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武公百岁
 
卫武耄年作戒

相关人物
卫武公


《国语》卷十七〈楚语上·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55~
左史倚相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若子方壮,能经营百事,倚相将奔走承序,于是不给,而何暇得见?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子实不睿圣,于倚相何害。周书曰:『文王至于日中昃,不皇暇食。惠于小民,唯政之恭。』文王犹不敢骄。今子老楚国而欲自安也,以禦数者,王将何为?若常如此,楚其难哉!」子亹惧,曰:「老之过也。」乃骤见左史。三国吴·韦昭注:「《懿》,《诗·大雅·抑》之篇也。『懿』,读之曰『抑』,《毛诗序》曰:『《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儆也。』」
《國語辭典》:百岁(百歲)  拼音:bǎi suì
一百年。比喻人的一生。《群音类选。北腔类。卷五。夜行船一套。百岁光阴一梦蝶》:「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國語辭典》:长命百岁(長命百歲)  拼音:cháng mìng bǎi suì
健康长寿,活到一百岁。多用作祝福的话。元。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红楼梦》第四二回:「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分类字锦》:太平百岁(太平百岁)
齐书祥瑞志泰始中世祖于青溪宅得钱一枚文有北斗七星双节又有人形带剑及治盆城又得一大钱文曰太平百岁
分类:钱币
《漢語大詞典》:一岁使长百岁奴(一歲使長百歲奴)
尽管主人年轻,也能使唤年老的奴仆。谓只论地位不论年龄。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哥哥,一岁使长百岁奴,这宅中谁敢题起个 李 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 赵盾 便有灾难。”
《国语辞典》:百岁千秋(百岁千秋)  拼音:bǎi suì qiān qiū
一百年、一千年。形容时间长久。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国语辞典》:百岁之好(百岁之好)  拼音:bǎi suì zhī hǎo
比喻结为夫妻。明。屠隆《昙花记》第一五出:「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也作「百年之好」。
分类:夫妇
《國語辭典》:百岁之后(百歲之後)  拼音:bǎi suì zhī hòu
比喻死后。《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也作「百年之后」。
《漢語大詞典》:百岁之盟(百歲之盟)
同“ 百年之约 ”。 清 李渔 《意中缘·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漢語大詞典》:百岁索(百歲索)
儿童颈臂上系的彩绳。 浙江 风俗,农历五月五日,儿童颈臂缚以彩丝,云可以避邪延寿,名“百岁索”。
《國語辭典》:百岁羹(百歲羹)  拼音:bǎi suì gēng
切碎的盐渍菜或酱菜。宋。陶谷《清异录。卷二。蔬菜》:「俗号齑为百岁羹,言至贫亦可具,虽百岁可长享也。」也称为「齑菜」。
分類:腌菜酱菜
《分类字锦》:千二百岁(千二百岁)
播芳大全上文太师寿山赋彼千二百岁而形不衰者广成子也彼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者彭祖也彼色若孺子者女偊也彼形若处子者藐射姑之神人也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可享百岁(可享百岁)
清异录俗号齑为百岁羹言至贫亦可具虽百岁可长享也
分类:
《國語辭典》:百年  拼音:bǎi nián
1.一百岁。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百年上寿,既曰徒然。如其诚说,亦以过半。」
2.比喻时间、年代的久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晋。左思〈咏史诗〉:「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3.比喻年纪衰老。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年寿的终点。《东周列国志》第八回:「父在日犹然;若父百年之后,岂复能相容乎?」
《國語辭典》:尧龄(堯齡)  拼音:yáo líng
相传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约一百一十七岁。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后以比喻长寿、高寿。宋。柳永〈永遇乐。薰风解愠〉词:「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宋。晏殊喜迁莺。歌敛黛〉词:「今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
分類:在位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