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8,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千二百耳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
千七百则
千百亿化身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五五百年
五百世
五百世无手
五百世怨家
五百生
五百生怨
佛类词典(续上)
千二百舌功德千二百耳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
千七百则
千百亿化身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五五百年
五百世
五百世无手
五百世怨家
五百生
五百生怨
千二百舌功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舌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术语)舌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千二百耳功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耳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术语)耳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千二百意功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意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术语)意根清净之功德数也。(参见:六根清净)
千七百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公案之数目。(参见:公案)
(名数)公案之数目。(参见:公案)
公案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家应于佛祖所化之机缘,而提起越格之言语动作之垂示也。后人称之,名为公案。又曰因缘。公案者,公府之案牍,即律令也。至严而不可犯者,可以为法。可以断是非。从上佛祖之垂示,是宗门之正令,以判迷悟者类之。故彼拟名公案。所谓千七百则是也。碧岩九十八则评唱曰:「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同种电钞曰:「至理绝言,唯对迷机,故不获已而假言说以显道,后人将彼垂示语作公案也。」山房夜话上曰:「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牍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公者乃圣贤一其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中略)夫佛祖机缘,目之曰公案亦尔。」碧严集三教老人序曰:「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唱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二字乃世间法中吏牍语。」云栖正讹集曰:「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家指点学人,在言语或动作上的垂示,叫做公案。
【俗语佛源】
本意是官府断案的公文案牍。禅宗认为历代宗门祖师典范性的言行可以判别学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称公案。明·株宏《正讹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然而从唐代始,禅门各宗就传诵著许多祖师言行和内省经验,后来陆续记载在各类语录和灯录中。如风幡、立雪、柏树子、西来意、拈花微笑、当头棒喝等,均烩炙人口。「公案」被视为禅门传法的「血脉」,祖师「直指」的法门。其作用在于对机开示,打破情识之网,进而悟入「无分别智」。正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九八则评唱指出:「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禅宗的公案号称有千七百则。如果仅在字面上兜来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纠缠的葛藤了。「公案翻腾旧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韵》诗),这是不足为训的。公案不但有一针见血的机锋和理趣,而且还有诙谐活泼的语言和简洁生动的情节,对话本和公案小说的发展有其影响。此外,公案在俗语中亦指一桩事件或纠葛,如谓:了却一桩公案。(李明权)
(术语)禅家应于佛祖所化之机缘,而提起越格之言语动作之垂示也。后人称之,名为公案。又曰因缘。公案者,公府之案牍,即律令也。至严而不可犯者,可以为法。可以断是非。从上佛祖之垂示,是宗门之正令,以判迷悟者类之。故彼拟名公案。所谓千七百则是也。碧岩九十八则评唱曰:「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同种电钞曰:「至理绝言,唯对迷机,故不获已而假言说以显道,后人将彼垂示语作公案也。」山房夜话上曰:「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牍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公者乃圣贤一其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中略)夫佛祖机缘,目之曰公案亦尔。」碧严集三教老人序曰:「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唱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二字乃世间法中吏牍语。」云栖正讹集曰:「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家指点学人,在言语或动作上的垂示,叫做公案。
【俗语佛源】
本意是官府断案的公文案牍。禅宗认为历代宗门祖师典范性的言行可以判别学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称公案。明·株宏《正讹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然而从唐代始,禅门各宗就传诵著许多祖师言行和内省经验,后来陆续记载在各类语录和灯录中。如风幡、立雪、柏树子、西来意、拈花微笑、当头棒喝等,均烩炙人口。「公案」被视为禅门传法的「血脉」,祖师「直指」的法门。其作用在于对机开示,打破情识之网,进而悟入「无分别智」。正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九八则评唱指出:「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禅宗的公案号称有千七百则。如果仅在字面上兜来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纠缠的葛藤了。「公案翻腾旧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韵》诗),这是不足为训的。公案不但有一针见血的机锋和理趣,而且还有诙谐活泼的语言和简洁生动的情节,对话本和公案小说的发展有其影响。此外,公案在俗语中亦指一桩事件或纠葛,如谓:了却一桩公案。(李明权)
千百亿化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菩提树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叶之莲华台,其千叶一一有百亿之国(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国各有一佛于成道菩提树下而说法。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术语)谓菩提树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叶之莲华台,其千叶一一有百亿之国(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国各有一佛于成道菩提树下而说法。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
(经名)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五五百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五百世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与五百生同。
(杂语)与五百生同。
五百世无手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杂语)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五百世怨家
【佛学大辞典】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
五百生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五百世。为长时之套语。自五百本生经(齐永明年中摩诃乘译,今无)起。
(杂语)又曰五百世。为长时之套语。自五百本生经(齐永明年中摩诃乘译,今无)起。
五百生怨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其母见已,趁之语曰:汝狼何以将吾儿去?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尝食我儿。我今杀汝儿,此乃怨雠相报,何以生瞋?」
(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其母见已,趁之语曰:汝狼何以将吾儿去?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尝食我儿。我今杀汝儿,此乃怨雠相报,何以生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