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万玉(萬玉)
(1).指百官。 唐 高若思 《劝封禅表》:“徵万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警蹕干戈捧,朝宗万玉趋。” 元 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看奎光飞躔紫宫,光摇万玉班中。”
(2).比喻众多色泽如玉之物。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爱其凌秋霜,万玉悬磊砢。” 宋 真德秀 《陈慧父竹坡诗稿》:“万玉兮森森,清风兮满林。”
《國語辭典》:百揆  拼音:bǎi kuí
1.总握国政的官员。《书经。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2.百官。《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五伦以教,百揆时序。」《文选。史岑。出师颂》:「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3.所有的政事。《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國語辭典》:五官  拼音:wǔ guān
1.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总称。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无说。」
2.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3.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4.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5.司历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6.秦、汉时的武职。为皇帝的侍从官。如秦汉时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时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诸官。
《漢語大詞典》:五官郎
汉 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后用以代称宫廷侍卫官。 唐 李白 《寒女吟》:“一拜五官郎,便索 邯郸 女。”
《漢語大詞典》:庶工
百官。 南朝 梁 萧子云 《俊雅》之一:“训廸庶工,位以德序。”旧唐书·玄宗纪上:“时政益明,庶工惟序。” 宋 王安石 《节度使加宣徽》:“诞扬孚号,明示庶工。”
分類:百官
《國語辭典》:官师(官師)  拼音:guān shī
1.百官。《书经。胤征》:「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2.大夫。《国语。吴语》:「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漢語大詞典》:庶尹
(1).众官之长。书·益稷:“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孔 传:“尹,正也,众正官之长。” 蔡沉 集传:“庶尹者,众百官府之长也。”
(2).指百官。文选·陆机〈辨亡论〉上:“庶尹尽规於上,四民展业於下。” 吕延济 注:“庶尹,百官也。”
《漢語大詞典》:群司
百官。左传·襄公十年:“庀羣司,闭府库。”《楚辞·王逸〈九思·怨上〉》:“令尹兮警謷,羣司兮譨譨。”旧注:“羣司,众僚。”后汉书·明帝纪:“羣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群士
1.百官。《周礼·秋官·乡士》:“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后汉书·董卓传:“忍性矫情,擢用羣士。”
2.众士人。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遂冠首科,休有令问,羣士羡慕。”
《漢語大詞典》:具僚
亦作“ 具寮 ”。
(1).官员;百官。 南朝 梁 沈约 《梁雅歌·诚雅》之一:“出杳冥,隆无象,皇情肃,具僚仰。”北史·杨尚希传:“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至於近古则不然。凡百具寮,王公卿士,始有褒崇,则谓其珪璋特达,善无可加;旋有贬黜,则比诸斗筲下才,罪不容责。”
(2).特指一般官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崔安潜 镇 西川 , 李鋌 为小将。 广明 初,驾幸西 蜀 , 鋌 乃 蜀 帅带平章事。 安潜 乃具寮耳。曾趋走,人皆美之。”
《漢語大詞典》:庶寮
亦作“ 庶僚 ”。
(1).百官。 汉 张衡 《思玄赋》:“戒庶寮以夙会兮,僉恭职而并迓。” 南朝 梁 沈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志铭》:“微言永谢,庶寮谁仰。”清史稿·礼志七:“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2).指一般官吏。新五代史·杂传·裴皞:“我见 桑公 於中书,庶寮也; 桑公 见我於私第,门生也。”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即使臣职居冗散,列在庶僚,亦足以震耀一时,垂声千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张璁:“ 璁 以庶僚,躐致宰相。”
《漢語大詞典》:千品
(1).犹言百官。国语·郑语:“出千品,具万方。” 韦昭 注:“百官,官有彻品,十於王位,谓之千品。”《北齐书·文宣帝纪》:“王英图猛概,抑扬千品,毅然之节,肃是非违。” 唐 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
(2).谓多种品物。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分類:百官品物
《漢語大詞典》:百执事(百執事)
犹百官。书·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 韦昭 注引 贾逵 曰:“百执事,百官。”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严复 《原强续篇》:“夫以 中国 今日政治之弛缓不收,人心之浇薄自私与百执事人才之消乏,虑无起者耳。”亦省作“ 百执 ”。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若位极人臣,业展经纶,黜陟乎百执,启沃乎一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伏望陛下普詔百执,各贡所怀,留神省閲。”
分類:百官贾逵
《漢語大詞典》:众僚(衆僚)
百官;群臣。汉书·元帝纪:“朕之不逮,序位不明,众僚久懬,未得其人。”后汉书·朱穆传:“陛下可为 尧 舜 之君,众僚皆为 稷 契 之臣,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
分類:百官群臣
《漢語大詞典》:百功
犹百官。功,通“ 工 ”。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尊号表》:“独惟圣謨,事絶酬答。万国觖望,百功怨思。”集注引 孙汝听 曰:“百功,合作百工。”参见“ 百工 ”。
分類:百官
《國語辭典》:百工  拼音:bǎi gōng
1.各种工匠。《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2.百官。《书经。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國語辭典》:众位(眾位)  拼音:zhòng wèi
诸位、各位。《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