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白文珂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6—95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德温。仕后唐累官代州刺史兼蕃汉马步都部署。入后汉,官至西京留守、河南尹。后周太祖即位,加兼中书令。世宗时,封晋国公。
白奉进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 【介绍】: 五代时云州清塞军人,字德升。初事后唐庄宗,累立战功,迁龙武指挥使。末帝清泰中任唐州刺史,有政绩。后晋高祖即位,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后为滑州节度使符彦饶所袭杀。
白再荣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蕃部人。少从军,为护圣指挥使。契丹犯京师,再荣从之北归,诸军逐出契丹,推再荣为留后。为政贪虐,民不聊生。后汉高祖立,迁义成军节度使,罢还京师。后周兵至,取其财而斩之。
白从晖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4 【介绍】: 五代时吐谷浑人。少勇敢,多谋略。晋末帝开运初为冀州刺史,败契丹兵于衡水上,始知名。后汉亡,事北汉刘旻。乾祐四年,为招讨副使,攻后周晋州,不克。久之,授义成节度使。七年,为行军都部署,自团柏济师,与后周军战于潞州。高平败后,病卒。
僧匡白 朝代:五代吴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时庐山东林寺僧。让帝大和六年(934)作《江州德化东林寺白氏文集记》,署“管内僧正讲论大德赐紫沙门”。赐号文通大师。与诗人左偃为友。事迹散见《庐山记》卷四与卷五、《全唐文》卷九一九《白氏文集记》、《全唐诗》卷七四〇左偃诗。《崇文总目》卷五载其诗集10卷,已佚。《庐山记》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匡白。太和中沙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畏名。世居齐鲁。中原乱,与韩熙载南渡。宋齐丘召与宴,使制书檄诗赋碑颂,虚白方半醉,命数人执纸,口占笔写,俄而众篇悉就,词采磊落,坐客惊服。引见李昪,昪喜其言而不能用,擢为校书郎,稍迁州从事。乃谢病去,往来庐山,绝意世事。卒年六十八。有《钓矶立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961? 字畏名,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初隐嵩山,后唐清泰中,至金陵见李昪,与论进取之略,不为所采。遂家于九江落星湾,常往来庐山间。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洪州,至落星湾,复召见,赐以粟帛。卒年67岁(一作68岁)。宋时追号冲靖先生。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八、《南唐近事》、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十国春秋》本传。虚白世习儒学,文思敏捷,为书启表章诗赋碑颂,随口而成。郑文宝称“虽不精绝,然词彩磊落,旨趣流畅”(《南唐近事》)。有《史虚白文集》,今佚。《全唐诗》存断句1联。
白延遇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7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希望。幼从后晋高祖伐蜀,以矫悍见称。后征安重荣有功,迁复州防御史。后周初从太祖征兖海,授兖州防御史,有德政。终同州节度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五代后梁时人。《全唐诗》存诗1首,出自赵令畤《侯鲭录》卷六。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五代时诗僧。曾居南岳,又曾至罗浮山、嵊县金庭观等地。其与秀登为友。《罗浮志》卷一〇、嘉庆《浙江通志》卷二三一录存小白诗作3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白重赞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9—970 【介绍】: 宋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少从军,有勇武。历仕后汉、后周。广顺中授义成军节度,曾亲部丁壮塞河筑堤,得诏书褒美。从周世宗征刘崇、太原、淮南,屡立战功,累迁彰义军节度。宋初,加检校太尉,改镇泾州。开宝二年,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奉朝请。
武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人。本为宋国子博士,为辽军所俘,授上京国子博士,迁广德军节度副使。受圣宗命,办宰相刘慎行与子妇姚氏私通案,不为之讳饰。权中京留守。后被刘氏诸子处权要者陷害,坐事左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正白。善词赋。后周广顺间进士。蒲帅张铎召辟记室。宋太祖乾德初,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使南唐,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
全宋文·卷四五
李莹,字正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周广顺进士,显德、建隆间,任护国军、彰义军节度掌书记。乾德初,为殿中侍御史。开宝四年为三司度支判官。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莹善词赋,有集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一四,《宋史》卷二○八《艺文志》四、卷四五七《李渎传》,《唐文续拾》卷七《李莹小传》。
白全绍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建隆四年乾德元年(963)任澧州刺史。乾德四年(966)6月免官。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滕白诗2首,小传云:“滕白,官郎中,历台省,有《工部集》一卷。”按滕白,宋初人,字里不详。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正月,自户部判官为南面军前水陆转运使。九月,坐军储损败而免官。开宝二年(969)三月,自刑部员外郎,知河东诸州转运使。与陈抟、王岩等为友。官至工部郎中。著有《滕工部集》1卷,已逸。生平事迹散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卷一〇、《直斋书录解题》卷二〇。《宋诗纪事》卷五收滕白《题汶川村居》诗。《全唐诗》沿袭《万首唐人绝句》卷七二之错误而当作唐人收入。
全宋诗
滕白,宋初人。尝以户部判官为南面前转运使,并官工部郎中。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有《滕工部集》一卷,已佚。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 【介绍】: 宋人。道士。亳州真源人,字图南,号扶摇子。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绝意仕途,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服气。后移居华山云台观。相传每寝处辄百余日不起。后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固辞。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两至京师,为帝所重,赐号“希夷先生”。好读《》,著《无极图》及《先天图》,以为万物一体,唯有超绝万有之“一大理法”存在。其说经周敦颐、邵雍推演,实为理学发端。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正易心法》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89 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后唐明宗长兴间,应进士试不第,遂隐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20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石室,摄生修炼。后周世宗时被召赴阙,拜左拾遗,不受,留月余而归。相传宋太祖登极后,陈大笑坠骡,谓“天下自此定矣”。宋太宗时,两次被征入朝,赐号希夷先生,留数月放还。《宋史》有传。陈抟通经史百家言,尤精于《》。据云曾从麻衣道者得《正易心要》42章,演为《先天图》、《无极图》等,对北宋理学家影响甚巨。曾作诗600余首,多佚。《五代史补》、《诗话总龟》、《五朝名臣言行录》、《老学庵笔记》、《诗林广记》等书中存诗10余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诗14首、断句2。另《太华希夷志》尚存入宋后诗多首。
全宋诗
陈抟(?~九八九),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人称白云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明宗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二十馀年。又移居华山云台观,止少华石室。后周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朝京,赐号希夷先生。端拱二年卒。有诗六百馀首,已散佚。《宋史》卷四五七有传。今录诗十六首。
全唐诗补逸
陈抟字图南,后唐末举进士不第,遂隐于武当山,服气避谷。移居华山。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入宋,太宗甚重之,赐号希夷先生。卒端拱初。诗四首。(复出一首)
全宋文·卷一○
陈抟(?——九八九),字图南,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于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太平兴国中朝宋,太宗甚重之,赐号希夷先生。抟好读《》,自号扶摇子,学者又称白云先生。端拱二年七月卒。著《易龙图》一卷,传先天之学;《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今所传陈抟著述,多为后人伪托。见《宋史》卷四五七本传,冯椅《厚斋易学》附录二。