害Vihim%sa%,反于上之不害而行打骂他人等之作用也。七、恨Upana%ha,于忿境结怨不舍之作用也。八、谄Ma%ya%,使心心所邪曲不定之作用也。九、诳S/a%t!hya,欺他之作用也。十、憍Mada,染著于自法,使心贡高之作用也。此十法者,虽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而唯为修道所断,不通于见道所断,又但与意识之无明相应,不通于他识,且此十法,现行各别而必非十法俱起,以此三义,故名小烦恼地法。六、不定地法八Aniyatabhu%mika%h!者:一、寻Vitarka,寻求事理之粗性作用也。二、伺Vica%ra,伺察事理之细性作用也。三、睡眠Middha,使心心所闇昧之作用也。四、恶作Kaukr!tya,思念恶作之事而使心追悔之作用也。五、贪Ra%ga,反于上之无贪,而贪爱顺境之作用也。六、瞋Pratigha,反于上之无瞋,瞋恚逆境之作用也。七、慢Ma%na,对于他人使心高举之作用也。八、疑Vicikitsa%,于谛理使犹豫之作用也。此八法,不入前之五地,为特殊之法,故名不定地法。第四心不相应行法十四Cittaviprayuktasam%ska%ra%h!者:一、得Pra%pti,使诸法获得于身之实法也。二、非得Apra%pti,使诸法离身之实法也。三、同分Sabha%gata%,如人趣者,使人趣之果报同一,天趣者,使天趣之果报同等,各随其趣其地,而使得同一果报之实法也。四、无想果Asam%jn^ika,于无想天之中使心心所都灭之实法也。是一种外道所执之涅槃也。五、无想定Asam%jn^isama%patti,欲得外道之无想果所修得之无心定也。六、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不还或阿罗汉之圣者,为止息暂时所入之无心定也。七、命根Jivta,维持寿之实法也。八、生Ja%ti,使法生之实法也。九、住Sthiti,使法住之实法也。十、异Jara%,使法衰异之实法也。十一、灭Anityata%,使法坏灭之实法也。十二、名身Na%maka%ya,色声等之名也。十三、句身Padka%ya,诸法无常等之章句也。十四、文身Vyam%janaka%ya,名与句所依之文字也。二个已上名为身。此十四法者,为非色非心之法,而非与心相应之法,故名心不相应行法。行者,有为法之总名也。又此十四者,为五蕴中行蕴之所摄,故名行。第五无为三Asam%skr!tadharma%h者:一、择灭无为Pratisam%khya%nirodha,依正智简择力而得之寂灭法也,即涅槃也。此法能使烦恼寂灭,故名灭。二、非择灭无为Apratisam%khya%nirodha,非依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之寂灭法也。此法能使生法不更生,故名灭。三、虚空无为Aka%s/a,无碍为性,得通行于一切之碍法中也。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作为,故名无为法。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俱舍宗对宇宙万有,立五位七十五法,以总括之。五位者:一、色法,有十一,即吾人依正二报所具的种种色质,内五根外五尘皆是。二、心法,有一,即六识的作用。三、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法,有四十六,系属于心王者。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谓不如色法之有形,亦非如心王心所之无形,与此三法皆不相应,非心非物,乃宇宙万有变化的幻象。五、无为法,有三,谓无生灭变化之可得,而寂然常住之法,以上共七十五。请参见附表。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声、香、味、触)├───────十一┐
│ └无表色 ┘ │
│心 法─(亦名心王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
│ 身识、意识)────────────────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念、 │
│ │ 作意、胜解、三摩地)────────十│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 │
┌有为法─┤ │ 、无瞋、不害、勤)────────十│七
│ │心所法─┤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沈、 ├十
│ │ │ 掉举)─────────────六│五
宇 │ │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二│法
宙 │ │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恨、谄 │
万 │ │ 诳、憍)────────────十│
有 │ └不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 │
│ │ 疑)───────────────八│
│ └不相应行法(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 │
│ 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无为法──(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三┘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诸法,不外有为无为二种。
有为法者,略分四种: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法,四者不相应行法。
第一色法,有十一种。一者五根,二者五境,三者无表色。
一、五根者。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
二、五境者。
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如前文五蕴所述。
三、无表色。
如前文五蕴所述。
第二心法一,即心王,心王者即六识,谓: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前文十八界六识条所述。
第三心所法有四十六,分为六:一者大地法,二者大善地法,三者大烦恼地法,四者大不善地法,五者小烦恼地法,六者不定地法。
一、大地法有十: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
一、受 受谓三种领纳,苦乐俱非,有差别故。
二、想 想谓于境取差别相。
三、思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四、触 触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
五、欲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
六、慧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七、念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
八、作意 作意者谓能令心惊觉。
九、胜解 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
十、三摩地 三摩地者谓心一境。
二、大善地法有十:一信、二不放逸、三轻安、四舍、五惭、六愧、七无贪、八无瞋、九不害、十勤,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
一、信 信谓令心澄净,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
二、不放逸 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能守护心,名不放逸。
三、轻安 轻安者谓心堪任。
四、舍 舍谓心平等性,无惊觉性,说名为舍。
五、惭 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六、愧 愧谓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七、无贪 无贪者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
八、无瞋 无瞋者谓瞋对治,以慈为性。
九、不害 不害者谓无损恼。
十、勤 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三、大烦恼地法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举,谓法恒于染污心有彼法。
一、痴 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
二、放逸 放逸者谓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
三、懈怠 懈怠者谓心不勇悍,是为勤所对治。
四、不信 不信者谓心不澄净,是为信所对治。
五、昏沈 昏沈者谓身重心重,身无堪任,心无堪任。
六、掉举 掉举者令心不静。
四、大不善地法有二:一无惭、二无愧,谓法恒于不善心有彼法。
一、无惭 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又自观无耻,名曰无惭。
二、无愧 于诸罪过,不见怖畏,说名无愧。又观他无耻,名曰无愧。
五、小烦恼地法有十:一忿、二覆、三悭、四嫉、五恼、六害、七恨、八谄、九诳、十憍,谓法少分染污心俱。
一、忿 忿谓除瞋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说名为忿。
二、覆 覆谓隐藏自罪,说名为覆。
三、悭 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著。
四、嫉 嫉谓于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
五、恼 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悔。
六、害 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
七、恨 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八、谄 谄谓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设方便,令解不明。
九、诳 诳谓惑他。
十、憍 憍谓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愿性。
六、不定地法有八:一寻、二伺、三睡眠、四恶作、五贪、六瞋、七慢、八疑。
一、寻 心之粗性为寻。
二、伺 心之细性为伺。
三、睡眠 谓不自在转心极昧略为性。
四、恶作 恶所作体,名为恶作。
五、贪 谓于五取蕴染爱耽著为性。
六、瞋 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七、慢 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故名为慢。
八、疑 谓于谛等犹豫为性。
第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无想果、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异、十一灭、十二文身、十三名身、十四句身。
一、得 谓获成就,名之为得。
二、非得 与得相违,名为非得。
三、同分 有别实物,名为同分。
四、无想果 由修无想所得之果,名无想果。
五、无想定 有法能令心心所灭,脱离心相,遮令不起,名无想定。
六、灭尽定 由止息心心所法令其不起,谓灭尽定。
七、命根 谓能持煖识之寿,名为命根。
八、生 能起名生。
九、住 能安名住。
十、异 能衰名异。
十一、灭 能坏名灭。
十二、文身 文者谓字,如说阿壹伊等字。
十三、名身 名谓作想,如说色声香味等想。
十四、句身 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
无为法有三:一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虚空无为。
一、择灭无为 择灭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證得解脱,名为择灭无为。
二、非择灭无为 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无为。
三、虚空无为 虚空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为虚空无为。
七十五法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声、香、味、触)├……………十一┐
│ └无表色 ┘ │
│心法(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 ┐ │
│ │ 念、作意、胜解、三摩地)……十│ │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 │ │
│ │ 、无贪、无瞋、不害、勤)…十│ │
│心所法┤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 │四│
┌有为法┤ │ 沈、掉举)…………………六├十│
│ │ │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二│六│七
│ │ │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 │ ├十
│ │ │ 恨、谄、诳、憍)…………十│ │五
│ │ └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瞋 │ │法
一切法┤ │ 、慢疑)………………………八┘ │
│ └不相应行法(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 │
│ 、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 │
│ 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 ┌择灭无为 ┐ │
└无为法┤非择灭无为├………………………………………………三┘
└虚空无为 ┘
百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互为相具,即百法界也。一法界,各具十如是,故百法界有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法华玄义二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术语)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互为相具,即百法界也。一法界,各具十如是,故百法界有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法华玄义二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百法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百法明门论之略称。
(书名)百法明门论之略称。
百法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唯识宗立一切法为百法,分别之为五位。
(名数)大乘唯识宗立一切法为百法,分别之为五位。
百法明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别,故曰明门,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萨璎珞经所说十信之百法,一百法明门论所说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萨于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明门。五位之百法,心心所等之百法也。璎珞经上曰:「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观经妙宗钞下曰:「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出名数。」洞空之观经会疏曰:「入初地心,明了五位百法明门。(中略)若依璎珞,初住所得百法明门,别有名数。」璎珞经所说之初住,为圆位,即别教之初地也。
(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别,故曰明门,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萨璎珞经所说十信之百法,一百法明门论所说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萨于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明门。五位之百法,心心所等之百法也。璎珞经上曰:「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观经妙宗钞下曰:「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出名数。」洞空之观经会疏曰:「入初地心,明了五位百法明门。(中略)若依璎珞,初住所得百法明门,别有名数。」璎珞经所说之初住,为圆位,即别教之初地也。
百法明门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注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明昱赘言。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书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注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明昱赘言。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百非
【佛学大辞典】
(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此中列三十一非)。三论玄奘义曰:「牟尼之道,道为真谛,体绝百非。」同上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钞二曰:「离诸过罪者,离四句百非也。」涅槃经金刚身品就如来之金刚身出实数之百非。孤山著有百非钞一卷。
【佛学次第统编】
百非者,百举大数,非乃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所谓涅槃理超四句,体绝百非也。或列举之如下:
一、四句各成四句,成十六句。
二、十六句各历三时,成四十八句。
三、四十八句分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
四、加根本四句,成百句。
(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此中列三十一非)。三论玄奘义曰:「牟尼之道,道为真谛,体绝百非。」同上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钞二曰:「离诸过罪者,离四句百非也。」涅槃经金刚身品就如来之金刚身出实数之百非。孤山著有百非钞一卷。
【佛学次第统编】
百非者,百举大数,非乃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所谓涅槃理超四句,体绝百非也。或列举之如下:
一、四句各成四句,成十六句。
二、十六句各历三时,成四十八句。
三、四十八句分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
四、加根本四句,成百句。
百味
【佛学大辞典】
(饮食)百种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数而言。无量寿经上曰:「如是诸佛,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梵网经下曰:「日日三时供养三两金百味饮食。」
(饮食)百种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数而言。无量寿经上曰:「如是诸佛,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梵网经下曰:「日日三时供养三两金百味饮食。」
百门学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百光遍照真言王暗字所生之百字,遍布于一身也。大日经六曰:「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
(术语)以百光遍照真言王暗字所生之百字,遍布于一身也。大日经六曰:「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
百卷钞
【佛学大辞典】
(书名)日本真言宗觉禅著。百十一卷。亦云觉禅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书名)日本真言宗觉禅著。百十一卷。亦云觉禅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百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为百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每界各具十界,乘之便是百界。
【佛学次第统编】
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十界,界各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
(名数)天台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为百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每界各具十界,乘之便是百界。
【佛学次第统编】
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十界,界各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
百界千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为十如,盖一界为十如则十界为百如,百界为千如也,乘之以三世间,则为三千,台家所谓三千之诸法是也。观此三千之法为一念具足,即一念三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三千之性相。惟具略异耳。法华玄义二曰:「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祇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参见:一念三千)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如实相,或名为如,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情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名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是天台对于万法的观感。
(术语)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为十如,盖一界为十如则十界为百如,百界为千如也,乘之以三世间,则为三千,台家所谓三千之诸法是也。观此三千之法为一念具足,即一念三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三千之性相。惟具略异耳。法华玄义二曰:「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祇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参见:一念三千)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如实相,或名为如,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情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名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是天台对于万法的观感。
一念三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佛学常见辞汇】
谓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同时具足的意思,这是天台宗的观法。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是十法界,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十界,成为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成为千如,千如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种世间(即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和五阴世间),便成三千世间,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
(术语)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佛学常见辞汇】
谓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同时具足的意思,这是天台宗的观法。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是十法界,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十界,成为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成为千如,千如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种世间(即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和五阴世间),便成三千世间,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
百衲衣
【佛学大辞典】
(杂语)僧衣也。衲谓补缀。百衲衣。极言其补缀之多也。智度论曰:「比丘曰:佛当著何等衣?佛言:应著衲衣。」
【佛学常见辞汇】
很多补缀的衣,亦即僧衣。
(杂语)僧衣也。衲谓补缀。百衲衣。极言其补缀之多也。智度论曰:「比丘曰:佛当著何等衣?佛言:应著衲衣。」
【佛学常见辞汇】
很多补缀的衣,亦即僧衣。
百城
【佛学大辞典】
(传说)善财童子之故事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明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之教,渐次于南方经由百十馀城参五十三善知识而问法是也。性灵集七曰:「故能访朋百城,勇锐之心弥励。」
(传说)善财童子之故事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明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之教,渐次于南方经由百十馀城参五十三善知识而问法是也。性灵集七曰:「故能访朋百城,勇锐之心弥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